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 > 浅析新加坡公民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浅析新加坡公民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 所属栏目:教育理论


  中图分类号:G77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0-0388-02

  我们的近邻新加坡,自建国以来,用了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就成了一个公民素养较高,经济发达,政局稳定,社会秩序良好的国家,这与其实施良好的公民意识教育是分不开的。新加坡早期是一个殖民国家,长期接受着英国式的公民教育。独立之后,新加坡大力发展本国的公民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我国学习的榜样。

  一、新加坡公民教育历史发展概况

  新加坡的国情特殊,其境内人口种族多元,宗教信仰复杂,各个民族间的文化也不尽相同。如何使这些不同的族群能够和睦相处,形成对国家的认同,共同为了新加坡的发展而努力,新加坡政府一直在此方面做出努力,新加坡的公民教育历程大经历了以下几个过程:

  (一)英国的早期殖民统治时期

  在英国早期的殖民统治时期,殖民政府对新加坡的公民意识教育持一种放任的态度,各种团体建立的类公民教育机构层出不穷,在这一直期内,占主流的公民教育部分包含:英式教育,华人教育,马来文教育等,这些学校都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水准为其追求的目标。

  (二)独立后以公民教育为重点的阶段

  1965年,新加坡从马来西亚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对于一个新生国家来说,如何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使其认同新成立的新加坡共和国,并且履行作为一个新加坡公民所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成为摆在政府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为此,新加坡教育部制定了学校道德教育和公民综合训练大纲,编写了公民课教学大纲,对全国中小学生实施统一要求的道德教育和公民训练。

  (三)开展全面的道德教育阶段

  进入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新加坡的经济增长迅速,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加剧,新加坡尤其是青年一代的价值观、宗教信仰和生活方式开始强烈地受到西方价值观的影响,并引发了相应的社会问题。1979年,新加坡发布了著名的《道德教育报告书》,在报告书中,新加坡政府全面反思了六七十年代德育教育中的失误和问题,提出:所有学校应有正式的道德教育;教育内容包括个人行为、社会责任和效忠国家三个主要方面。

  (四)开展系统的国民教育阶段

  在亚洲金融风暴期间,新加坡成功脱身而出,但经济繁荣、人民富裕所带来的物质享受导致许多人迷失方向,他们对国家的认识更多是建立在经济成就的认同上。李显龙在1997年的国民教育计划实施仪式上就曾指出,“新加坡的国情复杂,民族宗教文化多元,因此必须积极开展国民教育,以凝聚全国人的共识,据此,新加坡教育部向360多所学校扩展了国民教育计划。这是在原有国民教育基础上对国家意识教育的深化和扩展,国民教育计划的实施,也使国民教育从当初的简单的培养公民的国家认同感,归属感进入到一个更为系统的国民教育阶段。

  二、新加坡公民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培养国家意识教育

  新加坡地处马六甲海峡的要道,地理位置特殊,并且长期接受英国殖民统治,西方思想对于新加坡国民的影响较为深刻,东西文化交融。并且新加坡人口构成复杂,文化习俗多元,宗教信仰各异,在新加坡独立之初,其国内民众的国家意识很淡薄,基本上没有多少人认同我是“新加坡人”。为此,新加坡从1997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普遍的国家意识教育,尤其是在中小学里,更是刻意加强学生对新加坡的基本国情的认识,包括新加坡的领土,人口构成和文化。其次,新加坡政府利用大众传媒,尤其是电视广播来制作和播放相关的教育电视节目,以更直观有效的方式来对其国民进行国家意识方面的灌输。

  (二)注重公民道德教育

  新加坡十分注重德育方面的建设,强调用德育的方法去培养其国民性格和民族精神,对此,新加坡政府颁布了学校德育与公民训练综合大纲,在中小学开设《生活教育》课程,使得学生进一步了解国家的地理环境,人口构成,宗教信仰等基本的国情,为了配合国民教育的实施,新加坡教育部课程发展署于1999年4月,把《好公民》课程改为《公民与道德教育》课程,《公民与道德教育》课旨在加深学生对新加坡国情的认识,凝聚国民的共识。

  (三)儒家伦理教育

  新加坡的华人占其人口比重的将近76%,因此,中华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对其影响是极其深远的,新加坡之所以会有今天的成就,与其崇尚的儒家传统理论的精髓不无关系,新加坡总理李光耀认为,儒家传统理论的精髓不外乎八德,即忠、孝、仁、爱、礼、义、廉、耻。儒家文化在塑造其国民性格和国民精神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新加坡在大部分中小学里都开设了儒家理论教育课程把忠、孝、仁、爱、礼、义、廉、耻这一儒家伦理精髓通俗化、具体化、现代化。在课程设计上,兼顾了国家教育体制和国情的特点,显示出新加坡建设自身文化的特点。

  (四)运用家庭和社会教育。

  中华文化注重家庭来维系社区族群的关系,家族和宗亲成为维系人们和谐关系的一个坚强的纽带,李光耀虽然接受过完整的西方教育,但他认为华人文化里注重家庭亲情的观念来培育人的性格对于塑造新加坡的国民性格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家庭和亲人的作用在培育国民性格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李光耀认为,整个大的社会环境在塑造新加坡的国民性格方面也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加坡政府每年都会举办庆祝国家独立日的活动,这些活动都把强调族群和谐,社会安定,国家繁荣等作为活动的主题,另外新加坡政府还会不定期的举办一系列的有关国民教育的活动,邀请各个单位,社会组织和公民参加,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新加坡的国民教育给我国的启示

  新加坡的国民教育在经济全球化与教育国际化的今天,也面对着诸多的挑战。通过政府和学校多年不懈的努力,其成效已初步显现,尤其在新加坡国人的国民素养和价值观认同上得以彰显。虽然中、新两国的国情、教育模式不同,但国家的使命与教育的本质是一致的,都是为了祖国的繁荣、民族的振兴和下一代的成长。借鉴新加坡的公民教育,必将有利于促进我国公民教育的发展。

  (一)加强国家意识教育

  新加坡位于马六甲海峡的关键位置,由于受到英国殖民统治的影响,东西方文化互相交融。新加坡的人口构成复杂,有华人,马来人,印度人等,新加坡的宗教信仰也是多种多样的,有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等。在这样一个人口、宗教信仰都很复杂的环境下,如何统一公民的意识,加强公民对新加坡的认同,增强公民的归属感,成为摆在新加坡政府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因此,新加坡政府特别注重培养公民的国家意识,以各种方式使得公民都能够在心理上认同新加坡,加强对新加坡的归属感,在心理上认同“我是新加坡人”。因此,新加坡政府专门成立了负责国家意识的机构,在国民中开展各种爱国主义教育。1991年新加坡政府公布了《共同价值观白皮书》,该白皮书以弘扬国家利益第一和培养国家意识为其主要内容。因此我们在这方面可以向新加坡借鉴。

  (二)重视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在新加坡的公民意识教育体系里占有重要的位置,新加坡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专门开设德育教育课程的国家,可见新加坡政府对于德育在培育公民性格方面的重要性的认识,新加坡在中小学广泛开设了公民德育课程,加深他们对自己国家的认同和国情的了解,新加坡的德育课程融合了东西方的优点,既注重培养公民独立思考的判断的能力,又注重培养他们对国家对人民的忠诚,形成了颇具本国特色的德育教育体系。并且新加坡注重用优秀的儒家传统理论来对其国民性格进行塑造,向国民传输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同时兼顾东西方特色的德育教育体系。反观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虽然中国的经济,国力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但是国民的素养还有道德水准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应有提高,这些成为困扰中国社会继续向前发展的一大难题,如何解决这些发展过程中的难题,我们的近邻新加坡确实值得我们借鉴。

  (三)融合东西方文化

  新加坡是一个人口种族、文化习俗、宗教信仰都非常多元化的国家,其国内的文化、制度、深受西方影响,同时新加坡也较好的继承了传统儒家文化的精髓,形成了鲜明的具有本国特色的东西方文化交融的模式,同样的,在对国民进行公民意识教育方面,新加坡也较好的融合了东西方在对国民性格塑造方面的优点,既反对全盘西化,又避免盲目的不加批判的照搬东方传统文化,对东西方文化兼收并蓄,使东西方文化有机的结合起来。中国在现代化的历史过程中,从五四运动起,先是效仿西方文明,后来又照搬苏维埃文明,我们对外来文化的选择性和消化能力还欠缺,有待提高。因此,在我们中国当代的国民民意识教育过程中,要对我们的传统文化进行重新地挖掘的和再造,对于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因素,我们要积极的汲取,同时我们要借鉴国外公民教育的一些先进的理论和方法,以为我所用,形成我国公民教育的特色。

  (四)利用家庭和社会教育

  国民意识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单独任何一方都不可能独自完成,必须依靠政府还有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形成合力,新加坡非常重视家庭在塑造国民性格和形成国民良好道德品质所起的作用,中华文化非常重视家庭在维系人们之间相互关系和形成人良好品性的方面的作用,因此,新加坡政府强调学校应和家庭之间建立一个良好的沟通机制,能把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及时地反馈给家长,并且新加坡政府在每一个学校都建立了家长联谊会,以加强学校和家庭的沟通。另外,社会大环境在培育和塑造国民性格方面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新加坡也不遗余力的推动社会力量来加强国民意识的培养,尤其是利用大众传媒的力量来推动公民教育的实施,通过制作一系列电视节目来呈现一个更为直观的国民教育内容。同时,新加坡政府还会举办一系列的庆祝活动来邀请社会各个团体和公民参加,形成全民教育的格局。我国虽然也比较重视社会力量在推动公民意识教育方面所起的作用,但是对待家庭在这方面所扮演的角色确实有所忽略,因此,我们要更加重视家庭在培养公民良好素养和品性方面的作用。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iaoyulilun/200024.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