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教育理论
一、美术教育可以改善外来务工子女的审美价值观
据了解,现代大多数的农村虽然有互联网或者电视等媒介的传播和影响,但是由于乡村学校的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师资水平有限,导致美术教学不被学校和教师重视,教学水平相对来说还处于比较落后的阶段。这样的教学环境使学生的审美观得不到充分的提高和改善。而在如我所生活的福建泉州沿海城市等信息资源开放的地区,学生每天都能用来自四面八方的信息知识来充实自己,而外来务工子女由于之前生活的条件状况就导致在审美方面比较保守。比如,在鉴赏学习法国著名作品《自由引导人民》时,由于我用的是投影仪将课件展示在大屏幕上,首先我将德拉克洛瓦的资料结合当时法国的历史让学生做了简单了解,之后出现这幅作品时,有的学生在仔细地欣赏,有些外来务工子女却瞄了一眼就急忙将视线移到教室别的地方,不敢直视。西方油画里很多作品都有裸露人类身体的地方,教师需要给他们讲解要从艺术的角度来欣赏这些作品,感受画家要表现的人物性格特征和思想,使外来务工子女提高自身的审美价值观,真正感受到西方油画的震撼力和艺术魅力。
二、美术教育使外来务工子女了解丰富多彩的城市文化
美术教育在教师的眼中,是一项可以让外来务工子女更加了解城市文化的教学方式。对于刚刚来到城市的外来务工子女来说,大城市的生活文化既是丰富多彩的,又是充满挑战的。他们的心理状况也是复杂的,所以这往往就表现在学生刚入学无法进入学习状态,在课堂上,表现得比较胆怯,害怕被提问或者害怕发言,教师可以通过带领外来务工子女去郊外写生、踏青,鼓励他们参加实践活动来感受城市绚烂的文化。让外来务工子女在进入城市里的新学校时,在第一时间与内心期望的城市生活产生呼应,美术教育使外来务工子女在心理上得到放松和减压,让他们不害怕城市生活带来了种种挑战和不适应,积极参与城市文化,更加热爱城市中丰富多彩的人类活动。
三、美术教育能够满足外来务工子女动手实践的心理需求
通过调查分析,在大多数外来务工子女的心里,每周的美术课都有助于提高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城市生活需要他们快速地适应和融入,这就需要加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也许有人会说,农村的孩子动手能力比城市孩子更强,其实这是片面的说法。外来务工子女一般会在家里帮助长辈做家务或者照顾弟弟妹妹,但是在城市中接受新的文化和教育,就需要拥有更高的合作能力和动手实践的能力。比如,在新学校中教师会让学生自己动手做手抄报、做黑板报等,大多数的外来务工子女没有接触过这一类的作业,可能就会有烦恼、失落的消极情绪。而美术教育则能解决学生的这一类难题,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等有效的教学资源,让学生知道怎么设计手抄报、黑板报。在美术课堂上,教师需要耐心地给学生讲述简单的绘画技巧,使绘画基础比较差的外来务工子女接受到新的知识,通过简单的绘画技巧,提高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感觉到一定的成就感和新鲜感,对快速融入城市文化进程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四、美术教育中优秀作品的学习使外来务工子女充满自信心
我们知道,美术教育一定离不开生活。一件优秀的美术作品的背后,是充满生活色彩的,是可以让人们从心灵上得到共鸣或者启发的。如果是没有思想的作品,一定会在时间的流逝中逐渐被人们抛弃和遗忘。美术教育中,有一部分内容是比较贴近乡村孩子的,比如剪纸、折纸、灯笼的制作,这些传统的中国习俗在农村还是比较流行的。在学校举办的一次“剪纸大赛”中,就是外来务工子女的团队一举夺魁,他们的技巧是从长辈那里学来的,让他们将这些新鲜思想带入课堂,与教师和学生交流和沟通,使城市孩子更加了解农村的纯真欢乐。学生通过互相学习,有了更多的渠道去认识农民生活中的劳动与乐趣,使学生明白生活的简单与不易,对农民打工者从心底里产生一定的尊重和敬重感,不轻视外来务工子女,促进外来务工子女和其他学生的友谊,使外来务工子女对城市文化充满自信心和乐观心态,避免出现因为不适应城市文化而出现自暴自弃或者气馁的心理状况。
美术教育在帮助外来务工子女快速适应城市文化方面,能够起到关键的作用和影响。而美术教育中教师不但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充当着为学生的思想和观念做出正确判断的引导者。教师通过一系列的美术教育,使外来务工子女获得积极的乐观心态和自信心,能够努力克服来自生活或者学习上的困难和压力,好好利用城市中的有利资源,认识到可以通过知识改变命运,以全新的思想观念来迎接崭新的城市生活。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iaoyulilun/201759.html下一篇:情感教育贯穿于中学思想品德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