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教育理论
中国的钢琴教育事业发展已经经历了较长的历史,在二十一世纪以后进入了一个辉煌发展的时期,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钢琴家,并在世界钢琴领域占据重要地位,赢得了国内外的一致赞誉。本文主要针对中国近现代钢琴教学技术理论的发展和形成进行一定的研究。
中国的钢琴教育事业在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飞速的发展,培养出了如郎朗、李云迪等一批较为优秀的年轻钢琴家,并在国际上的重大赛事中取得了较为瞩目的成绩,向世界证明了中国在钢琴教学的过程中取得的进步。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要更加注意对教学方法的创新,不断的完善钢琴教育理论,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钢琴教学技术理论,不断的推进钢琴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 中国近现代钢琴教学理论的萌芽期
(一)民国时期的钢琴教学
这一时期是中华民国成立的初期,在文化领域不再受到传统的八股思想的制约,对欧美文化的研究风潮形成,创办新式的学校和组织各项文化交流活动不断的盛行。钢琴就是在这一时期出现在新式的学堂中,并不断的得到推广。[1]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澳门、香港、上海,教会利用传教士在教堂中传播圣经,就是利用钢琴伴奏来配合圣经的传唱,从而钢琴不断的进入中国,并盛行起来。在这一时期,中国大量的贵族家庭子女赴美留学,不断的受到美国文化的熏陶,钢琴的学习不断的兴起,并成为一种时尚。
(二)主要理论和代表人物
在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是著名的意大利钢琴家梅·帕契, 1904年在上海徳侨俱乐部举行独奏会,成为最早在中国举办演奏会的外国钢琴家。梅·帕契是当时著名的钢琴家李斯特的弟子,长期居住在上海,担任上海市工部局管弦乐队的指挥,在中国栽培了许多优秀的人才,我国老一辈的钢琴家俞便民、张隽伟和后来的年轻钢琴家朱工一、周广仁、巫漪丽、傅聪都接受过梅.帕契的指导。
梅·帕契在钢琴教学中非常严格,强调手指的独立性和对指尖的训练,严格的手指技术是其教学的重点。其认为坚实的指尖基础不仅可以将古典音乐和浪漫音乐表现的更有张力,同时还可以将印象派情调的音乐更加张扬的表现出来。他的理论对中国的钢琴教育影响较大,逐渐的被应用到钢琴的教学中去,成为中国钢琴教学技巧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二、中国近现代钢琴教学技术理论的起步时期
(一)1930年-1950年的钢琴教学
在一九二七年,上海成立了第一所专业的音乐学院,主要设立声乐、钢琴、小提琴和作曲四个专业,成为中国第一所以西洋音乐为主的专门学校,对中国钢琴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十分重视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邀请大量优秀的钢琴家来到中国进行学习和交流,使得中国的钢琴事业更好的发展。同时国家聘请了俄国著名钢琴家对中国的钢琴教学进行一定的指导,将一些优秀的教学经验和先进的教学方法不断的传输给中国,带来中国钢琴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钢琴杰出代表及主要教学技术理论
在这一时期主要的代表人物是俄国著名的钢琴家鲍里斯·查哈罗夫,其不仅担任钢琴演奏家,同时作为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的教师,使得中国在钢琴教学方面更加的专业正规。作为音乐方面地位较高的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在查哈罗夫的带领下不断的培养出一批优秀的人才,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李献敏、丁善德、李翠贞、吴乐懿、范继森等中国第一代钢琴家。
查哈罗夫在钢琴的教学中强调扎实的基本功,其基本功带有浓厚的俄罗斯色彩。首先其在教学中始终贯穿的是将美学和教学进行融合,在基本功训练的同时重视美感,将优美的旋律和扎实的技巧进行结合,这样使演奏既干净有力同时具有技巧性,可以将优美的旋律表现出来。其次,在其教学中同样重视手型的训练,将手指的技巧和手型进行结合。总体来讲,查哈罗夫注重对作品的深入理解和感情投入,讲究严谨的音乐个性和周密的布局,并严格的要求学生,成为中国以后钢琴教学的优良传统。
三、中国近现代钢琴教学技术理论的探索时期
(一)1950-1970年的钢琴教学
这一时期的钢琴教学处于探索时期,我国的钢琴教学中心除了上海音乐学院以外还有中央音乐学院,国家在较多省市设立了专门的音乐学院,系统的进行钢琴的教学。在这一时期较为出色的音乐学家有周广仁、傅聪等,在国际性的比赛中获得较为优秀的成绩,促进我国钢琴教育事业的进步。中国的钢琴选手在国际上取得重要的奖项表明中国的钢琴演奏水平得到空前的提升,为中国的钢琴教育工作提供了优秀的教师队伍和科学的理论指导。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对指法进行一定的探索,不断的进行指法的训练,对指法的严格要求可以将学生的基本功更加扎实的进行体现,将学生的基本工和基本的技巧进行更加深入的训练,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积极的要求自己,在学习和训练中不断的进行深入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专业职业素养,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的严格要求自己,培养自己良好的学习习惯,今后在钢琴领域更好的发展。
(二)代表人物和主要教学技术理论
傅聪,著名的钢琴家,中国第一位在肖邦国际钢琴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的钢琴家,将中国的文化和钢琴进行融合,使得钢琴在中国不再仅仅是舶来品,而是真正的融入了中国的文化中,成为表现中国文化的一种方式。
傅聪不仅仅是杰出的钢琴家,也是优秀的音乐教育家,在钢琴的教学方面具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首先,在教学中傅先生要求在演奏中要重视对速度和节奏的把握,将音乐进行一定的组织。[3]同时演奏要一气呵成,将音乐有顺序的组织起来,这样整个曲目才会更加完整。傅先生在音乐的演奏中较为重视句法的安排和布局,并且将中国的传统音乐和文化与钢琴进行结合、将西方的音乐和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结合,使得中西方文化在不断的碰撞中更好的发挥其自身的价值。音乐自身是一个整体,一个完善的过程才能将音乐的情感进行深入的表达和交流,因此,傅聪的教学方法在现在来讲还是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在进行学生的培训中需要将音乐的整体性作为教学的重点,让学生在全局的角度上进行音乐的学习,将自身的情感融入其中,领悟音乐更深层次的含义而不仅仅是进行相关技巧的学习。这样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领悟能力和创作能力。
四、中国近现代钢琴教学技术理论的发展时期
(一)改革开放以后的钢琴教学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钢琴教学不断的推进,在国际上的地位也不断的提升,给中国的音乐发展带来了空前的活力,进入到一个发展的新时期。在这一时期,钢琴的发展进入到更加系统和科学的层面。同时国家不断的创办各项刊物,保证钢琴领域的各项先进经验的传输和交流,使得我国的钢琴教学技术理论进入高速发展时期。钢琴的交流与合作也不断的加强,国外的钢琴家不断的来到举办各种音乐会,而中国的钢琴家也不断的走向世界,在国际上进行音乐会的演奏和交流,促进了中国音乐的不断进步,在国际上的地位也不断的提升,影响力不断的增加。可以更加又有利于国际间在钢琴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并不断的促进钢琴文化的交流。
(二)主要代表人物及教学技术理论
在这一时期主要的代表人物是著名的教育家和作曲家赵晓生,其著作《钢琴演奏之道》将中国特色钢琴教学理论提出并发展起来,为中国的钢琴民族化带来了一个新的起点。在其著作中,将中国古代的阴阳哲学理论进行探讨,并引用到钢琴演奏的理论体系中,将琴法、琴艺和琴韵进行结合,统一的运用到演奏中,以琴法为器、琴艺为用、琴韵为理,将虚无的情境运用到演奏中,贯穿到情感表达之间,使钢琴的演奏更加打动人心。同时,赵先生创造性的将中国传统乐器和西洋乐器进行结合,将钢琴赋予中国独有的特色,对以后钢琴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传统的音乐和钢琴的结合可以体现中西方文化的融合,将中国的音乐和西方的音乐进行融合是进行音乐创新的重要方面,中国的传统乐器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印证,在历史的不断发展中展现了自身的独特魅力,与中国的传统艺术进行融合,可以激发更多的音乐创作,展现中国文化的内涵和丰富的文化底蕴,更好的在世界上展示中国的风采。
结束语
中国钢琴教育技术的发展随着时代的推移不断的进步,越来越多的钢琴家在钢琴事业的发展中贡献自身的力量,使得钢琴教育技术不断的进步,凸显了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以后的发展中,中国的钢琴家会不断的将钢琴弹奏技术进行完善,挖掘出更多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的音乐美学知识,发展中国钢琴教学的理论。
作者:余琳娜 来源:北方音乐 2015年24期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iaoyulilun/64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