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教育理论
一、公民信息素质的概念
上世纪70年代初,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佐尔科茨(Paul Zukowshi)首次提出了信息素质这一概念。他认为,信息素质就是人们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
目前,国内外关于信息素质涵义的界定众说纷纭,但得到多数学者认同的是:信息素质是指在信息化社会中个体成员所具有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等多个方面素质的总和。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其内涵是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而不断拓展的。
1.信息意识。信息意识是指人们对各种信息所产生的心理反应,即人们对信息的敏感程度,主要表现在人们对信息所具有的特殊的、敏锐的感受力和长久的注意力,良好的信息意识是具有良好信息素质的前提。
2.信息能力。信息能力是信息素质中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具体包括信息获取能力、信息评价能力、信息组织能力、信息利用能力和信息交流能力等。表现为: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意识后,在信息海洋中,利用现有的信息资源和检索工具,能快速准确地获取到所需信息的能力;面对复杂多变、信息垃圾随处可见的客观现实,具有对信息进行筛选、判断、甄别和评价,并能从中摄取所需特定信息而产生新的有价值信息的能力;了解信息的传播渠道,能利用计算机和网络等媒体对信息进行交换和传递。
3.信息道德。信息道德是指在整个信息活动中,调节信息的创造者、传播者、使用者之间相互关系行为规范的总和。表现为:在整个信息活动中具有正确的信息伦理道德修养;自觉地对媒体信息进行正确的判断和选择,自觉抵制不健康的信息内容;不利用计算机网络从事危害他人的信息活动。
二、公民信息素质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信息需求意识强,期望值较高。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环境的形成与改善,信息资源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传统的信息服务方式受到严峻的挑战,人们对信息的期望值及质量要求等都比以往大大提高。普通民众对信息的需求已从低层次的学习需要、增长知识、积累知识上升到释疑需要(如解决学习、工作、生活中的疑难问题等),更有相当数量的专业人员对信息的需求已上升到了更高层次的需求,如在科研攻关、创造发明、学术研究、决策等方面的资料查询及问题讨论等需求。
2.获取信息路径单一,检索能力有待提高。目前,多数人们在开展信息查询和利用时,专业素养不高,喜欢走捷径、图方便,常常在没搞清要查找信息所属的领域、类型、范围等情况下,就直接到谷歌和百度搜索。这样做,一是忽略了获取信息的最原始、最简单和最准确的办法———使用非网络信息检索工具(百科全书、百科辞典、地图书目、手册等纸质工具);二是不知道甚至不会使用其他更多更容易使用的网络检索工具,如电子书、电子期刊、网络期刊、网络数据库等。于是出现了在成千上万的搜索结果中花费相当宝贵的时间和精力去寻找自己所需的信息,且常常为信息整合、取舍而郁闷。
3.思辨意识不强,甄别评价信息能力有待提高。论文网络在给人们带来意想不到便利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烦恼。人们可以通过网络游览大量的音频、视频网站,可以在线阅读超前的网络小说,与相隔万里的网友聊天视频,以个人喜好随意发布消息、添加或编辑他人消息等,充分体会网络带来的自由和平等。然而,高科技网络技术也是一把“双刃剑”,他在给人们快速带来大量知识信息的同时,也因为网络信息发布的自由性,导致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泥沙俱下,一些过时失效、虚假错误的信息充斥网络,给人们的现实生活带来不利影响。面对这些误人误事、混淆视听,甚至造成社会危害和混乱的信息,部分公民缺少分析甄别能力,不但接收、轻信,甚至广泛传播。
4.受网络干扰大,影响阅读质量。在网上游览信息,人们只需轻轻点点鼠标便可达成,但实际上远非如此。一是在线阅读常常伴随着广告、动画游戏、娱乐性文化等消费信息的互相干扰、覆盖,而这些干扰产生的效果往往也会不断消解阅读本身的愉悦感,降低人们的阅读质量;二是网络信息虽然具有信息量大、更新快等特点,但也存在网页阅读的游戏性较强,碎片化特征明显、以及不停翻页等因素的干扰,使人们在阅读时更容易仅停留于信息的知识层面,使阅读越来越沉溺于浅阅读,在阅读的完整性、思想性和审美情趣等方面存在欠缺。
5.有关部门监控不到位,公民信息道德意识不强。主要表现在:一是认为网络是大家交流互动的平台,资源是共享的,可以随意粘贴下载;二是利用网络随意发表言论,恶意中伤、诽谤他人;三是利用网民的猎奇心理,不负责任地在网上随意发布恶搞、虚假信息吸引眼球;四是利用网络窃取他人隐私,牟取商业利益等。所有这些行为和现象都严重损害了互联网的正常健康发展。
三、公民信息素质的培养与提升
1.建立信息共享空间,提高公民获取信息的能力。鉴于公民信息素质参差不齐的现状,文化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应充分发挥其社会公益性的优势,面向社会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展信息技术基础教育、信息检索和利用培训,采取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如面对面的授课、开展专题讲座、制作多媒体网络教学共享课件等,对公民的信息素质予以培养提高。在培训的内容上,以图书馆学及信息学基本知识、文献信息检索基础知识、图书馆书目数据库的查询方法以及图书馆服务功能介绍等内容为基础,培养市民最基本的信息获取能力和信息接收意识。通过专题讲座和网上自助学习等方式,传授专业检索工具、参考工具书及专业数据库的使用方法及其信息获取的途径。与此同时,还可推出一些阅读方法与技巧、文献整理和综述等方面的讲座和课程。从而使他们在查找不同类别的信息时,不再单一的选择百度和谷歌,而是针对信息的类别选择不同的信息源,用最佳的查找工具和途径,高效准确的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
2.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着力提高甄别能力。一是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正确识别真假信息、抵制不良信息诱惑,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头脑清醒,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做到不听谣、不信谣、不传谣,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二是要加强文化科技知识的学习,利用学习和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对网上信息进行科学理性的梳理、分析,从而不断提升信息素质。
3.加强网络文化建设,为民众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重点是一手抓建设、一手抓管理。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普通公民,都应肩负起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倡导科学精神、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的历史使命,使网络成为宣传积极向上主流舆论的载体,把网络打造成体现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思想文化传播的平台。尤其是网络文化单位,要通过这一平台,为民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网络文化产品,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营造文明健康的网络环境遏制腐朽落后思想文化的传播,形成共建共赢的精神家园;增强理论宣传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大兴网络文明之风,深入开展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活动,在全社会树立良好的网络道德风尚。
4.采取专项措施,遏制不良信息的传播。一是要制定专门法律法规,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进一步规范网络行为,禁止传播有害有毒信息;二是相关部门要结合本地实际,制订网络行为规范,明晰不良信息和有害行为的判断标准;三是网络主管部门要加强监管审核,对已经跨越法律红线的虚假不良信息,必须严加遏制,严守信息关口。通过行之有效的措施,使网络上的虚假、不良信息能够及时得以屏蔽,不给企图混淆视听、破坏安定团结局面的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
5.加强法律宣传教育,斩断侵权盗版的利益链条。政府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大网络版权法律宣传教育力度,曝光一批网络侵权盗版典型案件,开展警示教育。始终保持对非法出版物的高压态势,加大查堵力度,加强源头治理和渠道管控,压制非法出版活动的市场空间。要深入开展打击网络和手机媒体传播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专项行动,拓展整治范围、斩断利益链条,净化网络文化环境。要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坚决打击各类侵权盗版行为,营造尊重劳动、鼓励创新的社会氛围。[论文网]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iaoyulilun/201945.html上一篇:试论高考改革进程中的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