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教育理论
Key words:College Students, Life, Life Education
生命标志着人的存在,是人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它理应得到足够的珍惜与尊重。大学生是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特殊群体,然而,从伤害动物到伤害他人,从杀人到自杀,如此漠视生命的行为却没有因此与这些天之骄子绝缘,相关消息时不时地闯进人们的视野,令人震惊不已。上述现象是复杂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但对大学生的生命教育的不足是其中之一。尽管我国也已开展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但在理论上还没有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实践上也没有引起人们足够地重视。进行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在高校深入开展生命教育,是我国教育者当前面临的重要任务和艰巨使命。
一、生命教育的概念
生命教育(life education)这一思想,最早由美国人杰?唐纳?华特士提出。他最先在其所创办的学校中倡导和推行了生命教育的思想,而明确“生命教育”这一概念的则是澳大利亚的“生命教育中心”。
近年来,我国一些学者在传统人生观教育的基础上,提出生命教育的新见解,但对生命教育这一概念的认识还未达成一致,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何为生命教育?笔者在参考有关专家和学者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自己对生命教育概念的拙见:生命教育就是有关生命的教育,它主要是帮助人们认识并珍爱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并在此基础上主动思考生命的意义,找出自己存在的价值与定位,提升生命的质量,培养人们的人文精神,使之学会过现代人文明的生活。
二、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1、大学生生命教育是时代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当今人类社会急速发展,使人们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让人们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生命困境。生存环境遭到破坏、精神家园的失落、资源被迅速消耗、持续不断的局部战争,道德价值偏转、社会腐败现象的蔓延等等,都销蚀着人的生命感,威胁着人的生命存在。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时期而心理发育又尚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亦不可避免的受到市场化、全球化、网络化的影响。
市场经济改革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遍及社会各个群体、阶层,大学生群体也受到改革带来的强烈“震动”和影响。高校扩招以及大学生就业、择业的双向选择就业制度,使得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上升,而可供就业的岗位增长却相对缓慢,导致了复杂、激烈的求职竞争环境与社会整体的就业压力逐年增大,使大学生面临着个人发展、未来前途上的各种压力。除此之外,高等教育收费制度的改革,使农村或城市低收入水平的阶层面临着几千甚至上万元的学费和生活费,来自这样家庭的大学生不仅承受着学业、就业等压力,而且还承受着高校人际交往关系利益化、经济化,同学间各种消费攀比所带来的生活上、经济上的窘况与心理失衡。一个人如果长期处于这样的心理应激状态却又缺乏正确的认识与积极应对的方式,就会日益心理焦虑和精神疲惫,进而对自己的存在意义和生命价值产生怀疑,对生活失去信心。此外,在互联网强力冲击的影响下,有些大学生沉迷于网络和网络交往,脱离了大学生成长正常的群体环境和人际交往圈,内心总感觉焦虑,缺乏集体归属感、安全感、稳定的现实依赖感。可见,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是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如果得不到及时和正确的生命教育的引导,就会带来负面的作用。 2、大学生生命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部分高校相继发生了大学生自杀身亡的事件,一个个鲜活生命的猝然离去,令人惋惜。此外,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受外国教育思想的影响,我国的教育对个体的生命价值也越来越重视。目前,我国大学生中有的意志薄弱,自杀意念增强、价值观念模糊、生命意识肤浅、性观念开放等问题突出,而这些问题的深层原因则是大学生对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感到迷惘。而我国目前的教育仍然是以应试教育为主,这种功利性的教育只注重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忽略了价值和情感教育,使得教育脱离了生命的本源。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教育因生命而发生,与生命紧密相连,目的是为了提升人的生命价值和为创造人的精神生命而发展。因此教育的出发点是人,归宿点也是人,教育的目的还在于人。人的发展是身体、心理、精神的全面和谐发展,而生命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使人善待生命、完善人格,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这正契合了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生命教育是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和热爱生命的教育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讲,关怀生命是现代教育的核心价值。因此,我们的教育应具有清醒的生命意识和生命价值。
3、大学生生命教育是大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的必要保证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具有自己的群体特征,他们有知识、有理想、有抱负,但同时也承受着非比寻常的压力。这种压力来自父母、亲人、社会、学校以及他们自身。他们渴望在这个社会上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但是现实状况往往不是那么令人满意。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就承受不了压力和打击,走向了反面,还有一部分人却能化压力为动力,主动迎接挑战,所以他们现在最需要我们的引导。然而,目前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较差、自杀意念增强,如果能对其进行适当的生命教育,必然有助于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从而明确生命的意义,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提供保障。生命教育正是从生命的本源与心灵深处来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可以缓解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使他们掌握心灵体操的技巧,快乐生活。生命教育是世界观、价值观尤其是人生观教育内容的拓展、细化与深化,有助于大学生透过纷繁复杂的生命现象,把握生命的本质,启迪大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宝贵之处在于生命蕴涵着除了自然性之外的更丰富的社会内容。生命教育使大学生懂得珍惜生命,热爱生命,热爱生活,抓住大学时期宝贵的时光,加强自我修养,积极地投身于社会实践,拓展生命的内涵,把有限的生命融入到无限的人生事业之中去,使生命变得多姿多彩。
三、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重要举措
1、转变教育理念,确立与实施生命教育
教育观念的深层擅变是生命教育实施的关键。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梁漱溟说教育应该着眼于一个人的全部生活而领着他去走人生大道。因此“教育在本质上是生命的”,因此关注生命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是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反映教育的本质。
在新的时代,教育不应只对大学生智力开发和关注,而应该将大学生真正看作是一个“全人”,重视大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更应注重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培养和教育。我们要深入贯彻胡锦涛同志提出的“以人为本”的内涵和要求,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理念在高校生命教育中具体而言是:一方面把生命教育看作是人文关怀,关注人文精神的培养,引导大学生对生命的更深层次感悟,从而珍爱生命;另一方面,生命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各门学科共同参与的全方位教育。包括生理、心理、健康、伦理等生命教育课程,也包括了德育、科学、人文等课程的熏陶。因此,在“以人为本”的全新教育理念下,生命教育是大学生生命发展和价值升华的第一位教育。
2、开设专门生命教育课程,增加社会实践体验活动
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就是将生命教育的基本内容编制为专门课程,如台湾制定的《生命教育概论》、《哲学与人生》、《宗教与人生》、《生死关怀》、《道德思考与抉择》等。相对于渗透式生命教育课程来说,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能够将生命教育的内容系统、完整地呈现出来。高校的生命教育课程的教学目的主要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生命教育课程是实现这一目的的主要载体。在整个课程的制定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始终不能脱离社会实践的背景,而生命教育作为一种以培养学生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目标的教育,更要以社会实践为基础。在生命教育中,可以针对不同年级大学生特点进行相关实践活动,如让他们参加亲友的追悼仪式,体会永远失去亲人的悲痛;开展“生命的旋律”教学,让学生观看孕妇分娩的影视资料,参观婴儿室、手术室、安宁病房等,使他们了解生命的起源,体验生命的喜悦,清楚生命孕育的艰难;深入孤儿院、敬老院等机构,最终使他们认识到草率轻生的后果及连动效应,教育他们要珍惜生命,不因一时的冲动、失落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3、开展生命教育的师资培训,激发教师的生命情怀
在开展生命教育的过程中,教师是推动生命教育的灵魂人物。由于诸多因素,在我国能实施生命教育的师资非常匮乏,亟待培养生命教育师资,因而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实施生命教育的首要任务。
实施生命教育要求教育者自身应生活充实,积极向上,洋溢着对生命的热爱。教育要使大学生热爱生命,就要让他们与热爱生命的人在一起,因为他们是学生生命的楷模。当然,对于实施生命教育的教师而言,最基本的是要掌握与生命教育相关的知识,并且要有一定的深入研究和了解。基于当今我国生命教育的现状,我国生命教育的教师队伍仍然参差不齐,所以学校应该组织一些专业培训,使得教师能够不断补充新的知识,也可以组织教师参加一些校外的学术研讨活动,加强交流与沟通,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此外,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学校还必须建立一支由骨干教师组成的中坚力量,进行前沿研究,参与课程编写,制定贴近学生生活的教材,指导其他教师进行科学的生命教育。 4、营造关爱生命的良好环境,实现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
校园是进行生命教育的主要场所,对生命教育的实施发挥着重大作用,建立起充满人文情怀的校园环境无疑会对大学生高尚情操的形成与健康人格的塑造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我们要通过高校生命教育的开展,创造出富有人文情怀的校园文化环境,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耳濡目染人文气息,从而使他们感受到更多的爱与包容,体验到更多的快乐与美好,这样他们可以得到更为积极的生命感受与更为丰富的生命情感,并能自主地产生崇高生命的积极价值观。
对于每个学生而言,家庭都是其个体成长的最主要的场所。在日常家庭生活中,生命教育的元素无处不在。大学生父母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行为方式等因素对孩子有着根本性的影响,一个孩子个性与人格的形成往往取决于他所处的家庭环境,所以,作为父母就要努力营造出一种温馨、民主的气氛,使孩子得到积极的生命体验与快乐的生活感受,让孩子体会到家庭的温暖,认识到人与人之间善意的沟通所带来的快乐。最后,父母要对孩子的生命以及生命意识给予足够关注,让他们在拥有健康体魄的同时形成健康的生命观。
生命教育是一项系统而又复杂的过程,它不仅出现在大学课堂上,也表现于社会的各个角落。一个充满爱与尊重的社会环境,将会成为生命教育存在与发展的一片沃土。只有把人的生存、发展空间摆在第一位,这个社会才能称得上是健全的社会,作为健全社会的最大特点,就是能尊重每一个生命,并能积极促进每一个生命的价值实现。所以,全社会都应该树立起以人为本的观念,关注人,保护人。但是,对于现实社会而言,充满了太多负面因素,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思潮侵蚀着大学生还尚未成熟的心智,黄色、暴力等低俗文化腐蚀着大学生尚未牢固的思想观念。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渴望接触社会,但社会却给他们埋伏下太多陷阱,稍有不慎,就会产生痛苦的生命体验,从而影响其生命意识的健康发展。所以,我们呼吁,为了祖国的未来,为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请社会各界联起手来,为大学生建立起一个充满关爱的社会环境。(作者单位:长江大学外国语学院)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iaoyulilun/200518.html下一篇:浅谈如何在大学生中开展艺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