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教育理论
一、审美教育使学生有美的享受
阅读作品时产生的精神上的愉悦、思想上的教育及与写作中的情景产生共鸣的现象,就叫做艺术欣赏。美的欣赏是在美的感受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尤其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学生的情趣在欣赏诗歌中得到教益。借助优秀作品陶冶学生情趣,用外在美好的事物塑造学生内在美的心灵,培养美的情操,磨砺美的意志,形成美的性格,完善美的人性,这是美育的基本任务之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美育成为德育的先导。如《爱莲说》一文,可指导学生抓住“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等句子赏析,引导学生从莲的生长环境、体态香气、志行仪态等方面感知形象,使学生认识莲高洁可爱的品格,由此对莲所象征的有坚贞气节的君子产生敬仰。又如《春》一文中“春花图”的描写,抓住“不让”、“赶趟儿”、“像火”、“像霞”、“像雪”等词语的描写,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想象那春花争芳吐艳的美景,再由“闭了眼”、“仿佛”、“满”等词展开联想,由春花联想到秋天硕果累累,使人看到希望,加上蜜蜂“闹”,蝴蝶“飞”,衬托花美、花香,“树上”、“花下”,一幅五彩缤纷的立体感很强的春天图充分展现出来。对事物的形象进行分析,在审美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若能启发学生挖掘作品中所蕴含的意趣、情趣,达到“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那么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能获得美的感受。
二、审美教育使学生情感得到升华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其需要所产生的态度体验。情感领域包括接受、兴趣、审美、个性化的内容。生活中接受各种信息、经历、经验来源,感受教学过程中创设的各种情境的感官刺激,在情境中丰富情感体验,领略成功带来的满足和参与时的投入。学生以丰富的情感参与老师的教学过程,更能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内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体现了杜甫灼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感和迫切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崇高理想。文中,杜甫高呼:“安得广大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由个艰辛的处境联想到天下“寒士”类似的处境,这种灼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感,触动千百万读者的心灵,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愿望。有了情感的驱动,学生的想象力、思维力和创造力便得到培养。
三、审美教育使学生的认识空间得以拓展
一部文学作品就是一个自足的艺术世界,它包容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信息,传递人物个性、命运和内心世界的丰富内蕴。读者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认识人生,提高观察生活、理解现实的能力。黑格尔说:“实际上艺术是各民族的最早教师。”俄国的赫尔岑认为“歌德和莎士比亚抵到整整一所大学”,而车尔尼雪夫斯基则指出:“文学是人的生活的教科书。”如,沈从文《边城》里有关翠翠心理活动的描写很突出。这种心灵的美,能对学生起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阅读教学中的美育渗透不再局限于课本,不再拘泥于课堂,可以说,社会也是大课堂,世间万象就是我们阅读的文本。阅读并非专指读课本,它还包括读自然、读社会等书本以外的东西。让学生走出课堂,领略大自然的风光和人文景观。从大自然和人文景观中感受到美,每年都会有大量学生与家长进行交游活动,开学后,让每一个外出的学生讲述所见所感,发现祖国的山美、水美、人文美、人德美,以便进行美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让他们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
四、审美教育使学生人格境界得以提升
当代中学生是在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他们受到商业化与大众文化的影响,生活在追求娱乐、享受、速成的大众文化之中。多元文化的冲击和某些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及消费方式,如唯利是图、沉溺物欲、追求享受、颓废堕落等,都时刻诱惑着、毒害着审美判断能力尚未完全成熟的中学生的心灵,使部分中学生缺乏英雄人格,缺乏理想主义,缺乏浪漫情怀,缺乏怜悯之心,缺乏敬畏意识。他们亵渎真情,漠视苦难,调侃神圣,否定崇高。他们有时候就喜欢用俚俗消解崇高,以现实曲解历史。例如,读文天祥,有学生觉得他不识时务;读荆轲,有学生觉得他傻帽;读陶渊明,也有学生觉得他“不为五斗米折腰”是不懂得为官之道;读《祝福》,学生不能一掬同情之泪;读《与妻书》,也不能油然而生崇敬之情……这种人生价值的消失,使人不得不忧虑中学生的人格发展。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必须通过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判断力,自觉抵制和消除各种精神污染,主动接收和吸取各种高洁、优美的“营养”,使他们成为内心世界丰富而品质高尚的审美主体。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iaoyulilun/201702.html上一篇:乾坤二卦六爻与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