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教育理论
一、教育的世俗精神
人首先是世俗的,人的生活精神首先在于世俗性。同样,教育也是先有世俗性后有精神性。人是社会的动物,要在这个社会上存在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马斯洛在人的需要层次最后那个就已经阐明了,人的最基本的需求是物质需求。因为只有人的物质需求满足的条件下,才谈得上更高的发展性需要。教育的世俗精神在于它使人得以生存。主要是帮助受教育者获得物质资料,此时,教育就沦落到获得物质资料的一种手段。根据马丁.布伯的《我与你》一书中可知,此时的教育是作为个体的一个手段,这就是“我-它”关系的一种体现。“我”(受教育者)为主,“它”(教育本身)为客体,“我”利用“它”为“我”的生存发展提供条件手段。“我-它”关系是以满足“我”的需要存在的,“我-它”的关系在个体生存发展中是必不可少的。
教育的选择分流功能,就特别强调这种教育对于人的享用功能。通过教育,人受到专业化的教育,在此基础上走向社会。个体的职业是取得物质资料的一种形式,受教育程度的不同,就会使人在面临职业选择时的处境不同。根据劳动力市场的筛选理论,受教育程度高的人选择薪水高、工作环境好、工作稳定的职业;受教育程度低的人反之则是薪水低、工作环境不好、工作不稳定的职业。这二者的对比就强烈的地反应出教育在促进人的世俗生活方面的作用。人生活在世俗世界中,教育促进人的世俗生活幸福。
二、教育的理性精神
孟子有言:“人之有道,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这也说明了人之所以为人,不同于动物,是在于教育使人的精神得以升华。教育体现人的存在价值,这种价值就是理性的精神。教育就是涵养人理性精神的一种活动。 人是以精神存在的,教育要使人从感性生活转入精神生活。人的生活具有世俗性,教育用其精神提升人的价值。对生活的理解因人而异,有的人奉行的是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根本没有对更高生活的追求。教育就是要引导人不要过分地迷恋这种物质的世俗生活,而是要追求精神生活。
教育不是使每一个人都具有超越世俗生活、超越自我、超越时代精神的禀赋。但具有这种禀赋的人无疑是幸运的,同时他也是不幸的。他的不幸在于:目睹了时代精神的状况,却不能使同时代的人认清时代的状况。比如那个被德尔菲神庙阿波罗神谕誉为最有智慧的人:“福克勒斯,有智慧;欧里庇得斯,更有智慧;然而苏格拉底是所有一切人里最有智慧的人。”苏格拉底白天点着蜡烛在大街上到处找人,这不是疯狂之举,他是在教育城邦里的每一个人要作为人而存在的精神,人不能与动物相同。德尔菲神庙的神谕:“认识你自己”,这种认识是对自我精神的审视、体验。苏格拉底对城邦人的精神拷问惹恼了城邦人。 这个最有智慧的人被以“左道邪说”、“腐化了年轻人的心灵”、“亵渎神灵”三个罪名提出公诉。他的死亡,更多的是作为智慧精神的死亡。苏格拉底说过:没有审思的生活是不值得一过的。他的生活更多的是精神性而并非是世俗性。 “人是精神。但是什么精神?精神是那自我。”教育就是使人的这种精神得以保留存在。正如苏格拉底所说的:“我们必须有如下的看法:教育实际上并不像某些人在自己的职业中所宣称的那样。他们宣称,他们能把灵魂里原来没有的知识灌输到灵魂里去,好像他门能把视力放进瞎子的眼睛里去似的。”教育可以使人从感性世界转到理性世界,提升人的精神世界。
三、教育的自我精神
教育使自己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存在。人的存在是自我精神存在。个体接受教育的本意是什么?受教育者是为知识的学习,抑或是以兴趣驱动而学习,或者这二者兼有。教育精神的绵延不绝,就是由于渴求知识的先哲们孜孜不倦的结果。 教育是对人类历史文化的传承,在这种传承中,精神起主导作用。学习知识更像是与先人的精神对话,此时我的精神与“你”的精神在此刻相遇 。“教育则是人与人精神的契合,文化得以传递的活动。”《庄子》一书气势磅礴,恣意汪洋,那种“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非我辈能及,只能望其项背,这种精神只属于庄子。“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这种先人儒者的襟怀,也显示了儒者的器识与宏远,这种教育的精神在今天听起来仍振奋人心。希腊圣哲苏格拉底要做“一切时代和社会的观察者”,这种精神存在业已成为时代的绝响。教育是把人先前灵魂中固有的知识引导出来,其对人的灵魂的引导,而不是非理性的、机械的知识和认识的传递。教育的价值则是通过人的价值、人的存在来体现。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iaoyulilun/200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