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教育理论
一、音乐舞蹈教育能提升残疾学生个体的审美与文化素质。
残疾学生由于某一方面的缺陷,导致接收外界信息的不便,审美与文化素质通常与健全人有差距。盲生因为视觉障碍,接受外界信息的渠道受限,所以对外界美的感知基本借助于听觉或触觉。而在音乐教育过程中,盲生通过听力感知乐调的优美,在感受音乐美的同时,随着乐曲的婉转展开丰富的联想,从而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盲人艺术家阿炳演奏的二胡名曲《二泉映月》层次分明而又浑然一体,旋律动听而又质朴苍劲,音乐感人但更促人激愤,充分展现阿炳的生活感悟和内心情感。而舞蹈教育则借助音乐或其他道具相结合,以通过人体动作、造型,表达人们的情感和思想,反映某种社会生活和社会现象。对盲生开展舞蹈教育,在练习舞蹈的过程中,可以增强盲生对外界的感知,对生活的感悟,使盲生在亲身体验中自己的审美意识得到提升。
聋生虽然无法感受音乐的韵律,但舞蹈教育一样能够使他们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体会舞蹈的节奏、韵律、步伐对于正常人来说可能不是难事,但对于聋生来说,要使舞蹈动作与舞蹈的节奏、韵律相符合却十分困难,必须经过大量的练习与摸索才能达到随乐起舞的水平。而舞蹈教育之于聋生的重要意义在于,在长久的练习当中,可以使他们增强身体的协调性,掌握优美的舞蹈动作,提升体验美和创造美的意识;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的聋人舞蹈《千手观音》闻名于中外,21位聋人舞蹈演员中,不少是在校的聋人大学生,排练过程中一遍又一遍地练习,高强度的训练让他们领悟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尽管上帝关上了一扇窗,但同时也打开了另外一扇门,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开阔了视野,培养了学生积极乐观生活态度,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养。
肢残生大多数是后天的事故或意外导致的身体残疾,音乐舞蹈教育可以让肢残生在享受音乐的美感时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可以展现肢残生对音乐舞蹈独特的理解力和表现力,因为生命的代偿性功能,肢残生在某一方面的残疾也使生命的其他潜质有惊人的发展。因为失去了部分肢体,肢残生在舞蹈表现上通常能更突出其他部分肢体,从而使舞蹈的表现元素更丰富,更具特色,增强特殊的美感,促使他们审美及文化品位的提升。
二、音乐舞蹈教育增进残疾学生个体心理健康,促使残疾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生活观念。
残疾学生通常都有较为突出的心理问题,部分残疾学生会表现出怨天尤人的悲观情怀,他们不愿接受自身残疾的事实,内心排斥自己,将自己的生理缺陷不断放大,而看不到自身的优势,常担心其他人轻视自己而有自卑情绪,并将自己封闭起来。由于肢体残疾带来的不便使他们常常因为一些动作不能像常人一样完成而苦恼甚至焦虑,残疾所带来的不便通常使他们进行文化学习时效果不够理想。盲生通过自己学习音乐舞蹈,借音乐舞蹈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反应自己真实的内心世界,增强自己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盲人阿炳正是以优美抒情的旋律和深切感人的音乐内涵而闻名国内外,成为国内外公认的民间音乐家。聋生在练习舞蹈过程中对生活产生更多的感悟,增强他们面对生活的信心,心理素质得到提高。邰丽华的经历就为聋生们传达了一个重要信念,音乐舞蹈文化一样能够传达聋生们的情感体悟,只要自己努力,甚至可以比健全人做得更好。
肢残生舞蹈的代偿功能使其他肢体展现的优秀表现力得到人们的称赞,将给予肢残生生活的自信,1998年,在日本国际现代舞大赛上,来自肢残人表演的舞蹈《生命之翼》获得了大赛唯一的“最优秀奖”,让在场的所有健全人刮目相看。在一些特殊教育职业学院的校园里经常可以看到肢残学生抱着吉他,坐在校园的草坪上唱着自己想唱的歌,抒发着自己的情感。他们在音乐中找到了自信,找到了生活的乐趣,不良的情绪情感也在歌声中得到了排解,在校园中拥有了自己的粉丝。在学校的各类活动中,经常看到他们充满自信的笑容,非常自在地弹着吉他唱着自己的歌。在一次活动中,肢残学生周鑫滔对笔者说:“是音乐让他树立了信心,找到了生活的意义。”
三、音乐舞蹈教育能增强残疾学生个体的集体协作意识。
音乐舞蹈教育可以通过优美的音乐感染残疾学生,使残疾学生在课余时间主动学习视频中的音乐或舞蹈,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模仿学习,理解和领悟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与思想,体现音乐的情绪,使动作与音乐感情合一。这样,可以培养残疾学生开朗的性格及欣赏美、体现美的能力。音乐舞蹈尤其是舞蹈讲究协调配合,通过人与人的身体接触和交流,让残疾学生懂得彼此尊重和欣赏,具有明显的社交功能,在促进残疾学生和谐共处方面具有积极作用。统一的动作,要求学习舞蹈的残疾学生必须顾全大局,学会容忍和理解,有利于残疾学生养成精诚协作、平等互助的品质,有利于消除残疾学生的孤独感,有利于培养残疾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有利于培养残疾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 四、音乐舞蹈教育能架起残疾大学生与健全人沟通的桥梁。
残疾大学生内心十分渴望与健全人交流沟通,融入社会的大环境中。但由于生理的缺陷,交流上的不方便,往往将残疾学生边缘化,生活在各自的特殊环境中,极少与健全人交流。另外,由于残疾学生自卑、敏感、自我封闭等心理问题,不善于主动地与健全人交流与沟通,而音乐舞蹈这独特的艺术形式架起了残疾大学生与健全人沟通的桥梁,通过文艺汇演、音乐沙龙、舞会等形式,残疾学生的文艺节目走进普通大学生,走进社区,让健全人刮目相看,了解残疾学生的生活,学习残疾学生身上自强不息闪光的一面,同时残疾学生通过文艺表演,不断克服自身自卑、自我封闭的心理,主动走进社会,搭建起一个能与健全人沟通交流的平台。音乐舞蹈无国界、无贫贱、无残缺之分,只要你爱好音乐、爱好唱歌,盲人学生、肢残学生、健全学生可以随着音乐尽情地欣赏交流心得,尽情地歌唱。聋人学生可以与健全学生尽情地舞蹈,欢快的舞步让他们的心走得更近,成为志同道合的朋友。音乐舞蹈为残疾大学生创造了机会,让他们融入了社会,成为与健全人交流沟通的桥梁。
五、音乐舞蹈教育对特殊教育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特殊意义。
1.特殊教育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特色。
校园文化是学校本身形成和发展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是传承大学文化的重要途径。校园文化润物无声地影响着学生的精神风貌,价值观念、思想道德素质和生活行为方式。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增长知识、陶冶情操、颐养身心,提高综合素质。以培养残疾学生为特色的特殊教育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除了具有普通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所有的一切要素外,还必须将校园文化建设与残疾人身心发展特点相结合,努力结合办学实际、残疾学生生理、心理的特殊性,以最易于接受的方式让残疾学生和健全学生一样共沐文化发展繁荣的阳光,让残疾学生潜移默化地提高文化修养,塑造良好的精神风貌。
2.音乐舞蹈教育对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校园文化整体建设的影响。
(1)音乐舞蹈教育是开展校园集体活动特别是文娱活动的基础
任何校园文化活动如果没有音乐舞蹈的成分,其活动必然是单调沉闷,不能激起活动参与者的兴趣。音乐舞蹈教育就像一杯调和剂,能使集体活动的开展有声有色,轻松活泼。音乐舞蹈是文娱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特殊教育学院,音乐舞蹈是残疾学生易于接受和喜爱的艺术形式,能够增强残疾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残疾学生的心理素质,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而残疾学生在音乐舞蹈的学习中,所培养的集体协作精神,是校园内各项集体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保证。
(2)音乐舞蹈教育是建立良好校风的动力
良好的校风必然营造出积极向上、勤勉好学、互帮互助、文明和谐的氛围。音乐舞蹈教育能够使残疾学生感受美、体验美、创造美,对美的向往使他们产生积极向上的心理。音乐舞蹈的魅力促使他们怀着极大的兴趣去学习每一个音符,研究每一个舞蹈动作,在学习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音乐舞蹈集体排练使残疾学生的集体协作意识得到培养,互帮互助的默契得以建立,进而使残疾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增多,彼此间的人际关系会变得十分融洽。在这种背景下,必然会促进文明和谐的校园风气进一步发展。
(3)音乐舞蹈教育是榜样教育的重要载体
榜样可以把行为规范与道德准则具体化、形象化、人格化。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好的榜样可以给予残疾学生极大的感染力、吸引力和鼓动力。残疾学生由于部分功能或肢体的丧失,通过代偿作用,其他功能一般比健全人更灵敏,像盲生、聋生大多具有更强的记忆力和模仿能力。对于健全人功能的向往使残疾学生十分崇拜取得了和健全人一样甚至比健全人更多成绩的和自己一样的残疾人。榜样对形成残疾学生良好习惯和风气具有特殊的作用。榜样还有矫正作用,它像一面镜子,可以使残疾学生经常对照检查,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作风。从某种意义上说,先进榜样的传播扩大过程,就是促使残疾学生自立自强,完善自身的过程。残疾人的榜样通常是艺术领域具有某一特长的残疾人的典型,如在音乐方面有极高造诣的盲人阿炳,智障的天才指挥家舟舟,聋人舞蹈家邰丽华、肢残舞蹈家李力东等。这些榜样使残疾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通过学习音乐舞蹈,残疾学生可以认识到先进模范人物不是高不可攀,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挖掘自己的闪光点,不懈地追求,自己就可以成为别人的榜样,成为身残志不残的生活强者。这样,开展音乐舞蹈教育,介绍残疾艺术家的榜样事迹,在教育教学中充分展现音乐舞蹈的魅力,促使残疾学生人人学榜样,个个争先进,逐步形成良好校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iaoyulilun/200889.html上一篇: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内容探析
下一篇:浅谈老年大学的音乐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