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教育理论
摘 要: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不能忘记历史,也不能再次落后。只有迎头赶上,把国家建设好,才是唯一的出路。岁月如潮歌似梦,百年弹指一挥间。感悟历史,只有永远不懈的开拓,不断的进取,才是强大的真谛!
关键词:黍离之悲;圆明园;南京大屠杀;感悟.
《黍离》这首诗,一般被认为是周大夫悲悯西周覆亡之作。他行经西周故都镐京,见昔日繁华的故都遍种黍稷,悲从中来,吟唱成篇,全文如下: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全诗三章,二十四句,中间只换了六个字,却把诗人的内心忧伤、无限哀怨言的痛苦,表现得淋漓尽致。
诗中首先出现的是生长茂盛的农作物,而庄稼生长的地方曾是宗周的宗庙公室。这种沧海桑田的巨大变化,使诗人陷人悲哀之中,行进的脚步变得迟缓。脚步的迟缓表示心情的沉痛。
作者抒发沉痛之情时,依次是“中心摇摇”、“中心如醉”、“中心如噎”,越来越强烈,也越加痛苦。作者忧国忧民,最后向天发问:这种历史悲剧是谁造成的,采用质问的方式,所产生的艺术效果更加强烈,给读者留下思考的空间。“黍离之悲”,由此成为了亡国之痛的代名词。
周幽王是西周有名的腐朽昏庸之人。即位后,交相发生的旱灾和地震使生产遭到严重破坏,社会秩序陷入混乱和动荡之中。他对此竟然不闻不问,还终日沉醉在花天酒地之中,不理朝政,甚至上演了“烽火戏诸侯”的闹剧。如此治理国家,不亡国才怪呢?
有“黍离之悲”,我想到了姜夔的《扬州慢》、向秀的《思旧赋》、刘禹锡的《乌衣巷》,想到了圆明园、南京。
圆明园是一座珍宝馆,还是一座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博物馆、艺术馆,收藏着许多珍宝、图书和艺术杰作。里面藏有名人字画、秘府典籍、钟鼎宝器、金银珠宝等稀世文物,集中了古代文化的精华。圆明园也是一座异木奇花之园,名贵花木多达数百万株。
完整目睹过圆明园的西方人把她称为“万园之王”。法国大作家雨果曾惊叹说:“在中国曾经有一个世界奇迹,她的名字叫圆明园;如果梦幻有典范的话,那就是圆明园!”
“圆明园”,是由康熙皇帝命名的。“圆”是指个人品德圆满无缺,超越常人;“明”是指政治业绩明光普照,完美明智。这可以说是封建时代统治阶级标榜明君贤相的理想标准。康熙、雍正治国有方,人民安居乐业,大清呈现出一派兴盛景象。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文物被劫掠,18日-19日,园中的建筑被烧毁。奇迹和神话般的圆明园变成一片废墟,只剩断垣残壁,供游人凭吊。无能的咸丰皇帝离开园明园避祸热河,闻听150年家业被焚毁时,竟口吐鲜血,不到一年就病逝。
圆明园的兴建,正是大清帝国走向兴盛之时;圆明园的焚毁,则标志着大清王朝的气数已尽。落后的封建制度不敌发达的资本主义制度,大清王朝不可避免地走向覆灭。辛亥革命,推翻了没落的大清王朝,中华民国建立。革命的果实却被袁世凯窃取,中国进入了军阀混战时期。
国共第一次合作,北伐成功,国民党却大肆屠杀共产党和革命群众。南京国民政府是代表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军事独裁政府。对内镇压,对外妥协,社会矛盾日益加剧。日本帝国主义趁机发动了旨在灭亡中国的军事行动。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
南京大屠杀是日本军国主义在中华民国首都南京犯下的大规模屠杀、强奸以及纵火、抢劫等战争罪行与反人类罪行。有20万以上乃至30万以上中国平民和战俘被日军杀害,南京城被日军大肆纵火和抢劫,被毁三分之一,财产损失不计其数。 “劫后的南京,满目荒凉”。
南京大屠杀并没有浇灭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反而激起了全民抗战的斗志。国共再次合作,全民抗战;国际社会也伸出援手,建立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经过8年浴血奋战,最终战胜日本法西斯,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制造南京大屠杀的刽子手也被绳之以法。
南京大屠杀,证明南京国民政府的无能,最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所取代,也是历史的必然。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两个决定,分别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这既是对死者的安慰,又是对后人的警示。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不能忘记历史,也不能再次落后。
只有迎头赶上,把国家建设好,才是唯一的出路。岁月如潮歌似梦,百年弹指一挥间。感悟历史,只有永远不懈的开拓,不断的进取,才是强大的真谛!
重读《黍离》,那股深沉的忧伤,总是挥之不去,令人无法忘怀。
参考文献:
[1]张一帆.《黍离》鉴赏[J].北方文学(中旬),2012(01).
[2]刘德东,铭记历史 珍爱和平[J].华人时刊,2011(01).
上一篇:利用语文课堂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初探
下一篇:对创新高职语文教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