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教育理论
摘 要:
关键词:
会宁教育独树一帜,别具一格,是中国教育史上特有的成功范例,有人说他是黄土高坡上的“教育绿洲”。在干旱贫瘠的自然条件下、穷困落后的生存环境里,崇文修德的文化底蕴,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情牵魂绕的地方领导,爱岗敬业的辛勤园丁,发奋刻苦的莘莘学子,坚守希望的痴心家长,众志成城的社会氛围,持续改写着基础教育的实践,不断创造着令人瞩目的奇迹,长久改变着个人、家庭的命运和全县的面貌。然而近年来,被喻为高考状元县的甘肃会宁“因教致贫”、“因教返贫”现象日益严重,演化出一系列矛盾。
说起会宁,“会师圣地”、“苦甲天下”、“西北高考状元县”全国知名。
这是一片贫穷的土地。全县58万人口中,就有24万人生活在穷困线以下,年收入不足1000元。全县82%的乡镇处于穷困,有“陇中苦瘠甲天下”之称。
这又是一片富足的土地。30多年考出大学生6万多人,平均每10户有4名大学生。是甘肃乃至西部大学生最多的地区,有“状元之乡”美称。
因为贫穷,孩子们选择求学,梦想走出穷困。因为求学,家长们倾注心血,希望功成名就。正是这贫穷与富足的时空交替,创造了世人瞩目的“教育神话”,演绎出影响深远的“会宁现象”。
会师圣地的长征精神
“会宁会宁,红军会师,中国安宁”
1936年10月10日,甘肃会宁,一座镶嵌在古“丝绸之路”上的历史名城,迎来了有史以来最值得记忆的一天———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大会在这里举行。大会师,“在中国革命史上揭开了新的一页”。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转折点和里程碑。
历史的烟云已经散尽,但历史的细节,依旧生动、感人。?共和国先驱者战斗的足迹遍布会宁,共和国先驱者战斗的足迹遍布会宁,也给这里留下了传之千古的“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同心同德、百折不挠、勇往直前、团结胜利”的红军长征精神。也正是这种红军会师精神和独特的人文环境、严酷的自然条件的融合和激励,铸就了会宁人刚强的精神品格,使会宁人虽身处艰难,但志向高远的目标始终没有被湮灭,坚忍不拔的毅力始终没有被消磨,艰苦奋斗的传统始终没有被丢弃,重教尚学之风一直在盛行,使会宁教育迈出了跨越式步伐,创造着时代的传奇———教育神话。
苦甲天下的“高考状元县”
会宁自然资源匮乏、环境条件严酷、经济基础薄弱、社会发展落后,是国家级贫困县。干旱少雨是这个农业大县的基本县情。艰难困苦的生存条件,祖祖辈辈与大自然的抗争,造就了会宁人坚韧朴实、敢于向自然和命运挑战的性格与斗志。“家有千石粮,不如一人在书房。”会宁县历来就有重教育的传统美德。“耕读传家”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源远流长;“耕读之家”的习俗代代相传,经久不息;以“书香门第”为荣耀的家庭遍及乡里,处处可寻。这样的好传统,好风气,在新中国建立后,得到了发扬光大,总结出了“领导苦抓、家长苦供、社会苦帮、教师乐教和学生乐学”的“三苦两乐”经验。其中“苦”滋味只有会宁的老百姓、广大师生和历届领导班子成员体味最深。为了供孩子上大学,不少家庭的生活节俭到了不能再节俭的地步,生产只能维持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再生产。正是“三苦两乐”精神有力地促进了会宁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陪读,借贷,苦乐相伴。在会宁,千万个不同家庭演绎着千辛万苦供子女上学的相同故事,求学是他们共同的精神支撑,孩子维系着他们全部的希望,为此无论付出多大的物质和精神牺牲,都在所不惜。
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成就未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抱负与人生追求,人往高处走是常理常情,教育是会宁的立县之本,也是会宁发展的希望。求学改变命运是积极进步的美好愿望。6万多名优秀学子不但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改变了6万多个家庭的命运,“教育兴县”战略也正在改变会宁大地的贫穷面貌,进而为国家的建设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因教返贫的“神话”破产
然而近几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市场化倾向的产生及其社会效应的逐步显现,“因教致贫”、“因教返贫”问题在会宁日渐严重了起来。相当一部分农户因为供孩子上学,特别是供孩子上大学,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使家庭重新陷人了困境。会宁,这个学子崇拜的教育圣地,正在承受着不能承受之重———因教育走向贫穷,因求学走向困苦。
有媒体报道,如今在会宁同时发生着这样一件事:大量农村大学生毕业即失业,长期举债供养学生的农村家庭血本无归,“因教返贫”屡见不鲜。教育和高考正在将会宁人逼入一个难堪的境地,会宁人相信知识改变命运,但教育支出却使很多会宁人背上了沉重的债务,会宁人相信上大学可以重塑人生,但上大学的费用却使很多会宁人重新回到了贫困的行列。
在会宁,教育曾是绝大多数农村家庭改变自身命运的惟一通道,也是这个国家级贫困县的“立县之本”。在中央财政对于西部教育长期投入不足的背景下,会宁人对“读书脱贫”寄予着赌博式的希望,如今却发现“教育立县”已遭遇“教育破产”。这对崇尚读书立命的中国来说是一个新悖论。尤其在广袤而落后的西部,科举取士和尊儒重教传统因闭塞而保存,又因贫穷而兴盛。长期以来,教育被压以重注,成为改变寒门命运的出路和调节贫富悬殊的杠杆。
然而,以大学扩招为主要标志的教育产业化所催生的高学费和低就业,像两只无形的大手,夹击着原已坚硬狭窄的农门。危机在2009年爆发,“84万应届毕业高中生退出高考”导致中国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考生总量首次出现下降,这场波及国内多数省市的“弃考风潮”被教育界称为中国高考的“拐点”。从尽两年来高考成绩统计看,我们惊觉“越来越多的农村学生考不过城市学生”——高考就像一个透明的量杯,将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的差距,以分数的形式精准暴露。近年来,根据教育部部署,各地相继启动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并与此相配套,进行高考制度改革。但农村学校由于受经费、师资、环境等因素影响,对各种改革举措无法像城市学校一样落实到位,从而使得城乡教育差距进一步拉大,农村孩子在高考中越来越处于劣势。
由此凸显的农村教育之痛让“知识神话”褪色,并在某种意义上成为西部农村家庭重陷赤贫的梦魇。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iaoyulilun/65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