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教育理论
自近代以来,学校作为正规的教育机构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学校教育也成为青少年所必须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由于学生至少在学校待上9年或更长的时间,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青少年的成长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如何在这一阶段为青少年的成长和成才奠定良好的基础,就需要教育理念的创新,处理好教和学的关系,使青少年儿童由“让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发挥青少年学生的自激励功能,充分调动青少年学习的热情,培养他们的兴趣,使他们在充分自主活动中体现自身的价值,始终把促进青少年学生主体性与独立性发展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
一、推动从重视整体到关注个体的教育理念转变
基础教育的本位价值应该在于它的基础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7年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召开高级教育计划官员讨论会,对基础教育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认为“基础教育是向每个人提供并为一切人所共有的最低限度的知识、观点、社会准则和经验”的教育。“它的目的是使每一个人能够发挥自己的潜力、创造性和批判精神,以实现自己的抱负和获得幸福,并成为一个有益的公民和生产者,对所属的社会发展贡献力量。”《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更明确地指出:“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它强调的是学生基本素质和素养的培养和提升,而不是为了培养某些专门人才,充其量是为更高一级的专业学习奠定基础。因此,基础教育理念应推动从重视整体到关注个体的教育理念转变,立足“每个学生”,引导学校做到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并探索在学校管理、课程建设、教育过程、教育评价等各环节中落实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制度建设。基础教育主要应该是育人,而不是选拔。这并不否定基础教育为高一层级的教育和学校提供和输送合格生源的任务。但高强度的频考制度使日常的教与学被功利化,进而异化了基础教育。在实际教学中形成知识点化的课程体系和日清月结式的教学安排,学生失去了学习的本义,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短期考试绩效取代了对人的长远培养的要求。基础教育不是简单地服务于社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目的,而是应面对成长中的、拥有独特品质的、具有无限潜能的、生动活泼的学生的需求。基础教育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致力于每个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基础教育还需要立足于学习化社会的背景,为每个人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学校要为青少年学生创设温暖、自由、宽松的环境中逐渐学习成长,并且青少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我意识不断成熟与独立,学会面对挫折和困难,乐观生活,这也是基础教育的最高和终极目标,能够使青少年学生走向社会后,勇敢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在社会大舞台上展现自身才能。学校教育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在青少年阶段为未来打基础,对未来发展具有积极影响的组成部分,但在学校不管时间长短,迟早都会离开学校,进入社会。因此,需正确认识学校教育的有限性和局限性,构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相互支撑、相互补充的教育体系和框架。在这一体系和框架中,学校教育具有孵化器的功能,学校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生活知识教育和创新教育,他们的自我意识和独立生存的能力基本成熟与独立。他们离开学校,学校教育就意味着结束,但学校教育的影响却是长远的。学校教育的重要性与深远影响毋庸置疑,它是人类社会文明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但学校教育如果仅仅局限在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只关注于分数与考试,教育就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和价值,失去了传承历史和文明的主流价值引领。因此,我们的学校教育只有摆脱了偏狭和平庸,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促进青少年学生主体性与独立性发展。青少年离开学校以后的表现和发展才能最终体现基础教育的价值。
二、重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
学校教育无疑由教和学两部分组成,二者密不可分,不可偏废,但同时又要明确各自的职能和定位。教所采用和实施的各种手段和方法目的是促进学,而学的具体行为和成果也离不开教的努力和贡献。关键是在教育过程中要处理好教和学二者的主导和主体地位。在正规和系统的教育中,教者作为所有教育措施的执行者,无可争议地成为教育行为实施的主导者,儿童则成为教育的主体,作为教者要在教育活动中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和全面依靠学生,学生更有条件通过自身学习达到发展自身的主人。正因如此,教育改革必须致力于改变主要依靠教的体系,回归主要依靠学的体系。人的发展离不开一定的教育和环境,但每个人所受教育的效果,与人的主体性直接相关,重视调动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教育才会产生积极的效果,做到事半功倍。尽管人的遗传素质有差异,有的人非常聪明,也有的人天生就有点愚钝,天才儿童有之,弱智儿童也有之,这两种情况都是少数,大多数学生都处在中间状态。就一般的青少年来说,只要具有良好的环境和教育理念及方法,就具备了向各方面发展的条件和可能性。即使学生是天才,如果没有良好的教育,其优越素质也无法得到发展。因此,教育工作者对所服务的教育对象要做到充分了解,因材施教,因人而异,通过创造良好的教育情境,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教育者的目标和教育的最大功能是青少年学生有学习的动力,拥有自主学习活动的动力体系。一个少年儿童去国外生活,很快就适应了当地的生活,很容易地就能运用当地语言与人交往;也有孩子通过玩电脑游戏而不知不觉地成为了“电脑高手”,对于最新的计算机知识能够及时跟踪,并且记住了大量英语词汇。他们的学习能够取得如此好的效果,主要源于学习的动力来源于自身的需求,行动发自内心。通过这种学习行为,真正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获得了成长的享受,并不断产生了自我激励,学习的动力表现为一种加速运动。因此,强化教与学的关系,就是在青少年不断充满激情和乐趣的自主学习活动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悉心指导,学生的知识才能扎根在心灵深处,并运用于社会生活中,最终转化为创新活动和更好生存的智慧,学习者才有了进一步学习的需求。这种教育活动,犹如自行车效应,保持一定的速度,骑行得才越稳妥、越安全,否则,就容易摔倒。这说明越能尊重青少年活动的自主性,就越能保证其追求向上的天性发挥。尤其在当今的信息化时代,网络文化的发展,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缩短了我们和世界的距离,扩大了大脑的功能,拓宽了个人的视野,加快了发展的速度。这为儿童的自主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手段,也为教师的指导提供了广泛的信息和方法。 三、推动以学生为中心课程与教学改革
实现从教到学的转变,培养和提高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必须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核心问题是积极稳妥地推进课程与教学的改革,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基础,有助于保证学生自主活动的落实。课程与教学改革要从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关注青少年发展的需要,促进人的素质的全面提升的总目标出发,强化学生的主体性,巩固基本知识,重视基本技能的学习,并通过文化知识的学习,开发和挖掘青少年的智能、完善和塑造他们的人格、锤炼和展现他们的个性,这样才有助于建构出适应现代社会要求,能够培养生活知识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课程结构应包括工具性学科、内容性学科和技能性学科,并使三者保持一个合适的比例;课程内容坚持三结合,即科学和人文教育相结合,知识和劳动教育相结合,思想和文化教育相结合,改变目前过多偏向科学教育、知识教育和文化教育的现状,尤其是青少年缺乏劳动教育的体验,严重制约了社会生活能力的培养。教育教学要关注青少年的兴趣和需要,要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努力倡导和推广综合课程、经验课程,在坚持基本的课程标准的前提下,适当增加课程的结构弹性,充分体现综合性和时代性,课程内容尽可能突出地方特色,反映地方发展的要求。准确定位师生关系,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中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和对话伙伴,教师的进行活动必须要强调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围绕课程改革还应采用新型的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主张探究教学、合作学习,强调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直接经验,鼓励其自主建构知识和意义。重视探索、操作、交流、感悟等教学模式。具体而言,主要强调要充分调动和利用学生资源,强调把学生的学习尽早交付给学生,把可以托付的教学托付给学生,主要是使学生的学习由纯粹吸纳知识变成对知识的感悟。根据不同课程内容,一般可采用先做后学、先学后教、少教多学、以学定教。简单而言就是“读和做,缓说破”。当然,要使学生真正做到自主学习,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必须给教师一定的自主教学的权力和空间,赋予教师教育教学的更大自主权,学校应帮助具有先进教育理念的教师投入到课程改革中去,通过不断的教学实验探索自主教育的成功路径。在长期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下,教育教学具有确定性,教师在课下认真、细致地备好课,在课堂上按照备好的教案有条不紊地推进教学,强调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更多地强调知识的灌输,这样的教学方式是预成的;在新型的以依靠学的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学过程是不确定的,教师需要准备几套备选方案,以应对课堂上出现的偶发事件,教师要在自己确立的教学框架中,把大量的空间和时间交给学生,一些课堂教学是开放性的,教师“小立课程”,学生“大做工夫”,充分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营造轻松活跃的学习气氛。教师“以学定教”,按照学生的变化和知识学习的任务进行处置,教师鼓励不同意见的争论,学习者的学习生活随时随地而动的教学反应,教者的主要任务是启迪学生的智慧,点燃学生心中的火把,而不仅仅是“斟满一壶水”。
要实现基础教育由教为主到学主的转变,首先要更新传统的教育理念,处理好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关系,推动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改革,不断吸收和借鉴国外教育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鼓励多种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形成良性的竞争和互补关系,并在此基础上产生新的融合、新的创造。调动各级各类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鼓励他们从国情出发,从学校实际出发,从具体问题入手,大胆试验,结合实际去创造各具特色的教育思想和模式,推动我国的基础教育能够实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共同目标。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iaoyulilun/201779.html上一篇:航空与航天通识教育之我见
下一篇:学校教育背景下当今素质教育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