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论马克思的交往观对现代教育教学的启示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教育理论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交往观师生交往教育教学
论文摘要:本文介绍了马克思主义交往观的主要内容,并将马克思主义的交往观和教育学中的教学方式相结合,指出教学过程具有三大特性,即主体相对性、平等沟通性和双向互动性,三大特性在教育教学中都对师生交往产生着影响。
一、马克思交往观的内容
马克思的交往观,是伴随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学说两大成果而问世的另一个创造性的成果,它萌生于19世纪40年代中期。1845年秋至1846年5月,在与恩格斯合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不仅清理了他们以前的哲学信仰,确立了唯物史观,还阐述了人们的交往关系,完整的提出了交往理论,并表述了物质交往、精神交往、内部交往、外部交往、直接交往、间接交往、个人交往、普遍交往、地域交往和世界交往以及交往方式交往形式交往关系等,这是马克思交往观正式形成的标志。
交往是马克思恩格斯建构历史唯物主义基础性、总体性范畴。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的交往理论本质上是科学的社会发展理论,它凸显了生产和交往在人类社会的纵向演进与横向拓展以及人类自身的解放和全面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蕴涵着丰富的发展辩证法思想。主要内容有八个方面:第一,交往是人的本质体现,是人类社会的存在方式;第二,交往是生产的前提,生产决定交往的形式;第三,意识和语言是交往的产物,二者对人类的交往产生重大影响;第四,资本与交往密切相关,而资本的无限扩张成为人们交往的障碍;第五,货币作为交换的尺度,在不同共同体和民族之间的交往中有着重要的意义;第六,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与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第七,交往的一定发展产生家庭、阶级和国家,而国家消亡需要交往的普遍发展;第八,共产主义是克服交往异化,实现普遍交往的社会。
二、马克思交往观对现代师生交往的启示
马克思的交往理论解释了交往的内涵、交往与人类社会存在及发展关系等问题,而站在教育立场上,马克思的交往观运用在教育领域,是一种平等的教育观,它概括了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相对性、平等沟通性和双向互动性,对
现代教育教学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1.主体相对——师生关系的正确定位
对于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地位问题,一直是教育学中的焦点问题之一。关于谁是教育的主体这一问题,有的强调教师是主体,有的强调学生是主体,不管是何种说法,只是角度不同而已,并非不对,只是不全面。马克思的交往关系观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活动的承担者,受教育者是他认识、塑造的对象,是客体,相反,在学习活动中,受教育者是学的主体。因此师生关系在教学中主体具有相对性。体现在:第一,师生的地位有一定的相对性。在教育过程中,学生从总体上说是受教育者,但并非每个学生在一切方面都不如教师,经过学习,学生也可能超过教师,这样,教师也可能向学生学习,当学生具的较强的自我教育意识和能力时,也扮演着教育自己的教育者的角色。第二,师生的相互关系来说,又处于互为主客体的关系,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同是某一活动的主体,又是另一活动的客体。她从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角度,把师生看作是活动的承担者,是有意识的、有能动性的人。二者在教育活动中尽管承担的任务不同,但都是组成教育的活动的承担者,都处于主体的地位,其共同的客体是教育内容。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活动是密切联系、相互影响、共时交织、或前后相干的,因此,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教育活动具有主体相对性。
2.平等沟通——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师生之间存在隔阂的现象在教学过程中屡见不鲜。产生这种状况是由于师生之间没有建立有效沟通的渠道。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由于高校教育和教学任务的繁琐,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和学生对教师的了解,已在时间和空间上缺乏充分的条件。走马灯式更换的教师,流水似轮转的学生,师生之间相互认识、相互沟通的机会是非常有限的;二是学生的实用观念和功利性强;三是教师过重的教学工作和科研任务,出现教师职业情感冷漠,师生间沟通有障碍。如果这种隔阂不加沟通,久而久之会变得越来越深。
综上所述,师生之间更需要理解和沟通,需要建立一种师生间的合作伙伴关系,教师要与学生推心置腹地交流学习体会,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欢迎学生的直面挑战,满怀热情地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并引导多种观点交锋,给学生质疑的权利,激励他们敢想、敢说、敢质疑、敢创新,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使师生关系达到水乳交融的境界,达到师生情感的最大优化效果。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平等、轻松和无拘无束的良好课堂氛围;在学生成绩的评定、各类评优评先及学生入党问题上要坚持公平、公正原则,客观、全面地予以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与公平,激励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为全面、自由、个性的发展创建一个良好的和谐的氛围,使之成为教师获得学生信任的主渠道,同时利于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的建构,从而实现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
3.双向互动——教育教学的正确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师生关系在情感期待上具有互动性。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关系并不是单向的,而是一种双向的教学相长和师生互动的关系。现代教育强调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民主、平等、和谐、合作的教育关系,共同参与教育过程,相互教育,双向影响、教学相长,品德共进。
互动性观念特别强调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发展变化。因此,在教育和科研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态度和情感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教师对学生付之以热忱、关怀、负责,学生就会报之以尊重、感谢、认真。这种双向互动性在高校师生关系中表现得更为明显。由于大学生具有较高的认识理解能力,在接受到教师良好期待的信息后,立即会调动一切潜能,克服困难向期待目标奋进。同样,学生对教师的良好期待也会对教师的工作起着很大的推动作用,能够激发教师更大的工作热情。教师同样会利用一切可能的条件或创造条件,去实现学生期待的目标。师生之间的这种角色的相互期待,双向互动必将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动力。
马克思的交往观,在教育教学的应用与实践中,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有利于拓展师生之间的主体相对性品格的形成,有利于加深师生之间的沟通,增进两者的了解和信任,有利于激发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构建和谐的教学关系。教学注重的应该是教育过程,是在一种循循善诱的过程中让学生自主地去掌握知识的价值,教育手段是柔性的,教育者是耐心的,教育的向度是多元和开放的。受过教育者与未受过教育者最大的区别,并不在于教育内容的差距,而在于有没有受过一种教育过程的熏陶——这个教育过程,这正是由教育者的循循善诱、平等沟通等构成,这种柔性的过程,最终是要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正确影响。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第二版,第56页
[2]王晓虹.试论现代高校师生关系[j].
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3,(1):36-37.
[3]杨世鹏,杨世信.浅议高校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j].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4):63-65.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iaoyulilun/67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