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教育理论
摘 要:
关键词: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来自于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类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做。”我从他的教育观点中可以领悟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根本的方法,是使学生感受到自己创造成功的欢乐。许多不断获得成功的学生,是在老师、同学、家长的表扬声和赞美声中欢度学习生活的;而又有很多屡次遭受失败的学生,是在教师、同学、家长的批评声和斥责声中苦熬学习生活的。所以,实践告诉我,生物教学中,只有千方百计使学生“享受成功”,他们才能学有长进。所以,我选择讲台,让讲台变成学生创造成功、享受成功的阵地。
一、 以身作则,引导学生喜欢讲台上的老师
要想让学生走上讲台,首先,要以身作则,让学生喜欢讲台上的教师。常见的师生之间的状态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是学生怕老师,这是最常见的,的确,往往很多老师严格教育的精神让很多学生有种敬鬼神而远之的心态;第二种是学生敬老师,这是德育所倡导的,很多学生在教育中应该做到尊重老师;第三种是学生喜欢老师,这是教师的魅力人格所产生的。做好学生喜欢的老师,上好学生喜欢的课,这是每个教师都追求的目标。新学期伊始,每个学生对未来都会有一个期待,期待任课老师能是自己喜欢的那种老师,同时也希望任课老师能喜欢自己,这决定了学生的兴趣所在。做学生喜欢的老师,教师首先应具备足够的责任心、无私的爱心、坚定不移的恒心、永不言弃的宽容心。只有教师对学生捧出的是一颗真心,奉献的是永不言弃的精神,和学生赤诚相见,必会被学生信任,更会被学生喜欢。
二、 开创阵地,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
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和短处,但是能够真正做到扬长避短的学生确是很少,而变短处为长处的学生更是寥寥无几。其实,有些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也抱有跃跃欲试的想法,但是鉴于诸多因素学生往往选择的很多确是临阵退缩。说到底,还是学生对自己各方面的信心不够,所以,作为老师,可以为学生开创一片发挥学生特长、增强学生信心的土地,这片土地最小的单位就是班集体,最小的一块阵地就是讲台。因为,一个班集体就是一个大家庭,大家都是兄弟姐妹,可以互相团结,互相帮助,取长补短,而讲台在学生的眼里是属于老师的,神圣又庄严的知识领地,把这块阵地交给学生,学生会觉得这是老师的信任和期望,学生必会竭尽所能的把自己展现在教室的讲台上,久而久之,学生在讲台上会越战越勇,信心十足,因此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
三、 讲台可以给学生对自己知识梳理的能力
我在教学生努力想把教师“传道受益解惑”的能力和方法转移交给学生,让学生先适当的自行“传道受益解惑”。给了学生一片阵地,学生会竭尽所能的坚守这块阵地,于是为了充实自己,学生不仅会做到课堂上能够认真听讲,并活学活用,还能积极参与到课外阅读,上网阅读相关知识,是所学的知识更加丰富、清晰、完整。在整理资料的过程中也是学生积累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他们在获取资料和知识的同时,其实又是一种知识认知的过程,这些活动比起学生生记硬背的效果高出很多。比如,在讲“心脏”“血管”“血液”“血液循环”这几块内容时,对照两种做法,比起教师认真讲授的方法,还是由学生自主收集资料再由学生自己走上讲台试行讲解,更让学生能够对这几块知识做出更好的消化和吸收。
四、 讲台活动可以促进课堂教学的气氛
有效教学除了要使得学生更好的获得知识外,还要设法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通过课堂的教学气氛的创造,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热爱生物这门课程的兴趣,兴趣保持了,那么他获取知识的欲望就会增强。在我上课时,我不仅把讲台当做知识讲授的阵地,也把它当做是学生和我共同成长的大舞台。作为教师,我会在讲台上尽我所能的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能通过在讲台上不同形式的讲授了解学生需要什么。对于学生,我总是选择很多机会让学生到讲台上来进行表演、讲解、游戏等形式来推动课堂教学的气氛,如在讲“生物圈的组成”概念时,这块内容较为枯燥,但是,我让四组同学分组讨论,选择性的上讲台表演,学生非常兴奋,就这样,在讨论和表演中,这块知识又能被学生自主学习了。原本很枯燥无味的知识在学生的演绎下变得丰富多彩,教学气氛一下打到高潮,教学效果也收到极好的反馈。
有时在想,教师的责任心不是在轰轰烈烈中展示,而是在平凡琐碎中体现,我们要善于在细微处发现丰富,于琐碎中寻找欢乐,于平凡中创造奇迹。适当的给学生创造发展的空间和时间,适当的给学生自主学习和认知的领域,适当的给学生发现自我发展自我的阵地,这样的教学过程,教是民主的,学是和谐的,老师是愉悦的,学生是轻松的,师生间的讲台关系的转变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科学思维,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获得艺术的助推。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iaoyulilun/65494.html
上一篇:浅谈化学教学中的合作探究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