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教育理论
教育,是百年之基、树人之本。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步上讲堂不满5年的青年教师,在过去几年的教学经历中,深切体会到学生们求学之路的艰难,也更加体会到自己身上的重任。在国人的心目中,职业技术教育的学生都是徜徉于正统国民教育序列之外的,是中考的失败者;然而在笔者看来,适合自己的道路才是最好的。因人施教,是教育必须遵循的原则,勉强升入高中乃至大学,最终一事无成,是对学生的折磨和对时间的浪费。通过对个人能力的认知和对未来道路的选择,每一种学历,对个人而言,都是正确的。而在某些方面,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也有需要关注的共同点,即学生都是教学的主体,围绕学生进行一系列教学是我们都要铭记于心的中心点。笔者通过近几年的教学经历,试图从人文关怀角度,探索鼓励学生学习、从而实现自我价值提升的目的。
1 对“人文关怀”的个人认知
人文关怀,核心在于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从而激发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对于尚未形成完整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学生而言,人文关怀,更多的是教师体现对他们的正视、重视和关心。比如开学第一次见面,对他们表现出充分的认可;第一次授课,向学生表达自己尊重他们的善意,促使他们把教师视为朋友、兄长,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进而树立教师的威信、拉近师生的距离、促进师生的交流和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对于多数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而言,他们只是不适应普通教育的高强度,或由于心性未定,爱玩从而导致学业暂时落后,并不意味着他们就是所谓的后进生。事实上,他们的学业落后有多方面的客观原因,很多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家长长期在外打工,基本由年迈的爷爷奶奶抚养,在个人心理和情感交流上处于空白期,他们常常怀有深深的自卑心理或逆反心理;又由于没有父母的督促,容易受到外界的诱惑。这个时候,更需要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敞开胸怀,接受来自他们的各种信息,理清思路,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从而帮助他们认识自己,寻找正确的人生道路。
2 对学生实行人文关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管理心理学中有句名言:“如果你想要人们相信你是对的,并按照你的意见行事,那就首先需要人们喜欢你,否则,你的尝试就会失败。”只有学生把教师归于同一类型的人,才会将教师当成是自己的知心朋友,人们对“自己人”的话更信赖,更易于接受。这个时候,降低自己的位置,不再是单纯的传道授业,而选择一个能够融入学生群体中的知心朋友,这样才能提高教师的影响力。
曾经有一位学生张某,他在学校时成绩一般,性格内向、沉默寡言,在班上很是低调。在观察了一段时间后,我确定他的性格是因为长期由爷爷奶奶抚养,缺少交流对象,导致缺乏与人沟通的经验。于是我定期跟他聊天,从小说聊到对某些事物的看法,逐渐发掘他的优点。他为人处世真诚,敢于尝试新鲜事物,平和的性格使得他很少与人发生冲突,也能够团结一批同学一起努力完成班级或学校交代的任务。他对自己有较为清醒的认识,即他的一般性知识较为平庸,但在不断的锻炼中,他的专业知识与动手能力得到了强化,交际能力也得到很大的提高。毕业后,通过积极申请应届毕业生自主创业,他从无到有创办了一家手机连锁维修店,取得了事业上一次又一次的进步。
如果单纯地满足于教师授课的本职工作,忽略了对学生心理的关注,我也就失去了帮助张某的机会,也许,他会走上另外一条道路。这对我而言,只是一段插曲,但对他而言,可能就是另一个人生。
3 人文关怀的多种途径
与时俱进,不仅是教学理念的更新与教育方法的创新,与学生交流同样需要创新。在信息时代,充分利用电子产品带给我们的便利,可以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动向与心路历程。通过各种途径,教师可以让学生时时刻刻感觉到,老师是在关心他们,并且与他们共同面对各种难题,即使有时候只能在精神上支持他们,但他们并不是孤独的,“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3.1 学习为立身之本
当今计算机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使得从事计算机教学的教师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各种现实问题摆在教师的面前,特别是作为职业学校的计算机教师。一方面,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一方面是落后的教学现状;一方面是亟待提高的学生的理论和操作水平,一方面是学生基础素质的匮乏和薄弱。学生上职业学校学习计算机是希望通过对自己某方面知识进行强化,从而获得谋生的本领。因此,在课堂上引导他们尽可能多地学习到实用知识,是人文关怀的一种重要体现。
在学生思路受阻时,我不是直接告诉他们答案,而是在问题的关键点上加以“点化”,引导他们发散性思维,自己去寻找答案的多方面可能,由“山重水复疑无路”,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思维境界。当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水平只停留在表面时,我会有意地提出一个个问题,掀起学生的思维浪花,于无疑处设疑,促使他们能够更深入地看待问题的本质。通过恰当的比喻,使抽象问题形象化,概括的问题具体化。在讲授计算机系统的构成要素时,我曾借用过这样一个比喻:“计算机系统就好像我们身边一个个活蹦乱跳的人,而硬件系统犹如我们的躯壳,软件系统就好比人的思维感触,当思维停滞了人便成了‘植物人’,而当躯壳受损了人便成为了‘残疾’。”计算机系统中硬件和软件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学生觉得这样的比喻既巧妙又精当,既诙谐幽默又说服力强,收到了理想的效果。
学生既没有因为课程的枯燥无味而丧失对知识的渴求,也没有因为一时所得而产生骄躁的情绪,在学习中学会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同样是对自我认知的提升,更在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中学会总结。 3.2 生活是一种必需品
学生在校期间不仅仅是学习,更多的是课堂外的业余生活。与大学不同,职业学校的生活更接近高中阶段,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时间去关注、关心他们。如果说,学习是苦涩中带点平淡的绿茶,那么生活就是颗粒晶莹的盐,有味却必须有度,离不开更需要把控好方向。职业学校中很多都是住宿生,周一至周五住校,周末回家。除了课堂以外的学习,职业学校的作业并不是很繁重,于是有些学生便会走出校门,选择一种较为轻松的生活方式。这时,作为教师就应该注意对他们的保护。
业余生活中,学生最常见的就是上网问题。信息爆炸时代,网络生活愈发丰富。特别是男学生喜欢玩网络游戏,很容易沉迷于其中。为了更好地与学生交流,我在课余时间组建了班级QQ群,通过网络与学生进行沟通,和学生打成一片,并向他们推荐一些励志类电影、书籍。对于贪玩的学生,我也有针对性地委托班长、体育委员组织篮球、足球比赛,引导他们正确的业余生活。我发现即使是再调皮的学生,也会有攀比心理,当教师在某些方面对他们表示赞扬后,他们会对这一类事物有更多的关注,希望以此获得教师对他们的认可。我挖掘那些调皮学生的优点和潜能,让他们同样可以成为团队中的“优秀者”,当“优秀者”与那些积极、勤奋、好学的榜样学生进行某种“攀比”时,竞争意识开始产生某种独特的化学反应,一个互帮互助、互赶互超的“共生圈”形成了。
3.3 “心灵鸡汤”是升华的催化剂
在人文关怀中,对学生学习和生活上的关心是重要途径,但对学生心理上的关心是最为重要的。
长期以来,由于教师与学生所处地位的不平等,学生很多时候在心理上处于弱势,被动地与老师进行交流,甚至有时因为抗拒心理拒绝进行交流。
有一本日本的教育小说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天真烂漫的小孩在读书时,非常喜欢年轻漂亮的女教师,但当她高兴时,总是在静悄悄的课堂上弄出烦人的响声,不是手舞足蹈就是翻动桌板,年轻女教师不顾她与家长的情面,也没兴趣听孩子的心声,十分坚决地要求她转离学校。母亲很无奈,孩子却浑然不知老师对她的看法,因为转校而非常悲伤。家里几费周折在报纸上找到了一个似乎适合这个孩子的学校,于是带着孩子去试试看。这所学校在乡村,教室由两节旧车厢组成,学校没有正规院墙,面对的是大自然广阔的天地,学生每人分到一棵树可以随意攀爬,但需要浇水培土,学期结束时学校对学生的奖励是校园里栽种的水果蔬菜。孩子来到学校,最开心的就是接待她的校长耐心地听她随心所欲地说了两个小时,得到前所未有的满足。孩子留下了,她找到了自己的天地,教育者的倾听给了她敞开心怀的快感,也使她自然地步入人生的最初阶段。
这个由日本著名作家黑柳彻子所写的教育小说《窗边的小豆豆》给我很多反思,也由此让我更加注重对学生心灵的探索。庆幸的是,由于我善于倾听,学生们喜欢叫我姐姐,课堂上会很认真地听我讲课,生活上也会把遇到的一些烦恼告诉我,询问解决的方法。即使已经毕业离开校园,这种交流仍在继续。我们给予的也许只是对他们想法的尊重,收获的却是学生们由此得到的成功以及他们对我们的友情。
中国有句俗语:要成才,先成人。家长把学生送到职业学校,也许只是希望他们学一技之长,以安身立命,获得生存的技能。但在我看来,我们不仅仅要做学业上的导师,更要做心灵上的引路人,引导他们成熟、自强、独立。“人文关怀”这个词很大,但总的来说,就是爱、理解与尊重,这也许是需要花一辈子时间去学习、摸索的领域,也是我为之奋斗、自豪的事业。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iaoyulilun/201036.html上一篇:体育艺术复合型教育人才培养探索
下一篇:当代中国教育困境的成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