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教育理论
摘 要:大量的、高品位的阅读是学好语文的不二法门,光靠课内阅读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作为语文老师,应该从多方面、多角度引导学生走向阅读的沃野。在教学中,我们应用活用好《语文补充阅读》,把课外阅读和课堂教学有机整合在一起,适当进行经典阅读,重视学生现在喜闻乐见的现代儿童文学。当学生爱读书、好读书时,我们就真正引导学生走向了阅读的沃野。
关键词:课外阅读 整合 经典文学 儿童文学
语文学习的根本在于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然而现在的孩子获取资讯的渠道十分丰富,电视动画、电脑游戏和漫画书像巨大的磁场,将孩子的注意力牢牢吸引住,使他们离文字的世界越来越远,然而,图片过多,是对孩子阅读能力的阻碍,使学生只会读图而不会读书,这与新理念下的语文教学极不相称。
读一本好书,有时就像体味另一种人生,没有细细品味过文学韵味的孩子,不会了解其中的魅力,也缺乏文化的底蕴。作为我们语文老师,应开动脑筋,多方筹划,认真落实《语文课程标准》,引导学生走向阅读的沃野,长期和优秀作品“亲密接触”。
一、恰当用好《语文补充阅读》。
《语文补充阅读》的内容极其丰富,而且贴近小学生生活,富有童真童趣。语言清新,易于学生阅读。它根据年级段设计阅读要求,紧密配合语言材料,有的是课文内容的延伸,有的是学法的巩固,有的是课堂知识的拓展,重视对学生的指导,关键处给予提示,疑难处给予指导,使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到的知识有了实验的园地。
然而,因为其内容不作为考试要求,往往有些教师弃之不用,有的教师虽然要求学生读了,也是走过场,并没有实质性的检查。但对学生来说,《语文补充阅读》也是一道美味的佳肴。为了使《语文补充阅读》在提高语文素质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其效用,达到教材编写者的初衷,在教学时,我们应紧紧扣住《语文课程标准》,以开拓创新的精神用好用活《语文补充阅读》。
在教学前,认真研读教材,了解特点,科学合理的安排阅读内容。高年级的《语文补充阅读》根据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分“例文自读”、“佳作导写”、“课文助读”、“课本习作助写”、“古诗文诵读”这几个板块,形成一个读写学法指导系列。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进行学法渗透和拓宽,提出学习阅读的要求,让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导课外阅读中,以求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二、有机整合课外阅读和课堂教学。
说到大量阅读,立即联想到课外,仿佛大量阅读只是课外的事。仔细想想,没有课内有意识的引导,哪来大多数学生的课外阅读呢?有机地将课外阅读材料引进课堂,不仅可以有效地扩大学生地阅读面,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更有价值的是可以拓宽和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运用,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1、以课文为信息源,利用课堂教学的主导优势,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导学生课外阅读与本文有关的若干作品,进行信息交流,使学生获得数倍与课文的信息量。
如教《长江之歌》时,为了让学生对长江的源远流长、古老悠久、宏伟博大、力量无穷有真切的感受,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课前要求学生阅读有关长江的书籍。 上课时,学生介绍长江头头是道,描述长江两岸旖旎的风光绘声绘色,背起描写长江的诗歌声情并茂……在让学生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创作一段赞美长江的诗句时,学生妙语如珠:“你从冰川走来,千万条江河是你的血脉;你向大海奔去,巍巍群山是你的卫士;你用巨大的身躯,托起黄金水道;你用滚滚的急流,点亮无数明珠……
通过阅读课外资料,学生对祖国的第一大河——+长江有了全面的了解,对作者的情感产生了共鸣,更尝到了阅读的甜头。
2、钱梦龙老师说过:“教学过程有了线,……教学过程会显得形散而神不散。把阅读教学从课堂引申到课外,也应该寻找这样的线。而有关题材、人物关系、结构形式、表现手法……都可以做线。”
如教学《真情的回报》时,总结时,我这样引导学生:“也许这篇短小的文章吸引了你,其实在《读者》《智慧背囊》》《最好的大米》《美文荟萃》等书籍里,都可以找到此类文章,找到这种‘真情’,希望你们积极去读,你会有新的发现,会有更大的收获。一个月后,我们一起来交流你的读书体会。”教学中,引导学生去阅读相关题材的书籍,使他们举一反三,获得对问题的新的认识。一个月后,学生对“真情”、“爱”有了全新的理解与认识,与潜移默化中学会了做人。
三、有效开展经典阅读。
1995年,冰心前辈、曹禺先生等九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大声疾呼:“构成我们民族文化的这一方面是我们的民族智慧、民族心灵的庞大载体,是我们民族生存、发展的根基,也是几千年来维护我民族屡经重大灾难而始终不解体的坚强纽带;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任此文化遗产在下一代消失,我们将成为历史罪人、民族罪人……”
经典文学渊深广袤,雄浑朴茂,如精金美玉,如高山大海,是一片沉睡的沃野,学生读经典,就会让他们穿越时空,与古今中外的大师交流,与圣贤交流,培养他们对文学的情感。学生在那里付出的每一份心力都将得到回报。
在教学中,有计划地开展以阅读为载体的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激发学生的热情,引导学生持之以恒,坚持阅读。
如可以开展阅读交流说课,汇报交流自己阅读中的精彩片断,精彩文章,或自己的阅读感受。在交流课上,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把同学带入了如诗如画的境界,至理名言和辉煌思想激励他们向真,向善,向美。阅读表演课,要求学生自编自演古诗中的一些片断。
四、重视现代儿童文学。
古典名著脍炙人口,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她展现出的一幅幅逶迤壮美的历史画卷,咏叹着一首首跌宕起伏的乐曲,但阅读古典名著是需要一定的语文水平的,对于一些原作,不是所有的孩子能读懂的,但一些现代儿童文学作品,故事立意健康积极,语言丰富有趣,很适合孩子阅读。
现代儿童作家为孩子撰写了一系列具有时代气息,符合孩子的现代生活的作品,如杨红樱撰写的《瞧,那帮坏小子》、《瞧、这群俏丫头》等刻画了一系列贴近现实,真切反映当前儿童精神状态和情感状态的可爱形象——漂亮女孩夏林果、笨女孩安琪、淘气包马小跳、废话大王毛超……郑渊洁的童
话《皮皮鲁传》、《鲁西西传》等……这些小说曲折的故事情节,主人翁丰富的内心世界、矛盾变化着的事物很容易吸引孩子,真正激发起孩子强烈的阅读兴趣。尤其是学生们和小说中主人翁共处一个时代,经历同样的事情,在情感上极易引起共鸣,受到积极的影响,使其情操得以升华,同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作家准确生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熏陶。这类书籍的作家往往用孩子们的眼光去观察、用孩子们的思维去思考、用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跟孩子在一个平等的层面上。因此,孩子们在读此类书籍时往往读得非常顺畅,一本接一本,有阅读上的成就感,很多学生利用一个周末就能读完一篇中长篇儿童小说,读完以后,他会和你积极讨论书中主人公;甚至会捧着书来到你面前,一起和你分享描写精彩的部分;和你探讨书中主人公那和现实中同学相似的方面;会告诉你他喜欢怎样的老师……这时,学生的眼睛是发亮的,阅读兴趣是高涨的。
我们要引导学生从经典名篇中吸收丰厚的营养,但也别忘记与时俱进,引导孩子读一读现代儿童文学作品,特别是有一定篇幅,内涵丰富的中长篇儿童小说,让更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儿童文学作品进入孩子们的生活。
如果我们的孩子面对先贤哲人们用智慧的心血乃至生命烹调的文学大餐时,或低吟浅唱,或引吭高歌;或囫囵吞枣,或细嚼慢咽;或凝神静思,或交头接耳;或抓耳挠腮,或欢呼雀跃……那么,我们就真正引导学生走上了阅读的沃野。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iaoyulilun/65842.html
下一篇:如何走出德育低效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