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3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教育理论
摘要:城市化对农村大学生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存在某些消极因素。农村大学生就业难,主要表现在就业资源不足、就业环境不佳、竞争能力不强、就业心理脆弱、就业质量不高等方面。政府层面、社会层面、高校层面、家庭层面、学生个人等方面存在的某些不理想现状,共同造成了农村大学生的就业难。救济之路在于: 国家宏观引导、社会宽容接纳、高校改进教育、家庭降低期望和学生自我调适,其中个体的努力最为关键。
关键词:城市化 农村 大学生 就业。
当前,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一些社会问题,例如农村大学生的就业难,尽管这只是众多社会问题的微小组成部分,但由于农村学生占了全国大学生的 15% ~ 17%,且他们属典型的社会弱势群体,这一问题广受社会关注。
一、城市化对农村大学生的影响。
积极影响方面。国家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初衷是好的,不能因为在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一些问题,就去否定城市化的意义和有利影响。尽管目前农村大学生比例有所下降,但这不能掩盖城市化带给他们的利益与好处。首先,在经济上城市化能大量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从而改善地区产业结构,带动农村发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提高区域整体发展水平,增加农民收入,农村大学生也受益于父辈兄长的收入增长。当前,许多农村大学生在考上大学后不愿意放弃农村户口,也说明了在经济上的受益。其次,在观念上,之前由于生产力水平较为落后,交通与信息不发达,农村与外界交往不多,意识上相对比较滞后。随着城市化的进展,城乡交流的增多,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逐渐完善,农村人的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也使农村大学生视野更加开阔,观念得到改变。再次,在教育机会上,城市化集中了更多的教育资源,可以提供更多的高等教育机会。在高校扩招的情况下,农村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比以往大大增多,而不必像以往千军万马挤独木桥一样去竞争。显然,农村大学生比例下降,并非是由高等教育对农村大学生的主动排斥而造成的。
消极影响方面。首先是农村基础教育力量弱化导致农村大学生先天不足。城乡之间的生活环境和办学条件的差异、农村教育经费短缺、农村交通不便与信息落后,使众多农村优秀教师流向城市,影响农村的基础教育成效,导致农村大学生与城市大学生无法公平竞争。政府部门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开始重视教育公平的社会意义,近年来招聘了一些优秀师资充实到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中。其次是教育成本的增加使农村大学生负担沉重。理想的城市化应当有节约资源、提高效率、减少成本的功能,但当前相对农村收入而言,高等教育成本过大,许多农村大学生举债读书,更有学生家庭因此返贫,从而产生新的读书无用论思潮。再次是不尽合理的城市化导致就业困难。大学生就业难,农村大学生的就业更难。城市化导致人口过度集中,竞争过于激烈,相对于教育成本的高投入,农村大学生想找一份理想的工作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但是,他们往往在城市难以找到好工作,而回到农村也找不到合适的岗位,存在就业无门的尴尬。
二、农村大学生就业难的基本表征。
在就业难的大背景下,社会资源成为大学生谋取职业的重要因素之一,“关系”对大学生就业具有重大影响是个不争的事实,某种程度上,“关系”的作用甚至超出了个人能力本身。由此,大学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去追求就业也无可厚非。对于农村大学生而言,他们的社会资源主要分布在农村,大多是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社会影响力小。社会资源的缺乏,直接导致农村大学生比城市大学生的就业更为困难。
由于人才供过于求,招聘单位的用人自主权被过度强化,导致了就业歧视的蔓延与不可遏止,整体的公平就业环境并不理想。农村大学生由于处在一个相对较弱的地位,更容易成为就业歧视的对象。一些招聘单位出于福利方面考虑,担心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而不愿意聘用农村大学生,从而使不少农村学生在同等条件下丧失机会。例如笔者所在学校曾有一名农村女学生到一家民办学校求职,她的各方面条件都不错,在用人单位最终决定人选时却落选了,原因是校长担心她生活压力大而影响工作,并且觉得农村孩子综合素质不如城市孩子。
农村大学生的就业难还表现在他们的竞争力不强。现在用人单位招聘大学生除了看专业成绩外,更看重综合能力。与城市大学生相比,农村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处于一个较弱的水平。他们在社会活动经验、组织能力、交往能力、表达能力以及文艺特长方面,往往不如城市大学生,就业竞争能力较弱。以前,用人单位会基于农村大学生能吃苦而优先录用,但目前他们的吃苦优势已不复存在。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而农村大学生是需要加强心理关注的重要群体之一。在沉重的经济压力下求学,农村大学生对校园里的一切都变得更加敏感,心理压力也随之增大。不论是从家庭还是自身因素来考虑,农村大学生都把考上大学、在城市就业作为自己告别贫困的最好机会,一心要跳出农门。由于考虑到教育的投入与产出比,考虑到农村乡亲的评价,他们往往不愿意下基层,不愿意到边远地区就业; 而在城市就业,论文格式又明显感受到城市对自己的排斥,从而导致农村大学生在就业时患得患失、心理脆弱。
三、农村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并采取了各种措施促进大学生就业。例如大学生村官制度、农村教师特岗计划等,以此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就业,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难以根本解决农村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现行的户籍制度与城乡二元结构管理,是农村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从户籍制度来讲,由于户口的限制,农村生源大学生在城市就业受到限制较多。当前,国家在努力营造公平就业环境,但是相当部分的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编制考试,都对非本地生源学生进行了限制。从城乡二元结构管理来看,由于这个制度的存在,城乡之间的教育投入差距巨大。农村基础教育投入薄弱,导致学生不能得到良好的基础教育,基础没打好潜力就有限,他们在就业竞争中必然处于劣势地位。
农村大学生作为社会弱势群体之一,本应受到眷顾与关怀,得到社会支持。现实生活中,也许他们中有人能得到社会慈善人士的捐助,但很难从好心人处得到一份工作。无处不在的就业歧视,缺乏公平的就业环境,限制了农村大学生的就业。农村出身、素质不高、不善沟通、心理素质不良、工作能力不强、缺乏文艺才能、家庭负担较重,种种合理的不合理的借口都能成为用人单位拒绝录用他们的理由。考察当前的就业歧视状况,他们是就业歧视的最大受害者之一。他们在遭遇到各种歧视后往往求告无门,或者没有时间、资金、精力去维权,舆论监督媒体也因新闻价值不高而缺乏监督的积极性,从而使农村大学生在求职择业中的处境更加艰难。
作为人才培养的实施机构,高校在培养人才过程中存在批量培养的弊端,即不论是农村学生还是城市学生,都按照统一的培养目标进行培养与教育,导致农村学生不能将自己的就业目标与城市学生合理区分。由于农村学生就业资源的缺乏,在求职竞争中又无法与城市学生抗衡,从而处于竞争劣势。从高校的就业指导来看,大多数高校都建立了就业指导中心,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进行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育。但是,在就业指导过程中,针对农村特点开展的工作还不多,这也导致了他们回农村就业的意识不强,从而影响就业。
2010 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为 5919 元,而培养一名大学生至少需要 50000 元,独生子女家庭尚需要全家 5 年经济收入来支持,更不必提多子女家庭的教育负担了。我国东部农村与西部农村存在巨大差距,西部农村家庭收入远远低于平均值。与收入相比,他们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是笔巨额资金,所以家长必定会追求合理的投入产出比,对子女抱以很高期望,希望子女毕业后能在城市里立足。另一方面,他们又很难提供必要的社会资源为子女就业提供适当帮助。两者之间的矛盾,导致了农村大学生就业中的无所适从,既要顶着社会的压力,又要顶着父母的压力。
不可否认,有相当多的农村大学生素质非常突出,社会上各行各业的骨干人员有相当部分是农村出身。但从整体而言,由于先天基础与后天学习环境不良,农村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确实有弱化现象,不论是基础知识还是工作技能,与城市学生相比确实出现一定差距。从择业观来看,农村大学生相对来讲比较落后、陈旧。他们认为自己好不容易走出农门,即使不当国家干部,也要成为坐办公室的白领,普遍偏向于找一份稳定的工作,想留在城市发展而不愿意回到熟悉的农村。城市大学生的择业观相对比较新,对自身的分析比较透彻,职业目标比较明晰,因此就业前景也较好。择业观的差别,成为农村大学生失业或就业质量不高的重要因素。
四、农村大学生就业难的救济途径
面对就业难,光去抱怨政策失效、社会不公是无济于事的。我们探究这个问题,分析这个问题的表现与成因,是要通过理性的思考,来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国家与社会的救济。农村大学生就业难首先是个社会问题,在支付高额教育投入之后不能顺利实现就业,已经在农村地区造成不良影响,导致农村大学生比例日趋降低。“知识改变命运”是中华民族经过千百年考验的教育理念,我国农村人口占到全国人口的 56%,让这么庞大的一个群体丧失对教育的信心,是件多么可怕的事情! 这必将直接影响国家的发展与振兴。农村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源分配的不合理,国家有义务按照公平正义的原则,统筹解决物质资源、社会资源的再分配,不仅应该为他们提供公平的就业环境,而且应该针对其弱势地位给予适当照顾,引导他们到最需要的地方去,促进顺利就业。从社会层面而言,新闻媒体要从舆论上营造对农村大学生有利的环境,加强对这个群体的关注。同时,对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进行舆论引导,使农村社会对大学生就业难有更清晰的认识,逐渐增强宽容度,为农村大学生就业提供轻松的舆论氛围。社会公众也应该转变对农村大学生的看法,关心农村大学生的就业,为他们提供更多的锻炼与就业机会。有条件的用人单位可以将更多的目光投向农村大学生,因为他们身上有很多优点是处于创业初期的企业所迫切需要的。
高校与家庭的救济。农村大学生就业难现象与高校扩招有一定联系,饱受争议的高校扩招应当适可而止,将工作重点从量的扩大转到质的提升方面来。对于农村大学生,高校应当从各个方面给予特殊帮助。例如为他们提供各种勤工助学活动,培养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 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各类学生社团组织和各种比赛,培养特长爱好,锻炼社交能力; 改进对农村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引导他们确定适当的就业目标,克服就业心理障碍; 加强创业教育,培养他们的创新创业意识,提升就业竞争力等等。相当部分农村大学生在城市里生活得并不容易,但仍然愿意在城市里待着,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家庭。家庭的宽容是最大的救济,在子女选报专业时,家长应该将目光转向农村,选择适合在农村发展的专业。
当前,国家非常重视农村工作,农村也迫切需要各种知识型、技能型人才,农村的就业市场非常大。到 2020 年,中国的城市人口预计将达到 60%,城市的容量是有限的,与其在城市挣扎不如在农村驰骋。在子女毕业就业时,家长应合理降低对子女的要求,改变功利、短视的思想行为。应形成新的观念,即高等教育对子女综合素质提高起重要作用,即使毕业后回乡创业,也会有更多的发展潜力,会带来更大的更长期的回报。农村大学生的自我救济。就业问题从宏观上来讲是社会问题,但受影响最大的还是学生个人。无论是政府、社会的救济还是高校、家庭的支持,其影响毕竟是缓慢的、有限的,只有个人的自我救济才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救济之路。针对就业难,农村大学生应当加强自我反省,及时调适自己。
一是增强自身综合素质,广泛涉猎相关学科的知识,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同时,注重自身修养,提高自己的基本素质,争取在大学期间培养一项文体技能,缩小与城市学生的差距。
二是主动锻炼吃苦耐劳品质。农村大学生的吃苦精神好、抗挫折能力较强等特征,是他们在就业过程中的优势所在,一些用人单位也欣赏农村大学生踏实认真的精神,愿意优先聘用农村毕业生。因此,要充分发挥这个优势,赢得用人单位青睐。
三是主动了解农村人才需求情况和经济发展形势,在校期间多学习一些就业技能,多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就业、创业讲座,为以后的就业或创业打下基础。国家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创业机会很多,学习一些创业知识很有必要,尽管创业艰辛但前景美好。四是要积极转变就业观念,在白热化的人才大战中,农村大学生不应再拘泥于传统的就业模式,也不必将目光盯在有限的城市就业岗位,而应当将就业目标从城市拓展到广阔的城乡,走进农村,走出一条全新的就业之路。[论文网 LunWenData.Com]
参考文献:
1. 高文: 《鼓励 农 村 大 学 生 回 乡 就 业》,《农 民 日 报》,2009 年 3 月 12 日。
2. 李海珍: 《关于西部农村大学 生 就 业 困 境 的 思考》,《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8 年第 3 期。
3. 胡丽、王爱华: 《农村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解析》,《职业教育研究》,2010 年第 10 期。
4. 刘驰: 《“蚁族”走留之辩》,《中国青年研究》,2011 年第 1 期。
5. 李春兰: 《农村大学生就业的困惑与对策》,《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