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教育理论
摘 要:
关键词:
教学理念现代化建立起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观和学生观,是教师实施个性化教学的重要依据。《品德与生活》课程,是小学低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培养儿童良好品德,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由于教材具有鲜明的特点:生活性.开放性和活动性,多年的教学实践使笔者注重在教学的细节上下工夫,坚信:教育的原点是童年的身体生活和身体教育,儿童身体的感觉是真正的生活的基础,是第一生活。也就是说童年生命是身心一元的。所以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感觉”这个媒介,完成“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的任务。
《帮帮残疾人》一课是《品德与生活》冀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献出我们的爱》中的第三课。《帮帮残疾人》分为“他们不容易”“我能为你做什么”两个部分。以下是笔者使课堂生活化,从学生的活动体验和感受入手的教学实录。
一、情景导入,激起情趣。
1.欣赏教师的无声表演。(1)师:咱们二年级一班的同学真有礼貌,为了奖励你们,老师决定唱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感恩的心》送给你们,你们想听吗?那就来点儿掌声吧!(2)教师用手语无声表演《感恩的心》(3)教师追问:“同学们,你们听到老师唱歌的声音了吗?”“想知道老师唱的是什么吗?”“只看见动作却听不到声音,你心里是怎么想的?生:我不知道老师想表达的意思。生:我觉得老师是用哑语说话。
2.教师小结:听不到声音心里多难受啊!可是你们知道吗?我们身边就有一些人,他们有耳朵听不到美妙的音乐,有眼睛却看不到五彩缤纷的世界,有嘴巴不能开口说话,有的甚至连行动都很困难,你们知道他们是谁吗?生:残疾人。通过老师无声的表演,将学生很自然的带入聋哑人的世界,从而初步感受到残疾人的不易。
二、创设情景,加深感受
1.师:同学们,你们见过残疾人吗?在什么地方?当时的人们对这些残疾人是什么态度?生:在步行街上,他没有双腿,坐在小轱辘车上,手边一个小铁罐,向过路的人乞讨,行人都很同情他。生:在盲道上,盲人用手杖探路,四个人牵着手艰难行走,过往的行人都很可怜他。
2.让学生初步了解残疾。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目前全世界有6.5亿残疾人,而我国就有8300多万人。老师收集了一些有关残疾人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什么是残疾人。师: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他们是怎样生活的。同学们看了这些图片你想对这些残疾人说些什么?生:他们真不容易,我很同情他们。我很佩服他在困难面前不低头。残疾人在生活中有许多不便的地方,有一些我们正常人看似很容易做到的事情,残疾人却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才能完成,下面让我们通过两个活动来感受一下。
三、模拟体验,感受残疾
活动:假如我是盲人:蒙住双眼活动。第一次:教师宣布活动规则,通过睁眼传递玩具,让学生感受活动的轻松容易。第二次:教师蒙住学生眼睛,再通过蒙眼传递玩具谈感受和全体闭眼感受等活动让学生懂得残疾人生活的艰难,感受残疾人的不容易。
新课标强调活动性。此设计从儿童生活出发,让孩子去亲身体验到残疾人生活的不容易。学生的感受真实而深刻,帮助残疾人的想法油然而生,这样凸显了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切实达到以活动促发展看的目的。
四、开放课堂,体验明理
1.出示教材上小伟伟的故事视频。师:同学们有这样一位不幸的小朋友,他叫小伟伟,他的年龄和我们一样大,但是他是先天性智障儿童。他很孤单,没有人愿意和他做朋友。前不久小伟伟家搬家了,他更加的孤单寂寞,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发生在小伟伟身边的故事!
2.师:通过商量小多,小亮.丹丹.明明决定用实际行动来帮助小伟伟。现在同学们请你认真想一想如果你是他们其中的一员,你会怎样帮助小伟伟?进一步理解残疾人的不易,“让学生明白把残疾人当朋友是帮助他们最好的方式,培养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良好道德风尚。”是教学难点,把教材中邻居小朋友帮助弱智儿童的故事变为视屏不仅贴近了学生的生活,还用活了教材。再结合学生的生活谈体会,很自然地突破难点,达成目标。
五、感悟升华,体验品行
师:同学们,很多时候帮助残疾人最好的方式就是不歧视嘲笑他们,把他们当做我们的朋友尊重并理解他们。我相信只要人人现出一点爱,世间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布置作业:爱心存单。结尾的拓展让学生明白帮助残疾人最好的方式,是平等地对待他们,把他们当朋友。献出我们力所能及的爱。并通过自己的努力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让大家都加入到帮助残疾人的活动中来。
总之课堂上,合理利用身体的综合知觉即多种身体器官的介入,更加充分的认识世界客体;充分发挥身体生活对知识的吸引力和转化力,完成知识向能力的转换,以期实现笔者个性化教学的理想和抱负。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iaoyulilun/67480.html
上一篇:浅议当代导演的艺术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