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研论文当中研究过程探讨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教育理论
一、教育科研论文的本质、特性及研究过程
教育科研成果的精髓是研究得出的结论或观点。教育科研论文的木质在于准确地陈述教育科研成果,通过严密而完备的论证,使他人认识和认可研究得出的结论或观点。为了使成果即观点的价值便于正确地理解和准确地评价,论文必须具有一些基木特性。首先,一篇论文只能有一个中心观点(论点),其从属观点和所有的论据材料都是为中心观点服务的。其次,教育论文具有创造性、科学性、理论性、学术性等特性。一篇教育论文在这几个方面的特性如何,可反映其教育科研成果的价值大小和质量水平的高低。创新是科学研究的精髓。创造性是衡量教育科研成果价值大小和质量水平高低的重要依据。创造性是指在科学理论、方法或实践上获得的新进展或新的突破。教育科研成果的创造性主要体现在研究的结论上,其表现形式是论文的中心论点或观点,它是以简要而准确的语言高度概括表述出来的。科学性是科学研究成果的生命所在。一方面,研究所用的材料要求真实充分、准确可靠,观点提炼正确无误;另一方面,论文的表述形式要科学,即文章结构严谨而清晰,符合科学思维的一般规律及较为固定的格式要求,提出论点、运用概念进行推理时逻辑性强、严谨,没有无根据的臆断。论文的理论性是指文章在论证过程中逻辑性的强弱度。在论证过程中,只有以某一理论为基础,才能体现分析问题的逻辑性、可靠性。学术性是论文理论价值的具体体现。要求论文中观点提炼的思路应与教育领域某一学科建设和发展紧密相连,有一种内在的相关性。衡量教育论文的价值和质量,主要从论文的这四木的特性去检测、判断。因此,论文包含的信息,也就准确地反映了教育科研成果的价值和质量。正由于教育论文反映了教育科研成果重要的价值和质量,因此,有关单位将论文的数量和质量作为评价科研课题和科研工作的重要指标。教育科研论文是教育科研成果的表述形式,因此,其论文的形成应是研究工作,并且是按以下步骤进行的:课题选择一收集材料一提炼观点一拟定论文标题一论文的结构运思与布局一按体例要求写作论文一论文修改一论文发表。也许有人会说,有些人写论文时,先拟好一个标题,再从网上查找几篇同类的文章,然后每篇文章抄一些,并适当修改一下,就成了一篇新作。此类论文的形成过程,确实不是科研工作,但是,它还是包含了科研工作。教育科学研究是针对某一教育领域内的某一问题(或称专题)进行的研究。它包含研究方法、解决问题和产生新的知识这三大基木要素。在这三大要素中,研究方法是手段,解决问题是目的,产生新的知识是结果。教育科研的成果呈现应是对研究专题规律性的认识即知识,在教育论文中,表述形式是研究得出的结论即创造性观点。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那种靠东抄西拼而成的论文的研究过程。首先,标题的拟定,也就是研究的课题,不是凭空想象的,是考虑了目前需要解决的教育问题,其目的性比较明确。建立在解决问题的标题确定之上,是符合教育科研三大基木要素之一的。其次,文章中的成果价值即观点以及为论证观点正确性服务的论据材料,虽然是抄袭而来,但这些观点和论据材料最出自原研究者的研究成果。我们再来从教育科研论文形成的步骤来看抄袭论文的形成过程,它们与研究者研究出的论文的不同点,主要是在材料的收集和观点的提炼两个方面。但是,这些观点的形成,还是没有离开来自材料提炼这一原则。有些论文撰写者虽然盗窃了他人的材料,但也有一些自己补充的材料,这些自己补充的论据材料,是平时的知识积累。因此,不能因有人是抄袭而成的论文,就否定教育论文是教育科研成果的表述形式。
二、教育科研论文写作前的研究工作
第一,课题选择。课题选择,又称为选题,是研究者确定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要达到什么目的。它是以提出某一创造性观点为目的而进行研究的单项课题。选题可以预测所要解决问题的价值,选择一个有价值、有意义的课题,就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研究成果的价值,决定了研究工作及论文写作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要想能准确地预测研究成果即论文的价值,预测研究工作及论文写作的可行性,就要进行选题的运思,即思考在什么研究领域、什么对象中去发现问题,揭不哪一类事物的性质特征以及提出何种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措施。这些选题的运思是必须做的工作。课题确定前,必须广泛查阅文献。因为仟何科学研究都是在现有科研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的。要使选题具有一定的价值,选题必须符合新颖性、科学性、有效性和实用性的原则,否则只能成为重复性的无价值劳动。在搜集材料不足的情况下,凭着自己有限的实践感受去选题,是难以达到新颖性要求的。因此,要想选择具有新颖性的课题,必须科学地搜集和占有必要而充足的材料。
第二,材料收集。撰写教育科研论文需要搜集的材料包括体现论文主题的有关事例、有关数据、有关观点及相关理论知识等。论文撰写所要的材料主要是三方面的用途:一是科学地选题必须占有丰富的材料;二是形成科学的论点必须占有丰富的材料。论点是作者在论文中所要论述的基木观点,是论文的主线。论文的价值体现在观点是否具有创造性、科学性,要使观点具有创造性和科学性,就应该从充足的材料去提炼出观点,然后从观点中概括出论文的论点;三是论据充分必须占有丰富的材料。材料是论文的血肉。论据是否有力、说理是否充分,与材料是否翔实以及对论点支撑力度的大小密切相关。也就是说,iw质量的论文必须有充足而准确的材料作基础。从不同的角度看,材料可划分为不同的种类。根据来源划分,有直接材料和间接材料。直接材料,又称第一手材料,是研究者亲自从教育教学实践中获得的各种材料,包括从实验、观察、调查和教学等活动中所形成和获得的材料。直接材料具有可信度、有效性较高的特点,是实证型教育论文、经验型教育论文、报告型教育论文等进行实证需要的材料;间接材料,又称第二手材料,是他人提供或从文献中获得的材料。间接材料的搜集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是名人的有关论述和有关政策。名人论述具有权威性,作为论据材料有一定的说服力。国家的政策和方针,是关系到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是衡量论文观点正确性的重要标准;二是他人的成果。如查阅文献所摘录下来的研究方法、实验数据、观点、论述等。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应该广泛地阅读文献资料,参考已有的成果,只有这样,才能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劳动,取得有价值的成果和突破。但是,要尊重别人的劳动,凡是引用了他人的材料或研究成果,都必须加以说明,注明出处。间接材料,是撰写仟何论文必备的,因为科学研究是建立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的。而且,必要的理论知识及其间接材料,对从事教育科学研究及其撰写论文非常重要。材料具有无限性特点,材料的收集应该符合三个条件:必要而充分、真实而准确、典型而新颖。
第三,观点提炼。观点来自材料,是从材料中提炼出来的。提炼观点,就是对材料进行分析、比较、概括后提出自己的看法。观点可来自对观察、实验中新发现、新创造的归纳总结,也可以是对调查、考察中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概括,还可以是在某门学科学习、钻研过程中形成的创造性见解。观点的提炼,虽然是以客观材料为基础,但又受主观认识水平所制约,因此,对同一材料,从不同的角度看,不同的分析、比较方法,可以得出不同的观点。果仅停留在感性阶段,就形不成观点,只有深人思考,才能从常见的资料中发现不寻常的价值。要想从材料中提出有价值、有创造性的观点,一方面,要求材料要客观并且有代表性;另一方面,要靠平常收集和积累,因为平常的知识积累对新材料观点的提炼具有主观性的影响。如果平时对一些教育教学现象,勤于分析、比较,就可逐步积累一些对事物的独特见解。
第四,标题拟定。课题选择与论文标题选择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课题是指研究的领域,它明确了研究内容的范围,甚至可以决定其研究方法和论文类型;而拟定论文标题是确定论文的写作角度、结构及表述形式。两者是内容与表述形式的关系,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体现内容。论文标题包括总标题和分标题。一般所称的标题是指总标题,又称题目或题名。标题是一篇论文所涉及的论题。规范的标题,必须高度概括文章要论述的内容,或者是论点式,或者是论题式,绝不能用比喻或夸张手法作为论文标题。这是与文学作品的根木区别。如果体现出了论文中的中心论点的标题,则称为论点式标题,如《大力发展民办教育是当今时代对教育的必然要求》、《用新理念指导语文课堂教学》等。如果论文标题没有体现出论点,而将研究的内容概括出来作为标题,则称为论题式标题,如《农村中小学教师压力问题探析》、《我国旅游高等教育的反思》等。论文中的总标题与各级分标题构成一个标题体系。需要注意的是,标题之间的一致性具有一定的规律,如同一级分标题之间尽量做到一致,或者为论点式,或者为论题式。总的来说,在拟定标题时,必须考虑两点:一是斟酌所用词语与论文中最重要内容(论题或论点)的逻辑关系,二是斟酌所用词语的简明性和确切性。
三、教育科研论文的写作过程
第一,构思与布局。构思,是在教育论文题目确定之后正式动笔之前,根据
题意对文章全部过程所进行的酝酿、思索活动。构思实际上是一个如何认识和反映客观事物的逻辑关系的思考过程。构思清楚、巧妙,写出来的论文才能布局巧妙、条理清楚、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有力、逻辑性强。因此,我们在撰写教育论文前,一定要巧妙地构思,要对论文的基木框架和总体布局进行设计、安排,特别要把论点、论据安排在合适的框架结构中。构思的写作形式就是写作提纲。这样做的优点是:一是使结构和布局更加清晰。头脑里的构思只是反映主题总的思路。对于复杂的结构只能用文字表述出来,才更清晰;二是有利于理顺各个从属论点的逻辑关系。在头脑里确立的各个从属论点,其逻辑关系怎样,只有一一写出来,才能理顺;三是有利于边思索、边调整。构思的过程,是一个通过分析、比较、判断、推理等逻辑方式而不断调整结构的过程,只有用文字表述出来,才能使结构不断调整、不断完善,特别是做到前后呼应。
第二,论文写作的重点。一是突出主题。主题要始终贯穿于全文,绝不能在文中转换主题而出现多主题现象。整篇文章必须为主题服务,与主题无关的观点和材料坚决不要;二是正确而精确地表述观点。一篇论文,除了基木观点(中心观点)外,还有从属观点,基木观点和各层次从属观点构成一个完整的观点体系。论文要将观点体系中的每一个观点表述出来,既要对中心观点予以表述,又要对各层次从属观点予以表述。当然有些小观点可以不直接表述出来,材料可以显露出观点,但中心观点和一级从属观点必须直接表述出来;三是注意教育科研的目的性与表述形式的科学性、理论性、学术性等特性的一致。教育科研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这就决定了成果的表述应是“提出问题一分析问题一解决问题,,这一基木结构形式,即问题式的三段式。例如,研讨型教育论文是典型的三段式结构,但由于研究者所研究的重点不同,它又分为侧重于原因分析的结构、侧重于解决问题的结构以及这两者较均衡的结构。究竟采取哪一种结构,这要根据该领域的研究现状而定,如果业内对该“问题”产生的原因研究不多,可以将“原因”作为研究的重点,即侧重于问题的分析。反之,则侧重于问题的解决。再如,以调查法获取材料而撰写的实证型教育论文,是在“提出问题一分析问题一解决问题”基木结构的基础上,增加了研究方法部分,其结构为“研究方法一结果与分析一讨论或建议”。研究方法包括调查的目的、方法、范围、对象、时间、地点及数据处理的方法等,介绍研究方法用料和论点科学性的基础。在结果与分析部分,要从科学事实中归纳出文章所要提出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在讨论或建议部分要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这类论文的质量差别不在于材料获取的研究方法和处理方法,而在于原因分析部分。原因分析不仅是实证型教育论文的重点,而且也是所有教育论文的重点。对原因分析得如何,是论文写作的难点,其要求是分析的准确性和理论的深度与广度,它是理论性和学术性的体现。所以,凡是教育科研成果表述能力较差的教师,必须在分析的准确性和理论的深度与广度上下功夫。只有这一问题得到了解决,制约教育科研的关键能力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如果原因的分析比较准确,并且又有一定的理论深度与广度,解决问题的措施也就容易依靠逻辑推理而获得。
第三,文稿的修改。进行文稿修改,要弄清三方面的问题:一是为什么要修改;二是怎样修改;三是修改什么。教育论文的写作,实际上也是教育科研工作。或者是对教育木质、教育内在规律的一种深刻的认识,对教育现象或实践的一种理性的把握;或者是应用教育基础研究所揭不出来的有关教育的基木原理或所形成的某些基木理论来探讨解决教育实践、教育改革、教育决策中碰到的具体问题。其成果的优劣,取决于论文的质量。而论文质量的高低,既取决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程度,又取决于写作思维能力的发挥程度。无论是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还是写作思维能力的发挥,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一是客观事物木身的内部矛盾有一个逐渐暴露的过程,它的发展是曲折复杂的;二是人的认识要受到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在认识过程的各个阶段中稍有疏忽,就容易出现片面性和主观性;三是将所有获得的正确认识正确地表述出来,并形成高质量的论文,这需要一个转变过程。因此,这就决定了论文的写作必然有一个修改的环节。论文的写作修改,既是对课题深人研究的程,同时也是作者进一步学习和提高的过程。因此,论文初写后,反复、认真地修改是十分必要的。修改是论文写作中一个必不可缺的环节。同时也说明论文的写作是一个研究过程,论文是研究者研究出来的。
修改文稿要采用趁热打铁与冷处理相结合的方法。趁热打铁就是当写思路比较清晰或有重大发现时,就要趁着思维的惯性一鼓作气地把文稿修改好,直到自己满意为止;冷处理就是当初稿完成后和第一、二次修改后,放下一两天或者更长时间,跟文稿保持一定的距离,使思维从写作中能跳出来。待获得新的信息后,从新的角度去审查文稿,这样,可能更容易发现问题。在写作时,要“深信不疑”;在修改时,要“吹毛求疵”,甚至要把自己放到论敌的位置上,从鸡蛋里挑骨头,越“苛刻”越好。
文稿修改的顺序,一般是遵循先大后小、先主后次的原则。修改的次序和内容如下:W审查观点。主要看观点是否具有正确性、时代性、思想性、准确'陛、创造性和简洁性,观点体系是否具有较强的逻辑性,观点体系与论点体系是否具有一致性;(2)审查标题体系。反复推敲总标题和各个从属标题的准确J陛,同级分标题之间是否具有一致性;(3)审查结构的逻辑关系。文章的构架安排,一是根据论文类型的体例要求;二是根据各个从属论点的逻辑关系;三是根据论点与材料、材料与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结构的安排与论证的严密性密切相关,如果结构安排科学、合理,论证也就严密了;(4)检查体例。常见的错误主要是摘要的规范问题;(5)修改语言和标点。
(作者单位: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iaoyulilun/67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