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教育理论
在生活中,只有学会了感恩,为自己现在已经拥有的表示感谢,感谢生活给予你的一切,这样才不会因一味地索取而使自己的物欲膨胀。可以说,在现阶段以“感恩”为核心的“感恩文化教育”在学生的大学阶段是十分重要的一个阶段,因为大学时期是一个人人生观、价值观最终定型的阶段。
一、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现状
“感恩”可以是你对一个没有关系或者关系不够亲密的人,给予你帮助所产生的一种亏欠心理;也可以是对亲人朋友所给予你爱的一种回馈心理。从整体上来说,当代大学生普遍具有“感恩意识”,但也存在部分学生对“感恩”理解的偏差或“感恩意识”的缺失。首先,部分学生对社会和他人给予的帮助缺乏一颗感恩的心。比如:曾获得国家寒窗基金资助的学生,绝大多数都没有如期还款。其次,部分学生对老师和同学的关爱缺乏一颗感恩的心。在生活和学习的细节中,我们也会多少地感觉到现代的大学生还是欠缺一份尊师的感恩意识。与老师对面而过视而不见,形同路人。当需要得到老师的帮助时,也是很理直气壮地来寻求帮助,认为老师帮助学生是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事情。当如愿以偿得到帮助后,也连一句“谢谢”都没有。同样,同学之间的关系也很冷漠,总是在挑剔别人的缺点和不足,认为只有自己是有道理。最后,部分学生对父母和亲人付出的爱也缺乏一颗感恩的心。不少同学总是不断地报怨自己的父母这样不好,那样不对,对父母的行为和做法挑三拣四,横加指责,甚至于直接与父母顶撞!有些同学不知道自己父母身体的健康状况,不记得自己父母的生日,有的连自己父母的工作单位在哪都不知道。有些学生不顾家庭生活困难,盲目攀比、超前消费,荒废学业、不求上进。
二、高等学校“感恩教育”的偏差
上述情况除了学生自身“感恩意识”缺失等原因外,也与当代的高校“感恩教育”的偏差有着一定的关联。所谓“感恩教育”,就是“通过教育让学生发现生活中人、事、物的美好和价值,唤起学生对自然、社会和他人的一种认同和感激,形成和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情感和行为的教育活动。”然而,目前高校的感恩文化教育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首先,“感恩教育”存在流于形式的问题。比如年年搞学雷锋活动日,而每当“三月五日”过后,那种热火朝天的学习热情也便偃旗息鼓了。而这种为了应付上级领导检查的形式主义,大学生也看在眼里,久而久之在他们的意识中便也很自然地集聚了一些“负面”的情绪与看法:学校的感恩文化教育都是做做样子,那我们也没有必要将其内化。其次,“感恩教育”有的时候做得很生硬。学生们其实也很热衷于传递人与人之间的温情,而学校有的时候由于立场不同,会对一些活动的形式进行约束。比较为贫困学生捐款,有的时候会采取“下达指标”的方式,规定每个人要捐多少,这样反而滋生了学生的逆反情绪,会觉得捐款的性质变了味道。再次,对于贫困生的“感恩教育”粗糙,有时会对其造成二次伤害。比如,前一阵成为舆论热点的事件。某高校为发放助学金而在班级里搞“贫困演讲”选出谁最贫困的“比贫”事件。有的学生便坦言,这样评比让其内心很不是滋味。本来家庭贫困就是一件不太让人宣扬的事,却要让一个个贫困生站到讲台上,声情并茂地倾述自己的不幸。如此这般无疑是对贫困学生情感的二次伤害。
三、高等学校“感恩教育”的措施
大学生感恩文化教育需要通过各种载体来实现,因此应建立一个完整的教育系统。感恩并非与生俱来的天性,它需要后天的教育来培养。“感恩教育”需要“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和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具体的教育措施大致如下:首先,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将“感恩文化”教育真正落到实处。比如持续开展红歌传唱活动,像《保卫黄河》、《感恩的心》、《歌唱祖国》、《红星闪闪》等红色经典歌曲,让学生在排练与表演的过程中,体会其中的真挚情感,散发出浓浓的爱国热情与感恩之心。又比如在一年一度的“母亲节”,组织各班学生开展主题为“暑假能为父母做些什么”的班会,号召学生利用假期的时间做让父母感动的事。而且,通过这样的活动,将感恩意识内化为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自觉行为。其次,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教育者要率先垂范。感恩教育是一种情感活动,实施感恩教育要做到以情动人、以情感人,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感。教师也要将爱播撒,教师也应该有感恩的意识和情怀,对待学生要“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中”。再次,重视“沟通”,多与家庭与社会进行各种方式的沟通。现阶段家庭教育成了溺爱和望子成龙的工具。只要儿女过得好,父母不求什么回报。因此,学校应该多与家长沟通,将“感恩教育”的方式与方法也及时地告知父母。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做到将学校与家庭进行双向沟通。此外,学校也要尽可能多地将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向社会反馈。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iaoyulilun/200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