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键词:多媒体 外国文学 传统教学方法
现代教育技术
论文内容摘要:多媒体作为辅助教学的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于课堂教学是现代教育理念和现代科技发展的必然。多媒体辅助外国文学课程教学,有利于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发挥,有利于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课堂教学要发挥多媒体的长处,只有将以多媒体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方法有机结合,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达到其教与学的和谐。
我国传统的教学结构是在行为主义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下的教师为中心的传授式教学,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状态,教师是课堂的主宰。重讲解,重灌输,课堂即是教师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一贯到底的天下。外国文学是五年制师范文科专业学生专科段的必修课程。古希腊罗马文学、中世纪教会文学、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直至二十世纪的现代派文学,上下五千年,一学年区区近六十个课时,教师整个的教学都在分秒必争地灌输。这对系统知识的传授具有比较好的教学效果,但因其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忽视了学生学习过程中内在心理的发展变化,因此在培养学生获取知识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显现出了明显的不足。
多媒体技术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将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融为一体,能交互处理、存贮、传递文字、图形、影视图象、动画和声音等多种媒体信息的一种综合信息处理技术。它具备同时处理两种或两种以上媒体的能力。多媒体技术同时调动了我们的视觉、听觉和想象,改变了传统语文课堂教学以“听”为主的情况。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外国文学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在外国文学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依据外国文学课程的特点,笔者将多媒体技术引入了外国文学的课堂教学。多媒体引入课堂教学的实践使笔者增强了对外国文学课程改革的信心和勇气。
一.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多媒体引入课堂教学之前,往往大多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只是被动吸收,常常是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索然无味。漫长的外国文学发展衍变中,名家名作浩如烟海,流派思潮纷呈迭出,为了在有限的课时中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往往只能进行知识性的灌输,再加之教具的单一,学生学习的兴趣大减,学习效果也大打折扣。而利用多媒体学习环境和资源,通过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手段,使抽象的变得具体、形象;使看不见的变成如在眼前;使“静”的变成“动”的,为学生设计了一个尽可能真实的情景,让那些呆板枯燥的文字也变得生动有趣、充满魅力。在教学中,多媒体技术使用与授课内容相关的声音和影像资料,打破了文体之间的界限,使不同体裁的教学内容相互贯通,从而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其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参与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运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在视觉上提供一些能表现真实世界现象、事件和故事的实例:如“文艺复兴运动”、“一、二两次世界大战”、“圈地运动”等。利用投影仪、录像机、闭路电视系统,教师不需要在黑板上板书大量的纲要及内容,不需要抄写教学笔记,可节省时间,讲解更多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使用演示文稿或多媒体课件,清楚地讲解其结构、历史脉落,形象地演示其中某些难以理解的内容,或用图表、动画等展示动态的变化过程。如此操作我们即可发现课堂形式活泼多样,学生对外国文学学习的兴趣大增,教学进度明显加快。
在每学期外国文学课程的教学中,我还会抽出两到三课时或利用学生晚自修的时间,运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由外国名家名著改编成的电影,如列夫·托尔斯泰的《复活》、《安娜·卡列尼娜》,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玛格丽特·米切尔的《乱世佳人》等,由此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这些名著的意义,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二.多媒体缩小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剪刀差
信息量大,较强的交互性,是多媒体教学的显著特点。多媒体技术可以提供大量的多媒体信息和资料,采用灵活的人机交互式学习环境,一方面创设丰富有效的教学情景,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保持,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另一方面使学生能够按自己的知识基础和习惯选择重点学习内容,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分析能力得以升华,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最大限度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
知与行的统一。
教学中笔者进行了众多的尝试,现拿沙士比亚一章节的教学内容作为范例说明如下。莎士比亚,欧洲最伟大的戏剧大师。歌德的“道不尽的莎士比亚”一言涵括了他戏剧创作的丰富与成就。按照教学安排本章节为两课时,从作家生平、创作概况到代表作品一一涉及分析,九十分钟的教学时间是无法完成的。而运用多媒体技术就能得心应手,如愿以偿了。教学前,通过闭路电视播放其代表作品《哈姆雷特》等影像资料,学生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后,罗列需要思考的问题,提供学生研讨的方向目标:从《哈姆雷特》看莎土比亚戏剧创造的特色。而后让学生遨游于网络天地:复仇故事改变的异同、创作《哈姆雷特》的广阔复杂的时代背景、戏剧情节的生动性与丰富性、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贴切生动的人物语言等等,丰富的网络给学生展示了莎士比亚众多的研究资料。在把握教学重点:“哈姆雷特形象的基本特征及典型意义”上,学生通过自己的研究分析,思考的范围与深度大大突破了教师所期望的高度与目标。以上的探究活动,也使得课堂的讨论交流达到了传统教学中从没出现过的活跃程度。我们可以发现,多媒体技术提供了一个资源环境,它突破了书本是知识的主要来源的限制,用各种相关资料来丰富封闭的、孤立的课堂教学,极大地扩充了教学知识量。学生思路开阔了,思想活跃了,对人物与作品的分析更为深刻与客观。此探究活动,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鉴赏能力。
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我们发现多媒体技术还为实现协作式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基础和支持环境,交互方便的网络使同学之间有了更为便利的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的机会。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开放性的教学,培养了学生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信息的知识和能力,还可以创造机会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观点思想,形成个性化的知识结构。同时,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将学会怎样更好地与人合作、与人交流,共享学习。课后可布置学生撰写名著赏析专业小论文,从多角度、多层次地提出一些见解与问题,以求大家共同探讨。
三.多媒体增加课堂信息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外国文学教学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教学内容多而授课时数少,这是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无法走出的效率困境,而多媒体技术的使用恰到好处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多媒体教学容量大,加之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增强,学习往往能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人在学习活动中,若能集中注意力,则大脑皮层优势兴奋中心就能够保证对当前作用于大脑的事物或信息产生最清楚的反映。多媒体教学根据要求适当变化“刺激场”,依据教学内容、教材特点、实际学情采用或变换媒体,多种媒体有机配合,不断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够真正进入视觉、听觉与触觉等感官并用的环境,将抽象逻辑思维与具体形象思维融为一体,使之变为共同参与学习进程的多维动态方式,突破了抽象逻辑思维的难点和局限,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和获得更高的学习效率。多媒体辅助外国文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使笔者充分领悟了这其中的奥秘。
笔者在从事外国文学课程教学时,曾对所教的两个班进行了问卷调查。统计结果表明:对“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中学习,你认为自学能力和学习的主动性是否得到了培养和体现?”这一题,97个被调查的学生中有82位回答“是”,占总人数的84.5%;“与教师满堂灌,学生只是听记的上课相比,你认为哪种更有利于你的学习?”这一问,回答是“现在的”学生人数为88人,占总人数的90.7%。由此可见,多媒体辅助外国文学课程教学的形式较受学生欢迎。
四.调用多种手段,实现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整合
现代教育技术的进步,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恰如其分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手段。但是,笔者也清醒地认识到:利用多媒体辅助外国文学课程的教学,并不意味着用了多媒体就可以代替一切。外国文学课堂教学特别强调教学内容的动态性和生成性,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的教师,要善于分析具体的教学情景,选择最有利于学生掌握学习内容或使训练效果达到最优化的时机呈现多媒体,使多媒体的呈现成为整个教学流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实践证明,多媒体技术它能将抽象转化为具体,想象变为直观,间接变为直接,并在时间的延续、空间的拓展等方面,优于传统教学模式。而传统教学方法,以其挥洒自如的板书、灵活多变的课堂组织、简洁多样的师生交流活动而形成自己的特色。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时,不能忽略教学规律及实际效果,传统教学中优秀的、成功的一面仍要传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不能也不应让位于多媒体。课堂教学中应当处理好多媒体使用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的关系。一堂课中,教师和学生的交流、学生之间的交流应该是课堂构成的主要部分,而多媒体的使用只是起一个辅助的作用,只能视教学流程的需要择而用之,不能成为教学的唯一手段,更不能成为课堂的主宰。
在使用多媒体时,考虑更多的应是运用的实效性,而不是为了使用多媒体而用多媒体,否则,很容易造成教学中的删简就繁、画蛇添足,给人以华而不实之感。多媒体教学是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的,我们不能被现有的软件资料、已有的程序设计和有限的教材内容捆住手脚。
因此,广大教学工作者应注意结合每门学科自身的特点,从学科的教学实际出发,积极探讨多媒体教学的规律和特点,注重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的更新,合理有效地利用好多媒体的辅助功能,才能让多媒体真正服务于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走向信息化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程智.教师专业发展与现代教育技术[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
[3]王敏,唐蕾.外国文学史课程多媒体教学探索[j].山东商业
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
[4]孙霄.巧用cai多媒体优化《外国文学》教学[j].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2008,(8).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iaoyulilun/67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