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教育理论
文化素质教育是我国国民素质教育的基石,基本内容包括文、史、哲等基本知识、基本修养,以及国内外文化知识的精华。中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应为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服务,提高中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及文化品位,提高中学生积极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1.1语文知识。
语言和书写能力是人类进行交流的基本工具和手段,人们交流思想、表达意图都依赖于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
1.2史地知识。
中学生须对我国历史、地理、世界历史、地理有基本的了解。历史、地理可以向学生展现各国人情风俗,促进人们之间的沟通与学习。
1.3审美观。
审美是教育的基本内容,审美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力、开发智力,提高对事物的鉴别和欣赏能力。
2.中学体育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2.1中学体育生文化素质教育是党的教育方针的要求。
文化素质教育丰富了体育教育内涵,有利于加强学生体育道德教育,在我国体育法规相对不完善的时期,必须加强文化素质教育、体育道德教育,在提倡文化素质教育的同时,更注重学生的不断完善。
2.2中学体育生文化素质教育反映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的文化素质教育。
高等体育院校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和中学体育生文化素质教育是相辅相成的,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建立在中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基础上,中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在大学课堂上重新提出,高等教育必须引起高度思考,中学体育生文化素质教育不重要吗?
2.3促进中学体育生文化素质教育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凝聚着全国人民的力量,是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中国不仅要成为经济大国,而且要加强体育文化素质建设,成为体育强国,引导世界体育健康发展。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是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的基础。
3.中学体育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思考
中学体育生文化素质教育是一种基础教育,需要有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既是学习的场所,又是陶冶情操的场所。
3.1加强中学体育生的体育道德教育。
体育道德对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中学体育生的体育道德教育主要抓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他们开拓进取、不追求名利和不断学习的精神,适当强化体育法制观念,让中学生懂得体育的健康发展必须受体育法规的约束。
3.2丰富中学体育生“第二课堂”的文化生活。
“第二课堂”是中学生学习的“另类”环境,是中学体育生文化素质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是文化素质教育的有益补充,现阶段中学课外文化活动还不够完善。
3.2.1中学体育生课外活动要以拓宽学生文化知识面为目的,引导和鼓励学生多读书,从而开阔文化视野,提高文化鉴赏能力。
3.2.2提高中学体育生文化知识应用能力,培养其创新精神,开展各种文艺和体育活动,这些活动要结合当代中学体育生的学习特点激发学生,从而提高其参与文化素质教育的热情和逻辑思维能力。
3.3遵循分别对待的教育原则。
中学体育生文化功底薄弱,学校应有针对性地对体育生实施教育。
3.3.1语文素养的培养:中学文化素质教育应加强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培养,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避免“填鸭式”教学,使学生之间形成互动的学习气氛,把运动场上的拼搏精神迁移到文化学习中。
3.3.2史地知识的渗透:对中国历史、地理、世界历史、地理都要有所了解,中学体育生在了解历史、地理的情况下,对体育的起因、发展才有较深的认识,才能把体育历史的知识源泉转变为学习专业知识的动力。
3.4挖掘中学体育生的自学潜能。
培养中学体育生文化素养的目的之一,就是使学生具有终身学习能力,而中学阶段是学生由依赖学习转向独立学习,由他主学习转向自主学习的关键时期,学生要对自学质疑,提出问题,利用网络、图书、报刊等资料,对教材内容进行分阶段、分层次的自学,发现问题,且利用已有知识对新知识进行积极探索。
3.5开放式、启发性教学。
体育生最大的特点是好动,教师应抓住体育生这一特点为突破口,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勇于质疑、各抒己见。教师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不仅要把书本上的内容融会贯通地传授给学生,还要激发和诱导学生如何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3.6顽强的意志、健康的审美观和高尚的情操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素质。
意志努力总是和克服困难的行为相联系的,体育生必须付出最大的努力克服一个又一个生理和心理上的困难与障碍,并且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极大的意志努力。所以体育教育能有效锻炼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另外,丰富多彩的比赛活动可使体育生获得各种强烈的情感体验,受到外在美和内在美的熏陶,从而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相互信任、相互帮助、团结协作与助人为乐的精神,以及健康的审美观和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提高自身鉴赏能力、创造美和表现美的能力,进而使学生更自尊、自爱、自信、自强。
3.7加强对体育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3.7.1体育运动能促进身体发展,为心理健康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心理健康的发展必须以发展身体,尤其以正常健康发展的神经系统和中脑为基础。开展体育运动,促使身体正常、健康地发展,为心理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这是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
3.7.2体育运动的新需要与原有心理水平的矛盾,成为推动心理发展的动力。体育运动与日常自然的身体运动相比,无论内容和形式都不尽相同。所以,原有的心理水平往往不能有较大的注意范围,如打篮球时既要带球前进,又要防止对方拦截,需要善于分配注意。又如短跑要求较短的反应潜伏期、良好的运动距离知觉和运动速度知觉。几乎任何运动项目都要求运动员有勇敢、坚持、自制、不怕困难等良好的意志品质和乐观、友爱、愉快、同情等多样的感情。上述心理活动和心理特征,就一个人的自然发展水平来说,当然不能满足运动学习和运动竞赛的需要。但是,学生在不断提高自己的运动水平或战胜对手而进行的运动活动中,原有心理水平便会慢慢获得提高,从而推动心理发展。
3.8体育欣赏能力。
中学体育生在课余体育训练时,要会欣赏别人的体育运动技术、运动表现并迁移到自己的思维中。还可以通过观看体育竞赛、举办各种体育知识讲座、图片资料展览等多种形式提高对体育的欣赏能力,此外,还要学会欣赏自己。
加强中学体育生文化素质教育是高等体育院校学生文化素质水平提高的前提,在我国实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同时,必须对中学体育生文化素质教育引起高度重视,中学应有针对性地对这一群体进行教育,不断为我国国民素质的提高而努力。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iaoyulilun/201490.html上一篇:论新时期中职德育教育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