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教育理论
笔者首先以目前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特点出发,分析了农村家庭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阐述了其中的弊端与不足;然后,提出了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所存在问题的必然性与长期性;最后,从社会影响角度对目前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方式做出了深入的探讨,为以后减少问题儿童研究提供了理论性的参考依据。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家庭教育理论论文,供大家参考学习。
一、农村家庭教育的特点
首先,家庭教育理念和方式缺乏合理性。在广大农村,不少父母仍然沿袭着“棍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的方式进行教育自己的孩子,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望下,往往认为要想使孩子将来能够出人头地,必须严加管束,然而由于受文化水平的制约,对待孩子的行为往往只看结果。当孩子取得较好的成绩时,不假思索地给予物质上的奖励,当孩子遇到学习和心理上的困难时,却爱莫能助,当孩子学习成绩出现下降或较差时,不问青红皂白就加以训斥,甚至采用暴力。
其次,父母缺乏与孩子、教师的沟通。由于受农村思想观念的影响,父母的权威观念普遍严重,认为孩子没有成年,任何事情必须服从父母的意愿,很少与孩子进行心理的沟通交流。然而,儿童在自我成长的过程中,自我意识不断增强,在父母强权的教育理念下,不得不牺牲自己的意愿,限制了自己的人格的成长。此外,父母也很少与老师进行沟通,往往认为对孩子的学习教育是老师的责任,普遍缺乏与老师的合作意识,忽略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当孩子在学习上出现问题时,往往把责任推卸给学校教育。
再次,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孩子来说,无时无刻不受到影响,在广大农村,不少父母在空闲时间往往存在着不良的习惯,如打麻将、玩扑克,甚至赌博,很少时间陪孩子一起看书学习,这样孩子在学习上处于散养状态,旷课、逃学、成绩不理想,生活上叛逆的现象时有发生。
最后,传统观念依然存在。虽然在我国广大农村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多年,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大力宣传,农村的男女有别有所改观,但是在农村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重男轻女的的思想依然存在。无论在物质生活还是在精神生活方面,男孩子受到的关爱在很多程度上多于女孩子,对女孩的期望远远不及男孩,使大量农村女孩子的教育条件受到严重的制约。
二、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必然性和长期性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是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转化过程中城乡户籍制度导致的现象。城乡经济转化使大批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然而,我国的户籍制度管理体制限制了这些进城打工的生活,最终导致了大批农村留守儿童的产生,随之带来的家庭教育问题日益凸显。
我国二元经济的发展与城乡户籍制度之间的矛盾,很多程度上限制了进城农民工的生活状况,使大批的农民工的子女无法与父母生活在一起,只有留在农村接受教育。首先,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城乡户籍的差别,导致了农民工备受歧视,在这种环境下大多数农民工不愿在固定城市长期工作,只能在不同城市之间进行流动,不能随行的子女提供一个稳定健康的生活环境,另外,由于大多数农民工从事的工作的性质一一脏、重、乱,并且工作时间长,即使将子女带在身边,也没有精力和时间进行教育子女;其次,随着我国对广大农村义务教育优惠政策的实施,使众多的农民工认为与其在条件简陋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就读,并且承担高昂的学费,还不如将子女送回到实行“两免一补”的农村学校接受教育,这种“回流”现象使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进一步加大,家庭教育的问题进一步加重。
三、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对社会的影响
众所周知,儿童时期是人生的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具有其他时期的无可替代性,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出现了偏差,不仅影响到他们的人生发展,也会使我国广大农村的义务教育面临着严重的挑战,教学质量低、教育秩序乱是目前我国农村小学、初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对我国来说,农业占据我国总人口的50.32%,因此农村留守儿童的接受教育的质量,将直接影响着我国下一代人口的素质总体,对农村儿童的教育的成败所造成的后果严重性是绝对不能忽视的。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由于众多农村留守儿童很多接受教育的权利受到剥夺或削弱,甚至有的儿童生活在残缺、暴力和问题家庭中,使得这些留守儿童出现性格上的孤僻、言行上的偏激,进而出现厌学、旷课、逃学和网瘾的现象,特别是一些单亲或托管的儿童,由于对外界事物缺乏判断力,在社会上不良分子的诱骗和纵容下,不由自主地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其中,农村留守儿童的比例尤为突出,为当地的治安环境造成了很多危害,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面对众多问题农村留守儿童,有些专家担心等到20年以后,这一代留守儿童可能被时代所毁掉,实践证明这种说法绝非是危言纵听。由此可见,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对我国和谐社会的健康发展的影响,是我国目前应当解决的关键之一。
徐俊霞\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iaoyulilun/64951.html下一篇:浅析现代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