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教育理论
一、新中国英语教育发展历程
(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外语教学的起步阶段。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中国的外语教育处于起步阶段,主要采用语法翻译法,学生的外语阅读能力较强,但语言交际能力较为薄弱。在此期间一些外语高校逐渐兴起,为新中国培养了大批外语人才,如1954年,北京外国语学校改为北京外国语学院,1956年,上海俄专和哈尔滨外专增设了英、德、法语专业,更名为上海外国语学院和哈尔滨外国语学院。1958年,西安的西北俄专更名为西安外国语学院。1959年,重庆的西南俄专,更名为四川外国语学院。1964年,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成立。1965年,广州外国语学院正式招生,北京外交学院分院改建为国际关系学院。
20世纪60年代,周恩来总理提出了“多语种、高质量、一条龙”外语教育改革九字方针。1962年,教育部按照周总理关于从小学到大学“一条龙”来培养高级外语人才的指示,要求上海等地筹建从小学三年级或初中一年级开始学习外语的寄宿学校。随后,一批外国语相继开始招生,如1963年,上海外国语学院附属外国语学校正式开始。
十年文革期间,中国的外语教育受到严重破坏,处于低谷阶段。
(二)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外语教育的恢复阶段。1977年恢复高考,此后一直到八十年代中期,中国的外语教育处于恢复阶段。1978年,北京外国语学院和上海外国语学院恢复为重点学校,同年,辽宁外语专科学校改名成为大连外国语学院。自1978年开始,国家教育部选送中青年骨干教师出国赴英语国家进修英语,许多高校开始同美、英、加、澳、新西兰等国家的大学建立校际合作关系,交换留学生和教师,大大提高了外语教学水平。1984年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成立。
外语出版事业也在此期间得以快速发展。1978年前,中国外语教材的出版主要由商务印书馆、高等教育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和光华出版社等负责。为适应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部于1979年批准成立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专门负责编辑出版各类外语教材。1983年和1984年,教育部又相继批准成立上海外语音像出版社、北京外语音像出版社和广州外语音像出版社。
1979年,高考外语成绩开始按10%的比例计入总分, 1980年、1981年、1982年分别按30%、50%、70%计入总分,自1983年起,高考外语成绩开始以100%计入总分。
(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外语教育发展的稳定发展阶段。1985年到2001年是中国外语教育的稳定发展阶段。1985年前后,直接法、听说法、交际法、沉浸法、暗示法等国外教学法被大量引入中国,外语教学逐渐由读写领先转变为听说领先,注重培养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
为培养实用性复合型外语人才,上海外国语学院、北京外国语学院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陆续在英语系开设新闻、经贸等专业的一些相关课程,其他高校也先后有此举措。20世纪90年代中期,有200多所高校开办英语专业,2010年已经超过1000所。2001年秋季开始,我国各小学英语逐步从三年级开设英语课程,条件好的地区和学校一年级就开设英语课程。
1949年至1985年,大学英语一直被称为公共英语。1985年,正式使用“大学英语”替换以往的“公共英语”。 1986年,中国公共外语教学研究会也更名为中国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1985年,第一届中国英语教学国际研讨会在广州召开,也是我国首次召开的关于英语教学的国际会议。1991年,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指导委员会成立。2001年,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与上海外国语大学共同建立了“中国外语教材与教法研究中心”。
1987年,全国首次举行大学英语四级考试,102821人参加考试,合格率为61%,考试题型包括听力理解、阅读理解、词语用法和语法结构、完形填空、写作。1989年,中国首次举行大学英语六级考试。1995年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又增加了英译汉和听写填空等一批新题型,随后的1996年,又增加了新题型简短回答问题和复合式听写。1993年全国专业四八级考试中心成立,统一负责考试。考试由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组织专家命题,四、八级考试办公室负责考试的实施。1994年初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发行《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大纲》。2000年开始“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一直沿用至今。
1985年,中共中央撤销教育部,成立国家教育委员会,后又在1998年更名为教育部,受国务院领导。国家教育部于2000年启动“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大学英语网络课程首次将现代信息技术系统地引入大学英语教学,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CALL)成为外语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200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要求:“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语言人才。”同年颁布《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指出高职高专教育培养的是技术、生产、管理、服务等领域的高等应用性专门人才,提出“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
(四)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外语教育的教学改革阶段。2002年至今,是中国外语教育的教学改革阶段,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措施。2003年,教育部决定在全国高等学校(包括高职高专院校)中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2004年,国家颁布《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方案(试行)》,同年新版《高校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大纲》和《高校英语专业八级考试大纲》得以出版,次年按新版考试大纲组织考试。2005年初,教育部提出要开展专业评估教学。同年,将原有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的100分制改为710分的计分制,不设及格线,只发放成绩单,不颁发合格证书。2007年我国高校毛入学率达23%,已完成了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轨。同年起,教育部专门颁布了针对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特点的“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引导高职高专精品课程的建设。 在此期间,各高校根据自身情况不断进取,外语教学成绩突出。2003年,上海外国语大学建立了高翻学院,与联合国、欧盟一起培养高级会议口译人才,成为上海的亮点。2005年起,北京外国语大学在世界各地共建设了11个“孔子学院”, 上海外国语大学于2007年新建了两个“孔子学院”。 截至2008年,我国高等学校共有45种外语非通用语的本科教学。
教师也有了更多的培训机会。 如2007年外研社举办了“全国高等学校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系列研修班”。2008年7月,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材与教法研究中心受外指委委托,成功举办为期八天的“首届英语专业讲师高级研修班”。各类外语教学培训和会议组织对外语教学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中国外语教育发展的趋势
目前,英语是国际互联网主要应用语言,国际上85%以上的学术论文是用英语发表或宣读,各学科的主要学术期刊也以英语为主。围绕英语是国际通用语言这一事实,中国外语教育发展有以下几种趋势:
(一)各外语院校注重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创造学理论认为,作为人才,需具备指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独立提出见解和创新的能力。《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若干意见》,提出21世纪外语人才应具备的五方面特征: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好的素质。各高校以培养高级外语人才为目标,各显其能,大显身手。北京外国语大学以语言种类多、专业教学力量强为特色,而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则以旅游英语为主要特色。上海外国语大学的经济专业的学生外语强、经济知识应用性好,毕业生英语水平基本都达到了专业八级,能熟练运用外语进行经无障碍济事务交流;一般院校尽管经济专业学生的经济知识面更宽,理论性更强,但外语只达到公共外语四或六级水平,涉外交际能力明显不足。
(二)外语院校突出凸显区域服务特色。外语院校逐渐凸显以外语为基础的区域服务特色,如北京外国语大学地处首都政治、文化与经济中心,以输送外交、外事、外贸等各类人才为主,尤其是外交人才的培养与输送更为突出。上海外国语大学地处上海这个经济、金融、贸易中心服务,致力于输送经济、金融、管理、法律等方面的涉外人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积极培养大批涉外应用型人才。
(三)培养外语人才的学校总体水平不断提高。各培养外语人才的学校通过在岗培训、出国进修、在职读博、教学奖励和引进人才等不断提高师资水平。如北外:中青年骨干教师比重加大,30-59岁教师占75%;高级职称比例厚重,教授和副教授职称的教师约占50%左右,教学、科研实力强大;高学历师资占三分之一,拥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近80%;近80%的教师都有一次或多次出国进修机会。
(四)外语教学中的观念转变。建国60年来尤其是近10年外语教学观念发生巨大变化:由“教师为中心”转为 “学生为中心”;从注重“理论教学”转为注重“实践教学”;由“单一评价”转为“多元评价”。
逐渐由 “一言堂”, “填鸭式”的讲授型教学模式转向向讨论式、研究式、学生自主式和合作式以及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等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综合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意识和科研能力。
由培养单一专业或单一外语人才培养模式转向培养外语专业“双料”人才,目前外语教学主要有六种模式:外语+专业知识、 外语+专业方向、外语+专业、专业+外语、非通用语种+英语和双学位。
三、中国外语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一)高尖端外语人才供不应求,低水平的则供过于求。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用人单位招聘人才时更为注重的是毕业生的听说交际能力及沟通、合作能力以及学习能力。但目前的实际情况是高水平的外语人才供不应求,低水平的外语人才供过于求,能从事同声传译工作、高水平的外语人才短缺。全国翻译从业人员多达50万,但是这支队伍中的专业翻译人才只有6万,真正有水平的、受过专业训练的翻译人员仅5%。
(二)外语教学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尽管近年来英语教师的年龄、职称、学历结构得到一定的改善,但仍有待进一步加强,尤其突出的是,中青年骨干教师中缺乏学科领军人物。外语教学的功利性和一些其他因素致使部分教师没有把全部精力放在学校的教学上,造成了师资力量的“隐性流失”。 由于扩招,90%以上学校的大学英语教师每周上课都在10学时以上,多数学校的教师平均周学时都在16至20学时,教师没有时间和精力从事教学研究,也很少有机会进修和培训。这对教师整体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极为不利。
目前国内的一些师资培训的内容仍以理论介绍和讲解为主,对课堂教学实践重视不够,对教师自身的教学实践提高帮助不大。外语教学水平的提高更有待于长期的积累过程和教师的不断自我反思总结。
(三)双语教学和“一条龙”教学难以实施。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著名语言学家克拉申(Krashen)提出,人们掌握某一种语言的两种主要方式:习得(acquisition)和学习(learning)。前者指学习者通过与外界的交际实践,无意识地吸收,并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流利、正确使用该种语言。而后者指有意识地研究并以理智的方式来理解某种语言(一般指除母语外的第二语言)的过程。通过“习得”而掌握某种语言的人,能够轻松流利地使用该语言进行交流;通过“学习”而掌握某种语言的人,只能运用该语言的规则进行语言的监控。
我国外语学习者的方式主要是“学习”而不是“习得”,因此长期以来外语学习的结果是“费时低效”。由于条件不足,“双语教学”一直未能在中国有效展开,小学、中学、大学“一条龙”外语教学也难以实现如印度一样的教学效果。我国要求学生高中毕业进入大学的词汇量要求达到3000词左右,而同样是非英语国家,日本和俄罗斯分别要求5900个和9000个。
四、对中国外语教学发展的建议
(一)面向社会需求培养应用型外语人才。现代大学早就应该走出幽闭的象牙塔,全面为社会发展服务。而我国高校实行严密而僵化的学生管理制度,大学生长期处于封闭的校园里,参加社会活动的机会很少,对社会知之甚少,适应社会的能力较弱。 因此,各高校应通过实习、实训、社会服务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等,把学生的外语学习和社会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学生从不同侧面深入社会、了解外语用人单位的具体需求状况,让学生能够活学活用外语,满足社会的实际需要。
(二)打造优秀外语师资队伍。清华大学前校长梅贻琦有句名言:“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哈佛大学老校长科南特也有经典之言:“大学的荣誉不在于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的一代又一代的教师质量,一个学校要站得住,教师一定要出名”。
语言基本功扎实、教学效果良好、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科研能力和合作精神及责任感较强是一名优秀的高校外语教师应该具备的重要素质。性格外向,乐于与他人打交道、积极参加行政管理工作、为教学改革与学科发展出谋划策也是一名优秀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各学校应通过培养和引进师资,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鼓励教师进行科研促进教学,将前沿知识带入课堂,鼓励教师积极进行外语教学改革,多培养“双师型”外语教师,打造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合理、学历层次高的优秀教师队伍,为培养外语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投入更多的经费支持外语教育事业。美国的教育投入居世界之最,约占GDP的7.7%以上。以色列也是一个重视知识的国家,教育经费占GDP的比列基本维持在8%~12%之间。目前,我国教育投入约占GDP的4.9%,离发达国家还有一定距离,国家对于外语教学的重视和资金投入都需进一步提高。
(四)使用合适的教材教学。好的教材不应从国外原版引进的,而应由中国的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编制,目前我国外语教材可选择的余地较少,尤其是“双语”教材更少。实用型外语教材的数量和质量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五)提供强有力的学习氛围。我国在步入21世纪后才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而英国在20世纪60年代就实现了这一目标。法国学生在获得学士学位之后,如愿意继续学习,可以不经考试直接注册学习硕士课程或博士课程。
美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普及化阶段,想要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大都能按照自己的需要和实力进入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在不少学校,只要高中毕业且经济条件许可,学校不追究入学者其他条件。为了适应社会,高校开设了许多专业和课程供学生选择。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偏好来选择专业,入学一年后,还可以根据个人需求调换专业或学校。在有些学校(如哈佛大学),学生可以在有关人员的指导下根据个人兴趣为自己组织一个专业,并专门设计一套适合自己发展的课程体系。校方为此提供周到的服务,学生选课、调换专业和转换学校都极为方便。这样开放灵活的学籍管理制度在当前的中国难以实施,我国大学生在成才道路上可供选择的余地较小,还是一种类似工业经济时代“批量生产”的培养模式,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个性化成长,外语人才的培养尤是如此。
中国外语教育发展任重而道远,需要政府、社会和学校共同进行关注,多增加教学投入,培养出高水平师资,努力创设“双语”教学环境,保证学生有合适的教材和最佳学习环境,才能有更多的高水平复合型实用人才来满足国家发展和对外交往的需要。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iaoyulilun/200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