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教育理论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于我们的数学学习,则更应该从提前准备入手,让学生认真预习,课前做到心中有数。数学教学是一个复合体,教和学不可分割,教师的“教”要在研究学生的“学”基础上进行。有效的预习,能使学生明确所学知识的目的性,学习过程更有针对性,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果。良好预习习惯的形成将为课堂学习节约许多宝贵的时间,使得教师不必过多讲解,学生就能自己主动获得知识。这样不但能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还能使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大大提高。因此,教师要有步骤地分阶段地进行预习方法辅导,教会学生做什么(告诉学生预习的内容,也就是即将学习的新知)———怎样做(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为什么这样做(发展学生的思维)———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让学生预习后发现一些不能解决的问题),这样一步一步地指导学生,让每一个学生掌握一定的预习方法,在学习过程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明确任务,加强预习的目的
教师布置预习任务要明确,让同学有目的地预习,做到有的放矢,针对性强。这种方法要求教师先要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对相关学习内容要进行认真研读,提出既有一定的价值、又有吸引力的、能促使同学产生浓厚的学习、探索兴趣的预习任务。教师布置任务时,可以采取表格或者提问的形式,要注意难度适中,具有启发性和引导性,要求明确,操作性强。
二、做好笔记,理清预习的思路
学习重在发现、探索、创新和应用,学习数学更是这样。如果预习内容涉及教学概念、公式、定理时要反复阅读、思考,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开始,可以让学生在书上圈点或者做简单的批注,在阅读课本后,引导学生抓住教材的基本内容,想一想这些新知识的基础是什么,自己掌握得怎么样,做一些必要的复习,为新的学习打好基础,同时在阅读教材时要初步了解新知识的基本结构,把自己的体会或独特见解写在书上的空白处;其次,可以让学生做摘录笔记,摘抄重点概念、关键语句等等,以加深对重要知识的记忆、理解,并简单地记下预习过程中的疑惑和不解之处,也可以记录自己在预习中的收获。这样,听课的目的非常明确,态度积极,注意力也容易集中,听课效果肯定会好。
三、自主质疑,提高预习的实效
问题是学习的源泉,没有问题的学习就如一潭死水,因此问题意识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预习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要了解新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为课上更好地学习做准备。预习时可能对重点知识认识得不清楚,抓得也可能不准,这都没关系,对预习中感到困难的问题要查一查,感到困难的原因是什么,是原有知识基础问题还是理解问题,如果是基础问题就要自觉补一下,看一看是否可以解决。如果是理解问题,可以记下来,等第二天老师讲解时,学生自己就可以带着问题听课,积极思考去解决,这样学习就更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听课效率自然得到提高。要引导学生预习时要把新内容与学过的旧知识联系起来,做到“温故知新”,使知识系统化。
自主质疑和做好笔记有类似之处,但并不完全相同,自主质疑主要是在记录自己在预习时弄不清楚的问题。其实,学生的有些问题教师原以为很简单,可以不用讲或者一略而过,但是当看到了他们预习中的质疑时,才觉得原来对学生的了解还是那么不全面,所以预习有利于老师在上课的时候找准学生的“脉象”,而学生也可以做到有目的的听课。相反,有些问题老师认为非讲不可,而学生却用自己的思考解决了,这样就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了学习热情,课堂效率就会提高很多。
四、合作探究,扩大预习的收获
美国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者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其收获显著不同。看一遍的收获是10%;听一遍是20%;说一遍是70%;动手做一遍(如操作、演练等)是90%。脑电图观察表明,看和听时大脑只有一个兴奋点,而说和做时都有多个兴奋点,如果在预习后感到认识模糊,可以与伙伴进行讨论,把同学的思路和自己的思路进行比较,看别人是怎么提出问题的,是怎么分析问题的,是怎么解决问题的。有时,预习中自己认为已经理解了的东西,讨论时也许会发现伙伴和自己想的并不一致,为什么不一样呢?从而引起更进一步的思索。这种比较与思索,无疑会提高学习的效果,深化学习的内容。最后,在与同学们的合作交流与探讨中找到适合的方法、恰当的策略与正确的答案,既增加了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又能使他们互相帮助,互相学习,融洽同学关系,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
五、尝试练习,巩固预习的效果
对于比较简单的学习内容,学生往往预习后提不出问题,觉得自己都会了,可是真正动手做题时,却是漏洞百出。可以在预习提纲中设计“自我检测”栏目,往往每课时的例题无论是从解题方法上还是在知识点的运用上,都是很典型的,因此预习时应要求学生先把例题都做一遍,加深领悟的力度,再引导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题目进行尝试练习。通过练习,可以检验学生预习效果,如果做题时出现错误,要让他们想想错在哪,为什么错,怎么改错。如果仍是找不到错误的根源,可在听课时重点听,逐步领会,这是数学预习不可缺少的过程。数学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的一大特点就是要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初步理解和掌握了新的数学知识,并且通过做练习或解决简单的问题来检验自己预习的效果,能让学生反思预习过程中的漏洞,也能让老师发现学生学习新知识时较集中的问题,以便课堂教学时抓住重、难点,提高学习效果。
由此可见,在数学学科开展课前预习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学生通过预习,对课堂知识有了基本了解,知道自己什么地方存有疑问,这样在听课时就有所选择,可以克服盲目与被动,从而把被动接受教学转化为主动求知的过程。
上一篇:浅谈县级博物馆的宣传教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