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禁忌主题中的家庭教育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教育理论
论文关键词:禁忌;禁忌主题;
家庭教育 论文摘要:禁忌是人类普遍具有的文化现象。在中国的传统社会中这种禁忌主题大肆盛行,而如今在家庭教育中同样可以透过禁忌主题揭示其中蕴涵的教育意义,为教育子女提供一个新的视角:禁忌中有教育,家庭里也有禁忌。
禁忌是属于风俗习惯中的一类观念,生活中我们更熟悉的是民间禁忌。民间禁忌是个比较大的概念,涉及的领域很多,可以按民族、地域、社会分工等等分成若干禁忌的方方面面,因为需要禁忌的事情太多了。而在家庭教育中,也隐含了很多禁忌。下面就通过民间故事中的禁忌主题来揭示其中蕴涵的家庭教育价值。
一、禁忌主题的内涵
《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词典》在弗氏界说的基础上,把禁忌的对象划分为“事物”和“事情”两方面:一方面指在宗教或生活习俗中所禁止的,不能接触、不能谈及的某些事物;另一方面指大家同意不提及、不做的某种事情。禁忌故事中往往有一个设禁者,就是提供及发布禁忌消息的角色,通过设禁、违禁及惩罚三个恒定不变的环节来完整叙述禁忌故事。禁忌主题有很多种,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禁忌,但是在民间故事中叙述最多的禁忌类型是天鹅处女型故事、“密室”型故事以及“偷窥”型故事。
在文学上来说,表述禁忌基本都是不能做什么,否则会发生什么不幸的事情。叙事时在设置禁忌的时候就是在给故事设置悬念,听众和读者在期待一种禁忌的结果。在禁忌故事的情境中,所禁忌的都被认为是合理的行动。这正是禁忌之所以为禁忌的关键所在,也是禁忌独具的文化魅力。若所叙事的故事是有碍于人们身心健康的行为,自然会有规章制度来对其进行制止,而完全不必运用禁忌来对人们进行心理的恐吓。
二、禁忌主题体现的家庭教育价值
从历史发展上来看,越是生产力低下,伴随着宗教观念而来的禁忌就越多。而现今,由于生产及生活环境的改变,人们认识及征服自然的能力普遍大大提高,很多年轻人对有些传承下来的禁忌不以为然,采取轻视或不相信的态度,青年人显然是不如年长者那样专心恪守禁忌的,其实禁忌对危害人身的事具有警示、回避作用。古今禁忌的目的都是为了避免灾难,严格遵守禁忌,可以给人带来保护的作用,否则就会受到严厉的惩罚。禁忌主题的意义就是反对人们思想和行为上的自由化。
禁忌是民众生活的一部分,没有脱离日常生活而独立存在。民间既然选择一些事物作为禁忌物,肯定是暗合了认知的分类体系,这才使得禁忌习俗得以沿袭下来。由于禁忌主题与佛教的因果观念很贴合,所以禁忌常被作为伦理教化之用,来制止一些胡作非为的行为,劝导人民弃恶扬善。
1.语言禁忌
中国人是非常讲究尊重当地的习俗的,也就是所谓的“入乡随俗”,不仅要尊重当地的饮食习俗,还有语言禁忌,语言禁忌是极具个性的,每个民族、每个家族、每个家庭及个人都可能有自己独特的忌讳语言,而这种禁忌的具体操作就是在人们交往的场合及时回避这些凶语恶词,了解有何禁忌,不能随意犯了别人的忌讳,不然就会产生误会或闹出笑话,这也是父母教育子女所必需的。
2.孩子的禁忌
处在幼儿时期的孩子,正是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他们不能独立的生活,需要家长的照顾和引导,而孩子是需要加强管教的,他们会经常犯些同样的错误,因为家长给孩子讲述禁忌的时候,通常会用故事上的小孩因为做了“坏事”就会受到惩罚来禁止自己的孩子犯错误、做“坏事”。
3.父母的禁忌
在家庭教育中,也有很多事是父母要禁忌的。父母都希望给孩子铺一条平坦的路,但这是不现实的。当孩子遭遇挫折的时候,不要觉得孩子受了委屈,千方百计地去心疼他或急着帮他解决困难,应该要给孩子锻炼的机会,要不断提高孩子自身的能力。同样孩子都是缺乏经验的,遇到挫折是难免的事。作为家长,不该去嘲笑或过多去责怪孩子,而是要注意培养孩子坚韧的品质,并为孩子树立榜样,让孩子从挫折的事情中去吸取经验,以后自己去学会总结,培养越挫越勇的精神。
参考文献:
[1]万建中.中国民间散文叙事文学的主题学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
[2]万建中.解读禁忌:中国神话、传说和故事中的禁忌主题[m].商务印书馆.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iaoyulilun/67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