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激情课堂的创设表征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教育理论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没有激情的课绝对不是一堂好课,因为课堂是一个需要用激情荡漾的一池春水,也只有激情才能激发激情,才能拨动生命的琴弦,才能使谩谩教诲永远具有探究的魅力。
一、“言为心声”,热爱是前提
“言为心声”,有声语言的传播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而语言也是最有利于表达情感的媒介。作为一名教师,若没有对教育工作的热爱,就不会有打造激情课堂的追求,面对学生也不会有激情。只有教师对教育事业热爱、对学生真心热爱,才会有自觉提高的意识和动力,在教学实践中做到全身心投入,想方设法研究课堂、研究教学,从而在教学上有追求、有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对自己有一个深刻的自身定位,让自己具备渊博的知识、高超的综合素质,语言丰富、准确、精练、逻辑性强、有吸引力,表达要清晰、形象,做到抑扬顿挫,富有幽默感和戏剧性,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融科学性和趣味性于一体,博古通今,“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这样学生才愿听你讲,愿到你身边来。学生自觉尊重老师的劳动,愿意接近老师,愿意与老师合作,即“爱其师,爱学”。当学生有了学习的需要和责任感,教学过程就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二、境由心造,志趣是关键
罗曼·罗兰说:“要撒播阳光在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可见,要打动感染学生,首先要打动感染自己。激情源于爱心。教师有了一种对学生及职业的爱,才会有激情的焕发。在激情课堂上,教师是导演,教师要用自己特有的能力调动起学生的情绪,这需要教师付出大量的准备工作,用心打造自己的志趣所在。教师要从自身的基本素质入手,不断学习提高。标准的普通话、抑扬顿挫的说话语气、漂亮的粉笔字、简洁准确的简笔画、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这些外在因素,直接体现一个教师的基本功,也常会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情绪。而现实中,并不是每一位老师都具备这些能力。
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的纵深领域、思维特点、发展
前沿,教师不能仅限于课本的知识,而要关注本专业领域的相关知识、关注发展前沿,更要关注社会发展及其他相关领域与本专业的结合,不断去学习、去练习。
教师可通过演讲与口才、名家讲座等提升语言能力;通过网络学习等方法提高多媒体制作水平;通过自己的刻苦练习提高书写和简笔画能力。特别是在现在,多媒体技术已被广泛用于课堂,一段小小的视频,胜过教师大篇的讲述;一个准确的图片胜过大段的文字描述。在
现代教育形式下,学习制作多媒体课件是对教师的素质的基本要求。
三、创设悬疑,互动先行
“文似看山不喜平”,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平铺直叙的课难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师要善于运用设问、悬念、铺垫等手法,使课堂呈现出起伏、急缓、张驰等变化。在设计教学时,要预留出教学高潮出现的时机,引导学生达到思维力的高峰,课堂气氛热烈,学生参与教学积极性增加,课堂就会变成一源活水。那么如何创设课堂呢?
首先是资源选择:一道习题、一张图片、一个声音、一段视频、一个场景,一则新闻,这些资源类型在现代多媒体手段支持下,都可以走进课堂,成为我们的教学资源。其次是环节的设计:教师与学生在每个时段有什么活动,活动时的具体要求是什么。教师要设计好讨论内容、要预测讨论中遇到的问题。当然并不是说每一节课都要强调,好的老师会在平时上课中与学生形成良好的默契与习惯。讨论并不是节节都必须有,要根据内容、学生的接受情况适时进行,不能只重形式,不看结果。提问环节的设计:问什么,怎么问,有没有追问,有没有学生提问的设计,怎样才能引出学生的有价值提问,怎样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如何在提问基础上进行追问才更深入,问题要巧妙,追问要及时。最后是学生的激情参与。一堂好课如果只有教师讲,缺乏学生参与,那就成了一个人的演讲,成了只有一个演员的独角戏,学生收获也会少。
四、课后反思促提高
只有善于反思的教师,才能不断进步。课后反思,让我们回顾自己的课,对比学习别人的课,通过反思,不断改进。
1.贵在求质
反思要有针对性,内容不要局限,也不要太片面,要总结教学过程中得与失,并在以后扬长避短,及时进行弥补。反思不求数量,但求质量,有感则长,无感则短,但要切中要点,避免形式上的反思。
2.贵在及时
再完美的课堂教学或多或少都会留下这样那样的缺憾。刚上完一节课后,总会有一些课后感受,但时间一久,记忆就会淡薄,因此,在课后要及时反思,这样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改进教学。
3.贵在坚持
叶澜教授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反思其实是向自己学习,向别人学习的综合,日久定有收获。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iaoyulilun/66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