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 > 浅谈语文教学中语感的培养与导“悟”的结合

浅谈语文教学中语感的培养与导“悟”的结合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 所属栏目:教育理论


摘 要:摘要:论述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将语感培养与导悟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理解运用,从而把书面语言与有声语言融会贯通,使语文教学的效果显著凸现。

关键词:关键词:语感;导悟;诵读;涵咏;积累沉淀、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通过各种教学方式和方法,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的同时,有针对性的指导。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理解,从而把书面语言与有声语言融会贯通,这样语文教学的效果才能显著凸现。
    那么两者之间怎样灵活有效的结合,达到感性与理性的统一,我在教学中有如下总结:
一、在诵读涵咏中“感悟”
    琅琅成韵的诵读,是眼、手、口、耳、脑多种器官协调活动的过程,而在诵读中“悟”,对问题进行总体观察,迅速检索储存信息并作出整体判断的思维。教师要注意学习中单篇文章有机整体的特点,指导学生诵读涵咏,达到直觉体悟语言的目的。具体指导可以通过反复吟咏文章抑扬顿挫的语言,体会错落有致的节奏,并领会奇特严谨的结构。可吟诵,可默读、可静坐冥想,尽可能带领学生自觉地走进作品的世界之中,走进作者的世界之中。所谓“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对于文学性极强的课文,教师尤其不能一开始就把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告诉学生,越俎代疱是导“悟”之大忌,而应通过熟读成诵,悟出言语规律,悟出文章之精彩。
    如我在教朱自清的《春》时,无须多讲,指导学生在听完老师范读后用生动,活泼的语气诵读“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这欢快,节奏简炼的语感将春天百花烂漫,生机勃勃的景象印在学生心间,无须多加分析,只须在诵读到一定程度时稍加点拨,作者如小泉流水般叮咚美好的爱春之情自然而然地和学生产生共鸣。
二、在形象描绘中“感悟”
    忽略学生对整体作品的感知和直觉体悟,学生就不能读出文章的真情,所以语文教师要通过形象描绘,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体会,玩味,让作者的生活,认识、感受和体验进入其视野和思维领域,再指导阅读,给学生的想象腾出自由的空间,描绘出自己理解和感悟到的真情、真意。
    如教授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不能直接说出作者的思乡愁绪,可在教师范读,学生仿范的语感训练后,请学生闭上眼睛,随着老师的描绘想象这样一幅画面: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踽踽独行,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黄昏的乌鸦在树梢上盘旋,昏鸦要归巢了;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上的小桥,看到“小桥流水人家”,炊烟缕缕,是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这时太阳就要下山了,太阳、乌鸦都要回家了,自己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难熬的长夜。唉!自己有家难归,令人心碎肠断,更添愁绪,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学生在老师导悟画面的描绘下,再读全诗,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通过低沉的语调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读后很久,那绵绵悠长的思乡之情仍缠绕在读者心头。
三、在先猜后证中读,悟出真知真意
    所谓先猜后证,就是先悟后证,其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证明悟的结果是否正确,而且是为了进一步丰富悟的经验,心中在初读时猜悟文章表达了作者何种感情,什么主旨?再按猜的语气,韵律去读,再现文章场景看是否符合。
    如学习鲁迅的《藤野先生》读到“清园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学生试着用赞赏的语气读,多读几遍,有学生提出不知道为什么作者要赞美留学生的辫子。老师再进一步由背景解释作者此处的讽刺语气,结合全文,同学们一下子明白了作者是用反语将清国留学生不学无术,招摇过市,自我陶醉,忘却国家的丑态刻画的淋漓尽致。如此反语的运用巧妙而强烈地表现了作者愤懑厌恶之情。学生理解了作者的语言感情,再朗读课文,就会感悟到作者那强烈的爱国心,那以民族振兴为己任的情感,读起来也更流畅有力了。
四、在静思联想中蕴酿审美情感,激发语感
    情感是形成联想与想象不可或缺的要素,也是形成审美鉴赏的首要条件,直觉思维往往受主体的情感支配,在语感直觉中,情感往往表现为言语内容美与形式美综合鉴赏的共鸣,因此在联想与想象的诱导下,培养学生审美情感,才能形成情感性比较鲜明的良好语感。
    如在教读曹操的《观沧海》时,引导学生认识到“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一虚景的描写是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那么曹操昂扬奋发,壮志凌云的博大胸怀就会自然而然地被学生体悟到,朗读时运用高昂的语调饱满自信的感情想象自己也站在海岸山峰之上,对着日月星空吟唱少年壮志,诗中蕴含的乐观向上的情感自然打动学生,成为一种精神积淀。
    以上是我总结的几点培养语感和导“悟”结合的方法,在实际教学中还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达到好的效果。
    1、宽容差异性,着力于积累沉淀。
    语感的培养与感悟文意要教育学生通过博闻广识,具体情境的体会让作者的境界进入其视野与思维领域。因此,引导学生多读、多实践、多积累至关重要。
    2、重视阶段性,注意循序渐进
    学生初读一篇文章仅仅是对语文材料的粗浅把握,是客观地认识,不带有感情色彩,再读,由于有读者情感的介入,对材料的认识有了深化,再加上老师的导悟,才能带着深厚的主观色彩,将主客体高度和谐统一。读书也要一次又一次的涵咏,欣赏要一次一次地复制再创造,才能渐趋佳境。
    3、重视语感及导悟与学生自身的契合
    无论教师怎样点拨引导,都离不开学生的切实体验,所以在导悟与语感训练的安排中,多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见解,不必要求甚至强求学生的感受相似或相同。倡导学生悟出新思想,新理念,读出与时代相符合的情感体验来。
    这是我在教学中研究积累的些许经验与体会,在实际运用中也发挥了很好的效果。当然,在不同的环境中,不同水平教育者的教学实践中更要灵活运用,举一反三,只有领会了语文素质培养的实质,才能更好地将语感培养与导悟水乳交融地结合在一起,实现教与学的自然统一。
参考文献:
[1]《语感培养是语文素质培养的关键》(2010年)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iaoyulilun/66110.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