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教育理论
“新媒体”是指通过互联网、无线通讯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智能手机、数字电视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服务的媒介传播形态。这一媒体形态呈现为印刷媒介、电子媒介和网络媒介等的融合,将信息传播方式由“平面”转变为“网状”、将单一媒介变革为多维媒介。这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直面新媒体的挑战,以牢牢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
一、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发展的追问
相较于传统的媒体形态,新媒体是由现代信息处理、存储和传输技术构成的技术网络,实质是信息传播方式的变化,并进一步影响个体的行为方式、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交往方式和社会网络系统。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德波的“景观社会”、波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的论断旨在表明媒介改变个体获得信息的方式、生活体验和思维方式。这种信息传播方式从教育对象和运行形态上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出了二重追问。
1.新媒体的信息传播方式使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异质性与同质性并存。如果传统媒体用“沉默的螺旋”效应追求信息内容的主导性和一元化,新媒体则用去中心化的方式激发个体的主体性,从而呈现出信息传播、行为方式的多元化,这成为当代大学生信息交流的重要方式。2014年度大学生思想状况调查分析显示,“目前大学生平均每天上网两小时以上的占80.0%,使用微博、微信等信息交流平台的大学生占88.9%,92.0%的大学生借此浏览动态、了解信息、发表观点和更新状态”。大学生成为掌握和使用新媒体的主要群体之一,而这种新媒体所形成的信息传播方式正在改变大学生的精神世界。
第一,大学生群体的价值观在新媒体中的异质与多元。在新媒体的媒介形态中,大学生将生活方式、情感诉求、价值观念等通过微信、微博、网络社交群体等途径呈现给大众,表达自己的观念、生活状态并进行交流,微信朋友圈中的“点赞文化”便是将价值观和生活状态与他人分享从而获得关注的典型模式。这种信息交流方式和内容的多维使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取向表现为异质,不仅不同个体的价值观念呈现冲突,而且同一个体的价值观念在内容、层次和易变上均呈现出差异性。正是基于此,当代大学生群体价值观的聚焦方式需要由“万能钥匙”向“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和“不同钥匙开一把锁”转变,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言,需要从大学生群体价值观建设的内容和形式两个维度予以关注,既要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的“魂”,又要具备当代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
第二,大学生群体的价值观在新媒体中的同质与聚合。新媒体为大学生群体传递信息、获得认同提供多元化的平台和方式,从而实现基于不同价值取向和情感认同的群体分化和聚合,如明星粉丝团、大V微博用户等,他们影响社会舆论及话题,引领社会热点“冷”或“热”的风向。大学生通过新媒体不仅表达自己的价值观、生活态度,也期待得到他人的认同和关注,这种基于共同价值、兴趣取向形成的大学生群体在媒体空间里的分众或聚合,打破了基于不同年龄的群体聚合方式,如“70后”、“80后”、“90后”等。移动端QQ群便是这种典型的新媒体社交群体。根据2015年移动群调查研究表明,年龄在10岁-29岁之间的社群用户占80%,而热门话题在社群用户的引爆呈现出高速增长态势,例如,当电视剧《花千骨》热播时,移动群中该主题的社群消息量在两个月内增长了711%。通过新媒体的聚集效益,可以把社会成员个体行为整合成为社会群体的整体行动,迅速引发社会大众的关注和参与,如微公益。面对这些问题,既需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关注和回应新媒体中的“热词”,也需要预防或及时引导因不同价值群体积聚而产生的群体舆论导向。
2.新媒体的图像化信息系统改变个体认知和把握世界的方式。不同形态的媒体运用何种符号系统进行信息传播,具有作为表象的符号和作为意义的符号的双重意蕴。从印刷媒体的文字符号为主导到平面媒体、网络媒体、新媒体的图像符号为主导,表层是技术革命推动下的信息传播方式变化,深层是个体认知世界的方式变化,正如印刷术催生谷登堡星汉璀璨,而图像传播造就大众狂欢。
第一,从信息传播的符号系统的表象来看,新媒体主要形式是图像符号,与印刷媒体的文字符号相比,这种符号形式使信息传播变得具有在场的有效性,在表现力、感染力和某些可信度上优于文字符号,网络语言中所谓的“有图有真相”即是强调这一优势,由此产生的同步化和大众化效应使个体接受信息的空间距离和时间差异基本消失,在战争、灾难、危机等突发事件出现的时候,社会大众可以通过互联网或者现场直播追踪事件的发展过程。另一方面,图像化的符号系统打破了传统媒介运用文字符号系统所塑造出来的信息隔离和知识阶段,在不同年龄、教育背景、职业、阶层的受众之间形成共享的信息系统。例如,儿童喜爱成人肥皂剧《豪门恩怨》《成长的烦恼》《别对我说谎》等,而成人在儿童的动画片《海底总动员》《蜡笔小新》《千与千寻》中找到乐趣。而即使是最好的畅销书,其读者只是观看相似电视节目观众的一小部分。但另一方面,这种图像符号传播形成的信息共享改变了传统社会场景的角色定位,模糊了不同角色和行为的界限,造成个体在不同角色的标准和规范的转换中失序,引发社会交往和心理的冲突。例如,当代青少年在心理和行为模式上的早熟化与电视、网络等的信息传播缺乏严格的分级审核制度相关,各类成人化的影视节目和杂志向儿童暴露了犯罪、邪恶、死亡、性等成人秘密,这破坏了儿童的天真角色和成人的权威。
第二,从信息传播的符号系统的意义来看,文字符号到图像符号的转变表征着个体认知世界和自我的方式的发展。海德尔格在《世界图像的时代》中把图像视为“世界客体化”和“人的主体化”的方式,他强调“对于现代之本质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两大进程——亦即世界成为图像和人成为主体——的相互交叉,同时也照亮了初看起来近乎荒谬的现代历史进程”,在海德格尔看来,世界被把握为图像的过程即人认识世界和自我,并成为现代性的发端。虽然海德格尔的图像与作为符号的图画、镜像不能等同,但他指出主体对世界的认知可以通过图像的方式进行表达,如情绪、声音、味道等非视觉化的认知。例如,网络语言中常用各种图标代替文字符号表达主体的情绪,广告用时尚的生活样态、优雅的影像美女或帅哥展示产品的功效并引导个体的行为,其隐含的深层意义是用图像将多元生活样态和行为方式具体化,以便于个体的认知和理解。这种信息传播从符号系统到主体认知方式的变化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运行方式和大学生群体角色的变化。
二、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发展的方式转变
在新媒体视域下,需要运用这一信息传播方式建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形态,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转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立体教学建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从宏大叙事向“微化”的转化。
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从信息“汇总者”向“把关人”转变。新媒体使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容量呈现几何增长,它运用光纤通信技术和卫星通信技术把信息全部转化为由“比特”构成的数字化形式,从而提高信息容量和传播速度,知识大爆炸中对知识几何增长的描述同样适用于新媒体中的信息增长容量和速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面临的困境不再是如何获得信息,而是如何选择信息并有效转化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这体现出教师“把关人”的主动性和主导性,而不是单向的知识和信息的“传声筒”。这在于,新媒体中的各种信息蕴涵着多元化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有些信息用反思历史、还原历史等话语对资本主义价值观、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新自由主义等进行包装,在看似价值中立的信息中蕴涵着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引导,从而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主流历史观产生冲击,并经过微信、微博等分众媒介传播产生叠加效应。对于这些纷繁复杂的信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首先需要进行甄别和判断,发挥“把关人”的功能,对各种不同性质和形态的信息进行价值判断,解读信息形态背后的价值取向和立场。在这一过程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专业素养直接影响“把关人”的功能发挥。美国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在《群体生活的渠道》中以电讯稿被编辑淘汰的原因为例进行分析,40%的淘汰稿是基于编辑认为“不值得登”,而不值得登的理由主要是“没有趣味、趣味庸俗、琐碎”等编辑的个人喜好和情绪。(3KP217)这种个体主观因素对新闻稿审核的影响同样发生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信息加工和创造中,讲授什么、不讲授什么、讲授内容的方式和效果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专业素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同一教材和教学内容,有的教师使之成为学生真心喜欢、终身受益的精彩一课,有的教师使之成为最不受学生欢迎的课程。正是基于此,2015年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在《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中强调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教师任职资格制度,政治原则、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偏离,或理论素质、教学水平达不到相应课程要求的,不得继续担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从平面教学向立体教学转变。新媒体以图像符号和个体的“看图”进行信息传递和接收,这种传播方式使大学生对信息的聚焦由整体转向单个原子、由静态转向易变、由抽象转向直观,这种变化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从平面教学转向立体教学,以使教学方式与大学生的信息接收方式相一致。
第一,构建图像、文字与人相融合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形态。如果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文字和教师讲授为主的平面形态,新媒体则是图像、文字、教师讲授相融合的立体形态。思政课教师可以利用新媒体对文字、图片、动画、音频、视频等信息进行处理和整合,设计和制作出教学课件和辅助教学资源。这种立体的课堂教学形态不是把文字版的教学大纲或教案直接移植为电子版,或者简单的讲故事、看视频,而是运用新媒体把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转化为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感知并能理解的参考物,通过实物、活动等形式表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有效推动大学生对社会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践行。
第二,构建现场性与网络化相结合的高校思想传统的课堂教学是通过特定的空间和时间设定教学过程和环节,而新媒体提供的网络技术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时空上进行有效延伸,通过数字化教学平台、网络资源、微博学习、数字案例等建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网络课堂。这在于,课堂网络化能够适应网络时代大学生个性化、自主性和互动性的学习需求,大学生可以灵活选择学习的时间和方式,从而建构个性化的知识体系。复旦大学、清华大学的“慕课”、“微课”建设即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网络化、媒体化和开放化。西南大学_进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实践教学”三位一体教学体系改革,运用“至善在线”云教学平台建设“导人+微课程+学习链接+测验+学分”为主体的网络教学模式,而课堂教学转向专题学习和问题探究,从而拓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的时间和空间。另一方面,运用新媒体建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数据资源库,把教学课件、教学微课、案例视频、阅读书目存放,教师和大学生可进行资源查询和共享。例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网站”是专门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主题网站,其精彩一课、课件制作、社区论坛、资源征集、网络申报评审平台等板块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资源共享的平台。
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从“宏大叙事”向“微化”转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聚焦于能否有效推动大学生认同和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即引导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等从“不知”到“知”、从“知”到“信”、再从“信”到“行”的转化过程。如何把这一宏大的理论体系转变为大学生能够认知和践行的价值准则,这需要从理论教学转向“微化”教学,把社会建设的核心理论与大学生能够感知的日常生活世界相关联。
第一,“微化”聚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从单向知识输出转向扁平化、网络化知识传递。在新媒体的图像符号传播方式下,大学生群体获取知识信息方式呈现出海量与碎片、去中心化与多中心化的特点,大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容量、时效和思维方式上均具有图像符号传播的特质,如思维的跳跃性、信息的碎片化、知识的浅表化等,这一变化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过程实现整体性知识与阶段性知识之间的链接,从单一的课堂教学过程转向专题教学、实践教学和研讨教学的统一,专题教学侧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认知,以各门课程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都应是基本的遵循,既不能动摇也不容动摇。同处当代中国的各代人只有自觉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代与代之间的互动才能顺利进行。换言之,只有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代际整合,代际和谐才能实现,由此也才能汇集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代际合力。
作者:周琪(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iaoyulilun/64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