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教育理论
本文着力探究如何使小学历史知识教学与品德教育相融合,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效力。
冀教版《品德与社会》课程从四年级下学期开始,陆续出现一些历史知识的内容。这些内容比较零碎,也没有成体系,由于这些历史知识点离现在生活的年代时间已经很久远,学生对许多历史上的人或事表现得无动于衷。因此,小学历史知识教学与品德教育如何进行联系,成为许多品德与社会老师心中的一道难题。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提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是课程教育理论的基本理念之一。教材设计主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结合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组织和安排教学内容,构建学习主题,力求使学生通过对教材的学习,促进他们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良性发展,并为学生综合性学习其他课程提供有效支持。但历史知识的内容对于小学生来说有其特殊性,建立学生生活与历史的联系,成为有待解决的问题。鉴于此,结合多年从事小学中高年级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经验进行如下思考。
一、历史知识的教学不应只教给学生一些零散的知识点,这样会使学生感觉索然无味,历史教学应立足于品德教育。要实现历史知识生活化,把学生从书本引领到生活中,这样就比较容易消除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生疏感,使他们带着一种愉悦的心情学习,培养学生内在的品德修养。例如在讲授五年级上册《古老的中华文明》一课当中的四大发明时,首先出示课件国庆阅兵、烟花、神七升空、造纸、印刷机、指南针,这些我们生活中的用品,提问武器的弹药和烟花的燃料是什么?学生回答火药。进一步引出我国的四大发明,最后感悟,升华体验。在教学中,我努力将品德教育与生活内容相融合而不是机械、刻意地安排环节特别强调品德教育,从课堂效果看,孩子们由现在到过去逐步深入地了解四大发明的同时,也从心底里激起比较强烈的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
二、在收集资料、探究历史事件的过程中,提升道德修养。品德与社会课注重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充分让学生发掘本地历史资源,让学生收集我县抗战时期的一些历史事件,如王二小、黄土岭战役。通过收集、整理资料这一过程,学生初步认识了解历史,同时对历史知识也有一些感悟,自己的品德也得到提升。同时听老八路讲战争年代的故事,通过走访这些历史的见证者,使学生更直接地感受到历史的真实存在,利用这次收集资料的契机,到家乡走一走,亲身体验,感受身边的历史,比教师空洞的说教强万倍。
三、把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融入故事中,把这些演绎得有生命色彩,选取有代表性的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把这些历史上的人物活化,让儿童进入这些人物的心灵世界,体会他们的欢乐与幸福,认识到他们的辛劳和艰苦。看这些人物的追求与梦想,学生就会感同身受,情感也就进一步升华,使心灵得以净化,品德得以提升,如学习五年级上册《中国之最》一课,利用华佗发明麻沸散的故事、李时珍创作《本草纲目》的故事。从这些人物的故事中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
对于历史事件,如果只是单纯利用书本上的介绍和有限的几幅图片学习,学生只会感到空洞、乏味,在当时可能有些感触,但也不会深入,不会达到长期的教育效果。如果将历史事件以故事方式呈现给学生,其效果迥然不同,那些发生在历史上的真实故事很容易打动学生的心灵,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提高,不知不觉中也会加深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和理解,积极的情感体验也会得到激发。如学习六年级下册《灾难深重的中国》,让学生观看《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等爱国纪录片,一定会引起同学们情感上的共鸣,达到“热爱祖国”、“珍惜现在美好生活”、“努力学习,报效国家”思想教育的目的,也使学生认清自己的使命感。
四、课后注重实践。引导学生用历史的眼光看待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使他们体会到现在就是将来的历史,让历史观念成为一种自然,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社会性的良性发展。
总之,历史知识的教学不能是干巴巴的知识点,应是有血有肉、有内涵、有生命的。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深挖学生的内在情感因素,真正引发学生的道德冲突,促使学生形成理性价值观,这样道德教育工作才能落到实处。
作者:袁建成 来源:考试周刊 2016年9期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iaoyulilun/64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