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 > 浅谈苏州教育近代化历程

浅谈苏州教育近代化历程

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 所属栏目:教育理论


  书院是中国传统时代富有特色的教育组织。不同于“官学”或私塾、社学、义塾等教育机构,它兼具教学与研究之功能,讲明义理之精神,以及开放自由之学风②,是古代讲学、祭祀、修书、编书、藏书等活动的重要场所。书院兴起于唐末五代, 历经宋元明清诸朝, 直至清末新政时,改为新式学堂,结束其历史使命。本文即拟以苏州书院为例,对此略作探讨。希望可以对近代苏州教育现代化的艰难历程有进一步的了解。

  一、苏州传统书院的辉煌与局限

  苏州书院最早出现于南宋。创建于南宋端平年间的和靖书院,是苏州历史上第一所书院。之后历代有办有鹤山、甫里、文正等一批书院。

  沿至清代,苏州书院的发展达至鼎盛阶段。③据统计,清代苏州一共新建书院55所,重修11所。④苏州书院的等级齐备,教育体系完备,书院教育普及程度高。⑤在为数众多的书院中,以紫阳、正谊等书院为代表的优秀书院因办学质量过硬,名师高徒辈出而闻名天下。紫阳、正谊两书院的历任山长多为硕彦名儒,如著名学者沈德潜执掌紫阳书院时,“门下多俊彦”,培养出王鸣盛、钱大昕、王昶等一代汉学大师。但在道光年间以后,随着朝局动荡,国势衰微,传统书院的发展也面临困境,其规模与影响均不如从前。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书院教育也暴露出众多缺点。首先,传统书院教育内容脱离实际,学生不谙新学,不了解世界发展大势。其次,传统教育多以“学而优则仕”为目标,是当官的预备教育。加之西方新学思潮的影响,传统书院的育人制度已“弊已积重,习亦难返”。于是,自19世纪末,苏州书院开始了改制历程。

  二、苏州书院改制的历程

  就苏州而言,书院到学堂的改制可分为19世纪末戊戌变法前后、20世纪初晚清新政时期与1905年废科举后这三个阶段,兹分而述之。

  (一)戊戌变法:短暂尝试与快速失败

  19世纪末的清廷腐败不堪,日甚一日。朝野上下,寻求改革。在教育方面,有官吏提出欲将书院改为学堂。光绪二十二年五月初二日(1896年),刑部侍郎李端?在《请推广学校折》中建议到“今可令每省每县各改其一院,增广功课,变通章程,以为学堂。”⑥同年九月,清政府同意并下令,“一并通行各省督抚学政,参酌采取。以扩旧规而收实效。”书院风貌一时有所变化。⑦在这期间,苏州书院也开始发生着变化。据光绪二十三年《知新报》载,苏州正谊、平江书院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添设西学一课”。⑧

  在“百日维新”期间,清廷曾下令将书院改为学堂。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五月二十二日,光绪帝采纳康有为在《请饬各省改书院淫祠为学堂折》的建议,颁布上谕:“即将各省府厅州县现有之大小书院,一律改为兼习中学、西学之学校。”⑨书院改制拉开序幕。但仅仅几十天后,清廷便下令“各省书院请照旧办理,停罢学堂”,此次改制最终以失败告终。⑩

  此间苏州书院改制情况记载甚少,但据两江总督刘坤一上奏,已将与苏州紫阳书院级别相似的钟山书院等改为府县学堂。吴地改制情况可以此作为参照。

  (二)清末新政:从传统书院到新式书院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后,清廷国祚危难。迫于无奈,慈禧太后宣布实行“新政”。1901年9月14日,慈禧太后颁布“书院改制诏”。之后又先后颁布《钦定学堂章程》(即“壬寅学制”)和《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对整个教育制度作出较为系统的规定。随即全国迅即掀起了一股书院改学堂的热潮。

  苏州也响应新政,将传统书院改为新式学堂。光绪二十七年十二月初四日,江苏巡抚聂缉?曾向清廷奏报苏州学堂改制情况。据其称,正谊书院改为苏州府中学堂,“仍其名曰正谊,学堂只设备斋、正斋,不设专斋。定学额六十名,分延中西教习,课以普通学经”。平江书院改为长洲、元和、吴县三县小学堂,“仍其名曰平江学堂。”,“分延中西教习,课以初级浅近之学”。紫阳书院则“改课经算策论”,留作校士馆。省城内原设的学古堂,“本讲求有用实学,所取多高材生,亦应循旧办理,加意整顿。”到光绪二十八年,苏州多数书院已完成书院改制工作。

  (三)废科举前后:从新式书院到新式学堂

  1905年9月2日,清政府下诏废除科举制度,书院也失去其存在价值,纷纷改为新式学堂。于1902年留作校士馆的紫阳书院,1904年改办为江苏师范学堂。学古堂也于1905年改为游学预备科, 招考英、法、日文学生三班, 择优资送潘灏芬等10名学生留学, 1907年改为存古学堂。至此,古老而传统的苏州书院走向近代化,终于链接到新式教育体系之中,完成其历史使命。详见表2。

  三、苏州书院改制的特点

  (一)主张经世致用,学习西学

  乾嘉年间的苏州紫阳、正谊两书院研经治史、著书立说、繁荣文化,不与专习科举帖括制艺者为伍,培养出一大批著名学者,如王鸣盛、钱大昕、王昶、孙星衍等人,形成了“精研古学,实事求是”的吴派汉学学术思想。这种研究实学、通经致用的思想也影响着晚清书院的改革。如正谊书院同治七年至十二年(1868-1873年)的课选内容,除经史外,讨论课题已涉及时事政治、军事、算学、地理等方面内容。诸如有以下课题:“沿于江海达于淮泗解”、“问岁差之说或谓黄道西移或谓恒量东行二者孰是?”等等。这与只知古籍考证或埋首科举的书院相比,无疑是一种进步。

  (二)改制过程循序渐进,不断深入

  苏州书院的改制和全国书院改制的步伐相一致,都经历戊戌变法前后、清末新政时期、和废科举后三个阶段。戊戌变法前后苏州平江、正谊两书院风气渐开,“添西学一课”。20世纪初清末新政时期,苏州又改正谊书院为苏州府中学堂;改平江书院为长洲、元和、吴县三县小学堂。变革书院制度,将传统书院改为新式书院。第三时期,1905年废除科举制之后,苏州也将原来校士馆改为江苏师范学堂;学古堂改为游学预备科, 招考英、法、日文学生。这三个时期的改革,循序渐进,不断深入,完成了苏州传统书院到新式书院,再由新式书院到新式学堂之间的转换。   (三)依旧存在保守因素

  然而,苏州传统书院的改制过程中,也存在着保守因素。例如,清末新政时期,清廷发出“书院改制诏”,可当时苏州影响最大的紫阳书院,却并未改为学堂,而是留作校士馆。直到1905年科举废止前夕,仍有大批学生视校士馆为衣食之所,试图阻止校士馆改办学堂。紫阳书院作为省会书院的改制尚且如此,其它书院改制中的保守倾向可见一斑。

  不仅如此,当时教习新学的老师稀缺,延缓了改制进程。不少地方的总教习仍为原书院山长。其中不乏饱读诗书之人,但懂得新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老师却少之又少。如苏州中学堂教习曹元弼,不懂新式教学方法,每月讲经五六次,每次“居中昂坐,闭目讲论其说”。可见,在书院改制过程中,将书院名称换为学堂很容易,但教学内容与方法上由中转西、由古转今却非一朝一夕之事。

  四、对书院改制的思考

  通过研究传统书院向近代的演化历程,可以分析其中的优劣得失,探寻经验与教训,做到以史为鉴。综合学术界的观点,笔者提出一些不成熟的想法,仅供参考。

  第一、书院为新式学堂建设提供了物质基础,值得肯定。学者田正平、朱宗顺认为,1894-1911 年间,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之战的消耗以及巨额的战争赔款,“中国的可用资源大量枯竭。”而洋务、新政则需要大量财政支持。1898 年10 月, 两江总督刘坤一在奏折中无可奈何地表示: 通计各类学堂, 需金数十万,“然当兹费绌用宏, 度支告匮, 如此巨款, 实苦罗掘无从, 而地方应办事宜, 更何敢轻言请款。”在此情况下, 利用传统教育资源如书院现有的物质设备,无疑是晚清发展学校教育的“至速之法”。就苏州书院而言,苏州府中学堂、江苏师范学堂等新式学堂不仅脱胎于紫阳书院、正谊书院等旧书院。而且科举废停后, 两书院学田也并归入学款处, 用以开办各中小学堂。由此可见,传统书院为新式学堂提供了经费、场地、师资等物质基础,加速了教育近代化的步伐,值得肯定。

  第二、改制处于被动,过程冲动草率,留有缺憾。清末书院的改革是在列强侵略,内忧外患的时代背景下,清政府匆促作出的无奈之举。清廷作出改制决定,并非为了开启民智,培养新式国民,而主要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更何况,西方的大学制度根植于西方文化理念,与其经济、政治制度相适应。并非完全适合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传统,因此教育全盘西化,会导致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有所冲突,暴露出许多矛盾。胡适曾感叹清政府这一仓促之举,“把一千多年来的书院制度完全推翻。而以形式一律的学堂代替教育实在是吾中国一大不幸事。”

  第三、书院精神之于当今,可弥补现代大学制度的不足,有其现实价值。传统书院以儒家经典为主要教学内容,以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为目的,主张学术自由,鼓励师生交流,蕴含着浓厚的人文主义情怀。这可以与强调理性与科学的现代大学制度互为补充。现代大学制度,注重“术”之教育、“知”之教育,而忽略“学与道”、“情与意”之教育。而中国传统书院恰好弥补其不足。若将强调“精神感化及人伦师表之义”的传统书院与“科学本位、教法机械”的现代大学制度相结合,则现代大学教育制度会更加适合我国国情,愈臻完善。

  综上所述,古老而传统的苏州书院完成了其历史使命,通过改为学堂,以新的姿态存在于新式教育体系之中。这也从侧面展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面对内忧外患,中国有识之士追寻近代化的艰难历程。其间留下的经验与教训,值得我们深思。

  [注释]

  ①资助项目:第十六批苏州大学大学生课外学术科研基金项目。

  ②陈雯怡:《由官学到书院--从制度理念的互动看宋代教育的演变》,第2页,台北:联经出版公司,2004。

  ③“自入国朝以来,列圣相承,尊师重道,……,而又广设书院,乐育贤才,文教昌明,古今希有。”见道光《苏州府志》卷二十四《学校》。

  ④王坤、王卫平:《清代苏州书院研究》,《中国地方志》2009年第5期。

  ⑤王坤、王卫平:《清代苏州书院研究》,《中国地方志》2009年第5期。

  ⑥朱有?:《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下册,第484页,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

  ⑦陈元晖、尹德新、王炳照:《中国古代的书院制度》,第122-123页,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

  ⑧朱有?:《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下册,第435-436页,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

  ⑨陈谷嘉, 邓洪波:《中国书院史资料》下册,第4126页,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⑩邓洪波:《中国书院史》,第330页,上海: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4。

  陈谷嘉, 邓洪波:《中国书院史资料》下册,第4719页,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此处备斋、正斋、专斋均为教育组织,“备斋,习浅近各学,略如各州县之小学堂;正斋,习普通学,略如各州县之中学堂;专斋,习专门学。”朱有?:《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下册,第790页,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

  《前江苏巡抚聂缉?奏陈改设学堂折》,1902年2月13日,载朱有?:《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下册,第454-455页,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

  “开办各府州县书院,亦已饬令改为学堂。”见《两江总督刘坤一奏陈筹办江南各学堂折》,1902年,载朱有?:《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下册,第785-787页,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

  王晋玲、李峰:《清代苏州书院教育述论》,《苏州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徐启彤:《清代吴地书院的演进与学术思潮》,《苏州大学学报》1994年第2期。

  徐静玉:《清末江苏书院的变革与衰亡》,《南通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田正平、朱宗顺:《传统教育资源的现代转化――晚清书院嬗变的历史考察》,《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费正清:《剑桥晚清史(下卷)》,第84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王炳照:《中国古代书院》,第200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梁洋:《向新式学堂的蜕变――清末城南书院的改制》,《科学时代》2012年第17期。

  陈谷嘉、邓洪波:《中国书院史资料》下册,第2593页,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柳诒徵、赵所生:《江苏书院志初稿》,《江苏省立国学图书馆年刊》1931年第4期。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iaoyulilun/200631.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