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教育理论
摘 要:这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一个短篇小说。课文记叙了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桑娜与渔夫主动收养已故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的故事,真实地反映了沙俄专制制度下渔民的悲惨生活,赞美了桑娜和渔夫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
关键词:穷人;意义;简说 ;品质
一、托尔斯泰与《穷人》
列夫.托尔斯泰 (1828-1910)伟大的俄国作:作家。出身贵族家庭,早年接受典型的贵族教育。1851年参军,不久开始创作小说《童年》。1856年退役后两度出国游历、考察。1863年起用六年 时间写成巨著《战争与和平》,后来又写成《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著名作品。他的作品,气势磅礴,场面广阔,人物众多,心理描写逼真、细腻,语言质朴洗炼,在世界文学史上有巨大影响。
托尔斯泰重视儿童读物。他曾创办教育杂志,出版了《启蒙课本》《新启蒙课本》和《俄罗斯读物》(1-4册),共有三百多件作品。作品语言规范、浅近,篇幅大多短小,故事生动有趣,寓意明显而富有教育意义,像《李子核》《狼来了》,已为全世界儿童所熟知。选入小学 语文课本中的《七颗钻石》也是他写的。
《穷人》一文的写作年代,正是俄国历史,正是俄国历史上阶级矛盾空前激化时期,人民对沙皇专制的反抗斗争日趋高涨,逐渐形成了俄国资产阶级民革命的高潮。在这个时期,贵族、资产阶级吮吸人民的血汗,生活奢华而道德堕落;广大劳动人民生活极端贫困,然而他们的道德情操却高尚淳朴,《穷人》这篇小说,真实地反映了这一历史时期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和他们的高尚品德,
二、《穷人》思想意义
一是表现沙俄时代穷人的穷困和悲惨。除了题目,全文没有一 个“穷”字,但穷人“穷”到什么地步,我们却能从文中感受得十 分真切。桑娜的丈夫为了一家七口人的生活,竟然冒着危险出海打 鱼,清早出去,深夜未归;桑娜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还只能勉 强填饱肚子。可见桑娜一家的生活是多么艰难。再看西蒙一家,丈夫已死了,在这个寒冷的夜晚,她也悲惨地病死在稻草铺的床上。屋里又潮湿又阴冷,两个无依无靠的孩子熟睡在死去的母亲旁边。这些描述饱含作者的感情,使读者深切地感受到穷人的悲惨命运。
二是赞颂穷人富于同情、热心助人的美德。课文里没有一句直 接赞美的话,然而穷人的高尚品质却被表现得感人肺腑。收养孤儿,本来就是一件感人的事,而作者把收养孤儿这件事安排在一个孩子多、生活已经十分艰难的穷人桑娜家里,这就感人至深了。桑娜抱回两个孤儿以后,作者细致地描写了她紧张、担忧的复杂心理活动。造成桑娜内心矛盾的客观原因,就是桑娜一家的生活十分艰难,而收养两个孤儿,无异于在极为沉重的生活压力上,再增加一个包袱:然而最后桑娜夫妇还是做出了收养孤儿的决定。作者在叙述这个故事时,没有拔高人物,而是植根于现实的土壤,真实地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桑娜夫妇没有说一句豪言壮语,然而他们那善良、淳朴的美好心灵,却深深地打动了读者、,
三、《穷人》标题的深意
课文以“穷人”为题富有深意。文章通篇反映了桑娜与西蒙两 家的贫穷—…住得差,吃得差,劳动条件差,还有疾病,是沙俄时 期俄国渔民悲惨生活的真实写照。就是在这样贫穷的情况下,桑娜 与渔夫做出了令人难以相信的举动:在自己五个孩子的基础上,主 动收养西蒙的两个孤儿。作者就是通过这样的事例,讴歌了穷人宁 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高尚品质,有力地抨击了当时上流社 会的堕落与腐化。
四、《穷人》写作特色
《穷人》在写作上特色鲜明,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心理对话的描写,刻画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环境描写有力地烘托出主人公勤劳、善良的品质。关于桑娜心理活动的描写真实地展现了桑娜的内心世界,刻画了一个充满爱心、乐于助人的穷苦劳动妇女的形象。渔夫与桑娜的对话,个性鲜明,恰如其分地表达了人物的真情实感。渔夫的话显示出他爽直、乐于助人的品质:而桑娜则小心应对,说话断断续续,表明了她紧张、不安的内心,反映出她热爱丈夫、同情西蒙的善良品质。
五、《穷人》结构特点
《穷人》段落分明,结构独具匠心。全文以桑娜的内心矛盾为主线,围绕收养西蒙的两个孤儿这件事,前后设置了两个悬念:渔夫是否平安回家 渔夫回家后能否同意收养孩子。两个悬念交替展开,逐步消除,从而推动着故事向前发展。这样处理,使得全文波澜迭起,扣人心弦,显示出作者高超的艺术技巧。
六、《穷人》语言特色
1、她的心跳得很厉害,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这样做“是指收养西蒙的两个孤儿,把他们扶养成人。桑娜探望西蒙,意外地发现西蒙已经病故,留下两个年幼的孩 子,—个还不会说话,另一个刚会爬。面对西蒙的悲惨遭遇,桑娜本能地把两个孤儿抱回了自己的家。“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与“但是 觉得非这样做不可”看似矛盾,实际上反映了桑娜同情穷人、关心 穷人的善良品质。
2、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 这是闹着玩的吗 自己 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 ……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 ……他会揍我的。 那也活该,我自作自 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她“忐忑”是指心神不定。“忐忑不安”形容心神不安定。桑娜抱 回孤儿后,面对自己的五个孩子,想想生死未卜的丈夫,她紧张、担忧,她不知道丈夫会说什么,觉得自己这样做给丈夫增加了负担,觉得对不起他;她担心丈夫突然回来,不知道怎么告诉丈夫自己把孤儿抱回家的事。但是她宁可让丈夫揍一顿,也要收养孤儿。课文真实地展现了桑娜此时的心理活动。透过桑娜的心理活动,读者能充分感受到生活给桑娜带来的压力,感受到桑娜热爱丈夫,同情孤儿,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的心灵。激起读者对桑娜今后命运的关心。省略号的连续运用,表明桑娜当时的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逼真地写出了桑娜不安的心理。
3、桑娜沉默了。
沉默是不做声的意思。桑娜与渔夫对话时先后两次“沉默”。第一次是桑娜与渔夫同时沉默。渔夫回家了,渔网也撕破了,面对刚从死亡线上挣扎回来的丈夫,桑娜不知道如何告诉丈夫收养孤儿的事,所以选择了沉默。而渔夫还沉浸在与海浪搏斗的恐怖中,心里尚存余悸,看到
桑娜沉默了,所以也不说话了。第二次是桑娜把西蒙死去的消息告诉了丈夫,她在等待丈夫的决定,所以又 沉默了。桑娜的两次沉默都反映了桑娜善良的心地。
4、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恩,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 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皱起眉” “脸变得严肃、忧虑”说明渔夫感到问题很难办。 “搔搔后脑勺”说明他正在认真考虑,形象地说明渔夫觉得问题严 重。“嗯,你看怎么办 ”这是渔夫在征求妻子的意见。“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这是渔夫做出的初步决定。“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熬”,是忍受(疼痛或艰苦的生活)意思。说明渔夫为了抚养邻居的孩子,准备过更艰苦的日子,准备付出更多的辛劳。“快去!别等他们醒来。”渔夫怕孩子醒来受惊,催促桑娜去抱孩子。这段话细致地描写了渔夫做出决定前后思考的过程,说明他与妻子桑娜一样,有着一颗甘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高尚的心。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iaoyulilun/65979.html
上一篇:三民主义青年团研究综述
下一篇:信任是对学生最大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