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 > 试论曾国藩的家庭教育

试论曾国藩的家庭教育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 所属栏目:教育理论


论文关键词:晚清曾国藩家庭教育
  论文摘要:曾国藩是实施家庭教育的典范。他以“爱之以其道”为原则,以“兴小家”、“昌大家”为目的,在“耕读”、“勤敬”、“孝友”等方面身体力行,教育子弟,取得了实际的效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曾国藩(1811—1872),字伯涵,湖南湘乡人,是洋务派领袖之一,在政治、军事、洋务上显赫的功绩,在哲学、治学、教育上有独到见解。本文就其家庭教育进行初步的分析。
  一、曾国藩家庭教育的原则及出发点
  “爱之以其道”是曾国藩家庭教育的原则,也是他一生追求的最高境界。所谓“爱之以其道”,就是用他自己的为人处世之道教育子弟。他把自己的人生经验用儒学文化加以提炼,蕴含在历时二十年的家书中,用它那无时不在的穿透力来教育子孙。
  曾国藩注重家庭教育的出发点有二:
  其一,从“兴小家”出发。曾国藩谥称“文正”,他寒窗数十载,从军数十载,备受艰辛,方有权绾四才,位列三公,拜相封侯,他深知名誉、地位、家世来之不易,渴望自己的儿孙显赫万世,永不衰败。同时,他目睹那些达官显贵家庭之子女,不是饱食终日,无所事事,固守祖父留下的基业,就是挥霍浪费,吃喝嫖赌,欺压人民,横行市井,不思上进,家业荡然已尽的诸多事例,为此而深为忧虑不安。于是,曾国藩冷静思索,从封建传统文化中寻找根据,经过自己的理解、消化,独创了一套治家理论和方法。
  其二,从“昌大家”出发。曾国藩认为,家庭教育和政治息息相关,治家治国的关系密不可分。他认为:“凡家道所以可久者,不恃一时之官爵,而恃长远之家规;不恃一二人之骤发,而恃大众之维持。”[注1]而大众又融于各个家庭,家庭组织,在当时的社会,又以父子兄弟为中坚,想求家事顺遂,应当以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为原则。国家之组织,以君君臣臣为中坚,欲求国泰民安,应当以君明臣忠为准绳。国家又由无数个家庭组合而成。因此,家庭教育是起点,也是基础。可见,曾氏把政治观贯穿于家庭教育中,而且不仅仅局限于一家或几个子弟的范围,以求实现家庭教育的长远目的;每个家庭的教育搞好了,整个社会,整个国家的教育也就搞了上去;那么国家也就会随家庭稳定而稳定,随家庭繁荣而繁荣。
  二、耕读、勤敬、孝友:曾氏之家庭教育内容观
  曾国藩对子女的家庭教育非常严格,虽然他常年在外做官、带兵打仗,但家信未尝间断,希望子弟们对先世家风谨守勿失,以达其兴“小家”并“昌大家”之家庭教育目的。一定的家庭教育目的总是要借助一定的教育内容来实现。曾氏之家庭教育内容观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首先,曾氏认为应当“耕读”并列,不要丢失农家子弟的本色。“耕”(包括种菜、养鱼、养猪等)可使子弟具有勤劳的品质并使家衣食足而富有生机;“读”则可使家有书香之气。二者结合,则既能提高子弟的各种能力,又能磨炼他们的意志品质。曾国藩强调:“吾家子侄半耕半读,以守先人之旧,慎无存半点官气。不许坐轿,不许唤人取水添柴等事。其拾柴收粪等事,必须一一为之;插田莳禾等事,亦时时学习之。”[注2]又严格规定:“子侄除读书外,教之扫屋、抹桌椅、牧粪、锄草,是极好之事。”[注3]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曾氏把“耕读”教育摆在了一个重要的位置上。
  其次,曾国藩认为,对子弟进行教育,要力持“勤、敬”(谦恭,恭敬),戒骄、戒惰、戒奢。古往今来家世兴衰,特别是家世衰败有很多。究其原因,曾氏认为与“勤敬”二字有很大关系。他说:“无论乱世治世,凡一家之中能勤能敬,未有不兴,不勤不敬,未有不败者。”[注4]在事实上也是如此:“一家能勤能敬,虽乱世亦有兴旺气象;一身能勤敬,虽愚人亦有贤知风味。”[注5]可见,曾氏认为,理论与事实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勤敬二字则贯通其中,这是家世兴衰好坏的基本准则。
  与勤敬相反的则是“傲惰”。曾国藩认为,教育子弟的关键为力戒“傲惰”。他常说:“吾家现虽鼎盛,不可忘寒士家风味,子弟力戒傲惰。戒傲以不宴起为首。”[注6]并以少时与其弟在乡下卖菜、拖啤车的往事,激发其弟切莫丢弃农家本色。曾国藩已觉察到,曾氏子弟多少已染上了骄傲习气,有的人开口闭口议人长短是非,因此指出这“均非好气象”。他反复提醒在乡下主持家业的弟弟曾国湟,好好管教子侄辈,“勿谓有家人作官,则遂敢于侮人;勿谓已有文学,而遂敢于恃才傲人。”[注7]在教育子弟戒骄戒惰的同时,曾国藩还主张力戒奢侈。他明确指出:“世家子弟最易犯一奢字、傲字,不必锦衣玉食而后谓之奢也,但使皮袍呢褂俯首即是,舆马仆人从习惯为常,此即日趋于奢矣。见乡人则嗤其朴陋,见雇工则颐指气使,此即日习于傲矣”。[注9]为此,就应当“力崇俭德,善持其后”。他告诫:“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庶可以成器,若沾惹富贵习气,则难望有成。吾忝为将相,而所有衣服不值三百金。愿尔等常守简朴之风,亦惜福之道也。”可见,为了堵塞源流,谨防傲惰,必须以谨守谦勤为主;戒奢侈,必须以崇尚俭约为主。

  再次,“孝友”,即对长辈要孝敬,对子弟友邻要和善,兄弟之间要团结。曾国藩认为“孝友”是家庭的祥瑞,只要做到“孝友”,就立得好处;否则的话,就会遭及殃祸。“兄弟不和者败,侮师慢客者败。”[注10]他在这里指出了“孝友”得不到贯彻所产生的后果——家道衰败。在孝友的教育方面,曾国藩反复告诫诸子弟说:“吾细思凡天下官宦之家,多只一代享用便尽。其子孙始而骄佚,继而流满,终而沟壑,能庆延一二代者鲜矣。商贾之家,勤俭者能延三四代;耕读之家,谨朴者能延五六代;孝友之爱,则可以绵延十代八代。……但愿其为耕读孝友之爱,不愿其为仕宦之家。”[注11]曾氏在这里最痛恨的是仕宦之家,因为能延续一二代者实不多见,最欣赏的是孝友之家,次则耕读之家,如能把孝友与耕读二者结为一体,那么家世将有可能永不衰败。可见,曾国藩把“孝友”的教育摆到了何等重要的地位。
  三、曾国藩家庭教育的影响
  曾国藩家庭教育的理论,在教育子女方面获得了成功,对社会各阶级、各阶层人们产生了重要影响。
  同是清末“高干子弟”,曾纪泽、曾纪鸿没有变成“衙内”和大少爷。曾纪泽诗文书画俱佳,又自学而通英文,成为清末著名爱国外交家;曾纪鸿不幸早死,研究古算学也已取得相当成就。不仅曾国藩的儿子个个成才,曾家的孙辈还出了曾文钧这样才华横溢的诗人,曾孙辈又出了曾宝荪、曾约农这样有影响的教育家和学者。曾国藩对其三弟曾国荃的劝导最多,曾国荃不负其望,后来仕途通达,成为清朝大臣。据有关调查统计,当今曾国藩的后代遍布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且多为科技、教育文化工作者,有的还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
  在曾国藩的家乡,曾国藩的治家思想和方法,从清末到民国,从富家到贫民,从官僚士大夫到普通民众,都曾把曾氏家训奉为至宝,曾氏教育观对人们的影响,我们可以用一些事例加以说明。钱穆评述说:“道、咸之际,有曾国藩家书家训,乃以书信亲教弟与子,此乃一种家庭教育。”[注12]冯玉祥以曾国藩“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的名言,常常教育其部属应该随时警惕;蒋介石对曾国藩的家庭教育观很重视,视曾国藩家书为至宝。据传,每当有人询问家庭教育的问题时,蒋介石往往回复“阅曾文正公家训”某月某日即可。从上述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到,曾国藩系统的家庭教育理论和方法,不仅与中国士大夫结下了不解之缘,而且官僚、政客中的一部分人,甚至有些军人亦以此教育下属、子弟及军队士兵,其影响至深至远,出乎曾国藩本人意料。
  注释
  1曾国藩.《曾国藩全集•家书》一,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2001:1264
  2同上:251
  3同上:276
  4同上:264
  5同上:267
  6曾国藩.曾国藩全集•家书二.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2001:1319
  7同上:66
  5同上:83
  9曾国藩.曾国藩家书•教子书.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
  10刘毅正、刘晓霞.求阙斋日记类抄(卷上).北京:金城出版社,1996:46
  11曾国藩.曾国藩家书家训.北京: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2002:240
  12钱穆.现代中国学术论衡.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168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iaoyulilun/67918.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