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教育理论
一个大学毕业生,刚一毕业就信心满满来到北京创业,成了北漂一族。结果,令他感到苦恼的是,每天忙于工作,而且常常要加班,没有时间去驾校学习驾驶技术,以解决上下班交通问题。再者,他不会做饭,一日三餐乃至于回到宿舍的夜宵都是买来的,或是单位提供的。他本想在周末做点什么有情趣的事以缓解工作给他带来的巨大压力,他思来想去,却找到没什么可做的事情,结果他也只能落入网游的俗套。这就是很多大学毕业生的现状――没有生活技能,没有生活情趣,这种现状也说明了学校教育的缺失和不完善。
再来看看国外的学校教育。以美国为例,美国中学开始教授烹饪,学习如何食材配伍,营养配餐,具备了自己烹饪一日三餐的能力。美国中学生还学习诸如制作桌椅板凳等木工技能。
问题的关键是:学校教育对生活技能和生活情趣培养重视不够。长期以来,我们的学校教育没有把教授学生生活技能以及培养生活情趣纳入教育教学计划之中。
生活当中最为重要的四要素是:衣、食、住、行。按照当今的解读就是:怎么样穿得得体,怎么样食得健康,怎么样住得舒适,怎么样行得快捷和安全。从小学到大学,学校教育没有教授学生这些必备知识。这些知识和技能的讲授和培养,学校应该责无旁贷。
一、教育适度与教育缺失
自从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中小学教育就围绕高考进行设计和执行。从英语教育来看,长期以来,从小学到大学对英语非常重视,学生花费大量时间从事英语学习,而实际的社会需求与投入的学习时间不成正比。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开始自上而下开展一系列改革,英语退出高考统考,实行一年多次的社会化考试等,其目的就是要规范管理英语教育。
与此同时,学校教育对于生存技能和生活情趣的培养重视不足。生存能力是指凭借自己的知识和技能适应当代社会的生活能力。例如:驾驶、做饭、理财等方面的能力培养。生活情趣是指人们在工作或学习之余的兴趣、爱好、玩赏、消遣,这些活动贯注着人们的热情、向往、志趣与寄托。例如:茶道、美容、桥牌等情趣的培养。
二、生活技能和生活情趣培养纳入学校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从整体上来看,现代教育的宗旨可以概述为:培养既具有广博知识又具有处世智慧的人才,兼顾通识教育,拓宽学生视野,培养综合思考能力,使学生在社会中能内省外顾,能够为社会做贡献。
大学毕业后应该达到的人才规格是:在专业知识方面,广泛涉猎各个知识领域,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能够解决现实中的复杂问题。在心理素质方面,能够与他人有效合作,有认识自我的能力,能够理解不同群体的文化和价值观,有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组织领导能力,能够进行批判性思维,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明确自己未来的发展规划。那么,是否应该具有独立生活能力和高雅的生活情趣?答案是肯定的。
但遗憾的是,生活能力及情趣培养和传授,没有体现在各级各类的教学计划或培养方案中,也没有对此做出任何要求。以驾驶技术为例,当代毕业生具备驾驶技术是现代生活必备的技能,那么为什么不纳入学校正规教育呢?为什么要让社会来承担这一重大教育职责和任务呢?酒驾、违章肇事频发的原因之一就是学习者没有接受正规驾驶教育,安全守法驾驶是需要通过一定阶段正规学校培训才能养成的。再者,学校教育缺失的是独立生活能力。最为显著的标志就是不会做饭,食材的搭配,如菠菜不能与豆制品搭配,鸡肉不能与芹菜搭配,味精要在食品温度降至120℃以下才能安全食用,如何进行营养配餐等,都是一门学问,都是需要学校教师来讲授的,是需要学生在课堂实践中学习的。就生活情趣而言,如中国人素有饮茶的习惯,怎么饮茶,什么季节、什么时段饮什么茶,中国以及世界的茶文化有哪些;再如,怎样美容化妆才得体,才安全?难道这些不是培养学生生活情趣很好的课程吗?
学校教育要与社会连接,教育教学思想观念的树立,都要基于学生适应社会这一实际。因此,教育教学思想的转变是关键。
三、结语
由此可以看出,现代教育教学的主导思想应该:在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上,要体现够用为度;在素质培养方面,要体现全面系统。教育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毕业后能够适应社会着想,以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人才为宗旨,既不过度教育,也不缺失教育。
应该把从小学到大学的学生培养通盘考虑,联系社会实际,制定出各个阶段学生应该掌握的技能,制定出生活技能课和培养生活情趣课开设的阶段。
学校教育要从培养成人、成才的视角,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应该有效地调整教育教学结构,从而培养技能完备、综合素质高、情趣高雅的合格人才。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iaoyulilun/200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