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教育理论
摘 要:根据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和美育教育,其中主要表现为情感教育、美德教育、品质教育和美感的培养、美的创造力的培养。语文学科的智育与德育、美育三者相结合,共同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
关键词:语文学科;德育;美育
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这意味着语文不仅担当培养学生的智育,而且肩负提高学生德育、美育等的重任。《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在现行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本)》的教学目的中也作了这样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在这些要求中,在对语文的感知、分析和运用能力要求提高的前提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了语文的人文性特点,对于创新的、美的要求更高了。
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从语文学科特点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的情趣,不应当只是传授知识,只注重“智育”,而应当在“教书”的同时还要努力地“育人”。所谓的“育人”,即对学生进行德育和美育教育。
(一)利用语文教材特点育人
在课程改革的推动下,现在的语文教材蕴涵着更加丰富的德育和美育内容,选文不仅体现语文的工具性,还体现语文的人文性。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教材的特点育人。
1、利用教材特点实施德育
语文教材的选文凝聚着古今中外熠熠生辉的思想精华,比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崇高情感,勤劳朴实、诚实可信等传统美德,坚强不屈、勇往直前等优秀品质,教师要善于因文释道,使学生能够从这些作品中接受熏陶,提高修养。
2、利用语文教材特点实施美育
语文学科在美育中有独特的作用,语文教材中的美育因素很丰富,有自然美、社会美、人性美和精神美,还有结构美、内容美、音乐美和艺术美等,特别是其精神美和语言美,如《生命的意义》、《一面》、《七根火柴》、《藤野先生》、《谁是最可爱的人》等课文中在主人公身上展现出来的人性美和精神美,《天上的街市》、《春》、《如梦令》等诗文的语言美,都为语文教师对学生进行美育提供了极好的条件。
(二)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整体育人”和“局部育人”
“整体育人”就是“新课标”关于“全人发展”的说法,即要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生动活泼地主动发展,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为学生适应社会的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学生是处于“朦胧成长”期的人,需要教师耐心引导,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人格养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无论面对哪个局面、哪个问题,都要留住一份对所有学生的爱,让学生在关爱中走向成熟。对语文课,尤其是课文中一些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学生往往会想出一些与作者想法不一样的东西,但又缺乏说出来的勇气和信心,往往只是几个性格开朗、成绩优秀、言谈利索的学生敢于发言,有很多学生总是欲言又止,主要是怕说错了被别人取笑。遇到这种情况,语文教师就要充利用语言修养,用关爱的态度肯定敢于发言的学生、鼓励无信心发言的学生,努力培养他们的信心,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举个实例,老师对敢于发言的学生说“你的看法令我耳目一新,肯定也令作者耳目一新,说明你有时候比我、比作者还聪明,不过希望你不要骄傲,骄傲了,你就会丢失聪明的哦!”说完后跟学生一起笑了。抓住机会,老师赶紧笑着对其他学生说:“作者没有想到的,我们都能想到了,假如我是作者,就站在这里跟你们聊一聊这个故事,看看你们还能说出什么别的方法叫我惊讶?”于是教室里出现了争着发言的景象,有的看法真的是老师从未想到的。有个基础较差、从不敢轻易举手发言的学生,在别人发言时,老师发现他很兴奋,就抓个机会叫他发言,他一激动就在结结巴巴中说完了自己的看法,满脸涨得通红。待他说完后,老师就微笑着用力鼓掌,其他同学也跟着鼓掌。老师还对他说:“你的看法很令我感动,很值得我记住,谢谢你给我们大家想了个好结果。”转而对全班同学说:“所以,其实你们有时候想问题比我们大家想的还周全、有新意,毕竟你们年轻、头脑灵活,只要不给自己的大脑懒惰,不让自己的嘴巴在该说时不说,你们也有机会做我们老师的老师嘛 !”学生们会意地笑了,老师心里充满了成功的喜悦。这就是在教学中让爱互动起来,用我们教师的爱唤起学生的爱心从而使学生的人格修养得到熏陶。
“局部育人”实际上就是因材施教的方法。教师要正视学生之间的差异,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自身特点,运用适合于学生自身特点的方法去作个别或小群体的教育。
(三)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美感和美的创造力的培养
根据大纲要求,语文教师要把人文素养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要明确“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是提高人文素养的基本途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是提高人文素养的基本法。培养美感和对美的创造力则是提高人文素养的基本目标,要达到这个目标,教师就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范围把美育融入整个教学活动之中,使学生不断地得到美感的陶养,美的事物的习惯,从而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树立起美的理想,养成美的情操,形成美的人格。
在当前国家教育教学改革日益深化和发展的新形势下,语文教师肩负着在“教书育人”的重任,必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勇于进取的恒心和热爱学生的诚心,积极接爱新理念,勇于创新,甘于奉献。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决不简单机械地向学生灌输知识,是要给学生指路,引路,送上路,让他们自己走路。教师要在传授语文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教给学生动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整理他们的思维框架,从无知到有知,从接受到运用,掌握其中的精髓,并把它们转化为自己思想的一部分,初步建立起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科学观和审美观,反之,又能将其思想精髓运用到其言行上,促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高,把“教书育人 ”的任务落到实处。 ",##隔###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iaoyulilun/65653.html
上一篇:从提问策略谈小班语言教学的有效性
下一篇:生动的课堂,从引入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