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教育理论
一、音乐是一门声音(听觉)艺术――音乐教育中幼儿听觉能力的培养
音乐是以声音为物质材料构成的艺术,人们用听觉感知音乐,这是音乐区别于美术、文学等其他艺术的基本特征,也是体现音乐艺术特殊性的基础。马克思曾说:欣赏音乐,需要有辨别音律的耳朵,对于不辨音乐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因此,我们也可以说,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人们用听觉感知音乐,一切音乐活动都离不开听觉。在音乐活动中,不管是歌唱、韵律还是欣赏活动中的音乐,都有准确的音调、节奏、节拍,以及不同的速度、力度等,这就需要幼儿有较强的听觉能力。
(1)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听觉能力的培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老师可以将音乐教育渗透到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注重音乐教育对幼儿听觉能力的培养。我们幼儿园以民间艺术为特色,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我们都采用了音乐播控的形式,在不同的时间段播放不同的民族乐曲,幼儿通过感知、辨别,知道一定的时间听到什么音乐,该做什么事情。如,早晨来园,我们选择了一首《上学郎》的儿歌,让孩子们踏着欢快的歌声来到幼儿园;户外活动时,听着刚劲有力的《进行曲》参加晨间锻炼;午饭时,闻着饭菜香,听着江苏民歌《茉莉花》,孩子们自然食欲大开;午睡时,一曲《摇篮曲》送孩子们进入梦乡……这样的形式不仅培养了幼儿良好的常规,同时也提高了幼儿的听觉能力。
(2)在音乐活动中注意听觉能力的培养。在音乐活动中,不管是歌唱、韵律还是欣赏活动中的音乐,都应该注意幼儿听觉能力的培养,通过不同的活动形式,促进幼儿音乐听觉能力的进一步提高。歌唱活动中,幼儿的听很重要。通过听觉去感知音乐的节奏、起止,辨别歌曲的音高,同时教师一般还会要求幼儿听清楚歌词。学唱一首歌之前至少要让幼儿听三遍,在反复听的过程中,幼儿对歌曲有了一定的积累,慢慢地能够学唱,这都是在听的基础上完成的。这样不断积累,幼儿每一次听到的越来越多,对歌唱活动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幼儿的听觉能力也有了明显提高。韵律活动也是如此,幼儿通过听觉去感知、辨别音乐节奏的快慢强弱等,从而发现音乐中的节奏型,达到听音乐合拍地做身体动作的目的。音乐欣赏则更要用听觉去感知、辨别、想象、领悟音乐的艺术形象和情感内涵。音乐是思维着的声音,音乐用声音塑造艺术形象,通过听觉在头脑中唤起联想、想象中的形象。
二、音乐是一门表演艺术――音乐教育中幼儿表现力的培养
画家创作的画,文学家创作的文学作品都可以直接供人们欣赏,而作曲家创作的音乐作品则需要通过表演者的演唱、演奏,才能有活生生的音乐艺术供人们欣赏。音乐是一门表演艺术,音乐活动中我们也应当重视幼儿音乐表现力的培养,使他们有能力参与音乐实践活动,能够从音乐活动中得到情感激励和美的感受,借以培养幼儿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和能力。
任何音乐活动都需要表演,都离不开表演,因此音乐教育的各种形式,对幼儿表现力的培养都起了很大的作用。如何让幼儿更好地参与表现呢?根据幼儿年龄发展的特点,我们要创设符合音乐作品的情境,让幼儿投入到其中,幼儿才会愿意表演、参与表演、敢于表演、善于表演。如中班音乐活动“迷路的小花鸭”,在听音乐的基础上让幼儿不断感受歌曲旋律,完整倾听音乐所要表达的内容,体验“迷路的小花鸭”的悲伤、难过的心理,然后学唱歌曲。为了给幼儿创设一个利于表演的情境,我准备了一颗“树”,还有小鸭子的头饰,幼儿很快投入到了情境之中。表演第一段的时候,幼儿在理解、体验的基础上,运用低沉、悲伤的声音,可怜的表情,垂头丧气地一边走一边唱,将“迷路的小花鸭”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第二段“小朋友”出现了,情感上有了很大的转变。为了让幼儿深入情境,我没有让他们马上变换角色来做“小朋友”。这个角色由我来担任,我一边用欢快的声音唱歌,一边跑跳步来到“小花鸭”跟前,声情并茂地把“小朋友”乐于助人、爱护小动物的形象表现了出来。教师在这个活动中,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同时又担任了“小朋友”的角色。这样,对幼儿的表演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一方面有利于幼儿更好地表演自己的“小花鸭”的角色,另一方面对幼儿表演起到一个帮助和提高的作用。这样的形式,让幼儿感受到了音乐的表演艺术魅力,同时也抓住了幼儿爱模仿的特点,让幼儿很轻松地接受,表现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在培养创造力的音乐教育活动中,教师要耐心引导、热情鼓励每一个学生大胆地进行探索活动,从而发展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我们的工作中,还应该不断地探索,让音乐尽显其博大的魅力,让音乐教育促进学生进一步发展,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打好基础。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iaoyulilun/201275.html下一篇:浅论幼儿园创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