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教育理论
一、以音乐审美教育为中心
音乐是人类文明诞生的标志,自我国古代以来,音乐在教育史上就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并且得到了高度的重视和发展。今天音乐的形式已经多种多样,各种不同的音乐也交织在了人们的生活当中,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加深,国外的音乐形式和中国本土的音乐形式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一定中国特色的新的音乐教育审美形式。我国的音乐教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几经沉浮,成长到了今天的局面,其中的形成过程充满艰辛。音乐是文学艺术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被渐渐的重视起来,音乐教育也由此形成。在新时代背景的影响下,教育体系日益得到完善,音乐教育显然已经成为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教育体系的改革,也使得音乐教育的比重在不断增加,很多艺术类学校都把音乐教育放在了一个举足轻重的位置上,这也为音乐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是对听觉神经的刺激。音乐教育进展的同时也要注重音乐本身的内在意义,现在社会上大量流行的音乐形式有很多,有哀伤、欢快、平缓、纯音乐等多种形式,各个形式的存在也使得音乐教育得到了最大的繁荣与发展,进行音乐教育的同时,教育本身是要教导实质的内在意义,并不只是单单的听音乐,音乐的表现形式也不只局限于表面,音乐教育要做到审美教育,审视音乐内在的蕴含意义与音乐当中的美,不懂音乐审美,就不可能体会音乐当中的重要意义。
二、音乐审美教育的艰难
音乐审美是众多艺术审美当中最为艰难的部分,它是时间与艺术相结合的艺术形式,通过时间上的持续表达一个完整的意义,这就是音乐艺术的独特性。音乐艺术不像文字艺术和美术艺术那样古板严格,因为音乐艺术相对来说有较大的创造性和一定的抽象性,所以在创作的同时其艰难部分就显得太抽象不好把握。又因为音乐审美的抽象性也使得它可以被高度升华和高度提炼。音乐审美教育的道路是艰难且深远的,艺术形式的开放性也使得音乐的创造性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艺术形式的开放,使得审美艺术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通过创造能够使音乐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整个社会的音乐水平也会得到很好的发展。
音乐审美教育顾名思义就是对音乐进行赏析,音乐教育就是对音乐的审美,音乐的审美也是在音乐课堂上开始,在音乐教育的实际教学当中,音乐的审美就是教师播放一首音乐,学生所听见的声音进行评价和得到的听觉感受,表现出来的是音乐的表面所要表达的东西,学生所能理解的范畴也是音乐所表现出来的简单的东西,在音乐审美教育的同时,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引导学生用心去感受音乐,不能只是通过旋律感受表面的文化和感情,需要根据旋律体会音乐更深层次的内涵,加深对审美的理解。
三、音乐的意义和审美的关系
在音乐的艺术形式当中,音乐的审美所产生的意义是会对音乐实践产生一定影响的,一味的追求音乐所表现的外在意义,会使得音乐失去本身的内涵,一个审美形式的产生是对一个审美标准的重新评定,不能将音乐庸俗化,这会导致忽略发掘音乐本身存在的自然规律和独有的表现形式,而使得音乐的形式变得普通化。音乐的意义是在于表演,将表面的音乐旋律呈现在大众眼前,但是审美的意义却是发掘音乐深层次的自然规律,不能够只是注重音乐的创造,而忽略了大众的审美评定。音乐的意义是丰富人们的精神文明,一个优美的旋律可以使人释放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之余感受这一份惬意。审美可能就是深层次的东西,注重价值的考量形式。
四、音乐审美教育的体现形式及其影响
音乐是声音美学,是把声音连贯上的一门艺术形式,强调了音乐其中蕴含的现代意义。在社会的不断发展当中,越发的注重以人为中心。当然教育的体现形式和制度也是如此,音乐的教育也是以人为中心的艺术教育观,教育的发展必须遵循一定的发展法则,让学生的想象和创造性自由的发展,不可以制约想象的空间,这样是不利于音乐水平的整体发展的。现代社会音乐被广泛的应用到社会生活当中,每个音乐之间的表现形式都各不相同,对这样的音乐就要通过音乐审美的评定标准评定其中的价值,音乐的意义是重大的,音乐的审美是将时代性和民族特性结合到了现代音乐当中,不断地赋予音乐时代的内涵,使音乐价值呈现多元化、趋于合理化。
音乐形式的逐渐增多,对音乐的要求也不断的加大,音乐审美教育也不断的得到了发扬与发展,因为音乐审美的要求的提高,使得市场上的音乐产品有了一定的严格规范,人们都有对美的追求,美的东西会被广泛的传唱和赞扬。所以,音乐审美的影响是广泛的、深远的。
五、结语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上的多元化现象日趋明显,社会对人才整体要求也在提升,具有良好的艺术修养是人才立足社会的根本保证,生活水平的提升也使得人们的审美水平跟随上升,音乐的审美也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发展,促使审美教育行业的发展,只有审美的评定水平上升,才有利于音乐整体水平的提高,只有这样,社会才能稳步的发展。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iaoyulilun/200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