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教育理论
众所周知,“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地理课堂导人设计一般运用于地理课堂教学的初始环节,是高效快速进入新章节、新课时的前奏。地理课堂上将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导入设计结合,以学生为主体,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发展规律,巧妙导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会产生“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教学效果,而优越的教学效果易形成活跃而有序的课堂氛围,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教育心理学理论的论文,供大家参考学习。
一、课堂导入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1.课堂导入的基本概念
课堂导人,又名“开场白”,是一堂课的起始环节,是指教师在授课之初’结合学生心理状况和认知规律’指导学生快速融人学习状态的一种行为方式⑴。课堂导人一般只需1-5分钟,但是它的作用却非常重要。地理学科作为横跨文理的桥梁,其复杂性和多样化为地理课堂导人的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2.课堂导入的作用
根据中学生心理活动规律,在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教学中,起始1~5分钟的共鸣效果是最佳的。教师巧妙设计地理课堂导入,形成先声夺人的局面,可以为即将进行的思维活动打下基础。从教育心理学理论出发,新课导人功能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1)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课前学生思维仍处于兴奋状态,课堂心理氛围不佳,如果立刻强行进人学习状态,会影响学习效果。教育心理学理论指出,良好的集体心理氛围,直接感染学生学习的注意力、情绪、动力和行为,而教学过程实质上是一种心理认知过程,与学生的感知注意、理解记忆、
4.课堂重视分层教学,课后加强网络运用教师备课时应着眼于教材整体知识框架,结合学生原有知识水平差异,将知识体系分为不同层次目标,再安排到课堂中实践。如进行“锋面系统”分层教学时,教师需对各层次学生给出不同任务,学困生要能阐明锋面系统的特点,能判读锋面类型及控制下的天气,能利用网络资源,继续巩固学习;学优生要能分析冷暖锋过境前后天气变化过程和特点,课后在家中利用网络学习,弥补大班授课的不足,拓展学科知识。教师要思维想象等多种心理活动紧密相连。学生的注意力是否集中关系到认知过程能否顺利完成。(2)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创造力的培养实质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种心理现象。别致奇特、富有创造力的地理课堂导人,可以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求知欲,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空间,经过精巧设疑、留置悬念’使学生面临疑难主动思索。(3)促进师生情感沟通。妙不可言、独出心裁的课堂导入设计,利于构建友好的师生互动关系,师生互动沟通又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情绪、情感,教师利用渊博的地理知识、儒雅的言谈、崇高的品德,在地理教学导人的思维方法上引起学生共鸣,可赢得学生的关注,并促成学生主动与教师交流的亲睦局面。
二、基于教育心理学的地理课堂导入的设计原则
教育心理学研究要遵循客观性、发展性、系统性和教育性原则,在此基础上进行恰当的导入设计,能使整堂课的教学水到渠成。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掌握课堂导人技巧,从学生出发,结合学生心理特征和发展规律,同时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1.目的性和针对性原则
感知是认识事物的开端,是一切心理活动的根源。在地理教学活动中,学生获取地理知识是以知识感知为起点的。知识的感知具有选择性,因此,地理课堂导人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使学生在感知过程中能有的放矢。教与学要达到的共同目标,从教师和学生的角度分别是授课目标和学习目标。同时,要针对课堂具体内容、不同课型和学情,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乐趣喜好、认知能力,设计出学生喜闻乐见的导入方式。
支持学生放学后利用网络交流学习,发挥网络的正面影响。
5.实施多元教学评价策略
为给课堂中个性差异的学生以人性化、多样化的发展空间,教师要实施多样化评价策略,全面真实地评价学生的表现。既要关注学生学习水平,又要关注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既要关注学习结果,又要关注学习过程。评价方式也应由教师评价转变为同学、教师、家长等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
2.简洁性和启发性原则
依据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初中生的注意积极主动但精确度不高,高中生注意力的精确度则日益提高,因此,课堂上应采取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课堂导入。地理课堂教学受限于时间,导人设计要遵循简洁性原则,尽量以简短精焊的事例或实验为基础,让学生在地理课堂上以最短的时间进人最佳状态。课堂导入可采用启发式教学,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列举与日常生活概念相关的简练、具体的实例,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好奇心和求知欲。
3.趣味性和艺术性原则
教育心理学理论指出,只要人对某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积极主动探索了解和认识该事物的途径和方法,并产生强烈的探究精神。因此,课堂导人要把握趣味性和艺术性原则,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成熟度,采取新颖趣味的导人方式,巧妙地把枯燥的知识用通俗易懂的形式导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基于教育心理学的地理课堂导入方法
1.情境导入法
利用图片、语言、视频、歌曲、诗歌、板画、成语、故事、谚语等多种途径,形象直观,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格式塔心理学理论强调’知觉具有整体性,面对客观事物,人是通过整体加以认识的。地理知识的学习是对学习内容整体的宏观了解,再通过理解学习内容各部分之间的结构关系,揭示其内在联系性,进而得到理解和顿悟。教师采用情境导人法,要结合地理教学内容,借助图片渲染、视频感染、歌曲传情、语言动情等多种途径,创设生动形象、接近学生日常生活的情景和意境,给学生塑造一个与地理事物相关的整体形象。如讲“南北半球判断”和“经纬度判定”时,可利用美国动作大片《金蝉脱壳》的素材,通过马桶流水的旋转方向判定所处的半球,利用六分仪测出所处的纬度,提高学生探究地理知识的兴趣和能力,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感受到从现实生活中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性。再如,讲“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时,以“漂流瓶的故事”引情设疑:为什么在阿根廷投放的漂流瓶会到达澳洲海岸,从而引出洋流知识。巧妙设计课堂导入,可以缩短学生与教材的距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实现有效教学。
2.复习设问导入法
顾名思义,即将新、旧知识有机地结合,既可温习巩固学过的地理知识,又可自然地进人新课程的学习。从心理学理论讲,可有效排除倒摄抑制,因为刚学完一种知识后,又去学习新的知识,就会忘记前面学习的知识。如讲“河流的开发和治理”时,以美国田纳西河为例,让学生回忆旧知识--长江的开发利用,分析影响河流开发的因素,然后很自然地进人新课的探究学习。课堂复习导人设计,不仅可以夯实课堂传授获得的地理知识,而且对学生学习新知识起到了启发的作用。
3.生活实例联系导入法
以皮亚杰为代表的建构主义理论者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且新课标强调“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要求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并运用于现实生活中。利用日常生活实例导人,充分考虑学生主体性,教师应由知识的灌输者变为学生建构知识意义的指引者。根据地理教学内容和学生心理特点,联结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唤醒脑海中已有的相关知识,与地理新概念交融,迫使抽象的地理知识形象化。如讲“常见天气系统”时,教师可以播放前天晚上的天气预报视频,其中涉及全国主要城市的天气信息,然后安排学生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找出描述天气信息的关键词,循循善诱。教师还可以利用一些与天气有关的谙语,如“烟囱不出烟,一定是阴天”“日晕雨,月晕风”“空中鱼鳞天,不雨也风颠”等等,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理解记忆所学知识。
4.实验演示导入法
教育心理学中的认知主义理论和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强调学生认知的主动性和智力多元性,中学地理教材的经验和结论都是前人研究的成果,对中学生而言是枯燥的教材知识,在学习过程中会缺乏对地理真实现象的感性认知和体验。因此,对待抽象的地理教学内容,教师可利用实验演示方式导人,让学习者直接观察事物和现象的形成过程,伴随学生心理活动的主动参与,将教学导人的地理知识内化,并成为学生的认知结构,丰富学生的多元智能。例如,讲《行星地球》这一章内容,可以利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Flash图片演示地球公转,借助模型或实物演示八大行星运动,等等。又如,讲“等高线”,可以利用半个土豆,切成1厘米厚度的片状,由大到小在白纸上画出土豆片的周长,就形成一幅等高线图。心理学强化理论研究发现,课前了解学生喜好,将学生参与度高的、趣味性强的实验活动与地理教学内容相结合,自然地导人新知识,让学生亲力亲为,可以激发他们思考、质疑的能力,促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施教之功,贵在引导。地理教学导人与教育心理学结合,利用形式多样的课堂导人方法,注重实用性,凸显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主体地位,精准捕获学生的兴趣点,巧妙激发求知欲,让学生在“玩中学、动中学、乐中学、兴趣中学”,是创建欢乐课堂和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
应家平,郭志永,翟秋敏\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iaoyulilun/64963.html上一篇:关于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的思考
下一篇:人生中心教育基本理论概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