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教育理论
摘 要:目前,高校班级建设中存在着凝聚力、归属感缺乏等问题,文章对团体心理辅导引入班级建设的可行性进行了探索,并通过实际案例介绍了团体心理辅导在班级建设中的应用。
关键词:团体心理辅导;班级建设;应用
班级作为高等院校的一个基本单位,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摇篮,是学生生活中最重要的群体,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组织集体和基础平台。高校班级的稳定与发展、良好的班风和学风组成了高校校风和校园文化,营造积极、乐观、和谐、健康的班级文化,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团体心理辅导作为一种新的心理咨询和辅导形式,正逐步的应用到班级建设中,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高校班级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学分制的推行,高校学生班级整体性日益弱化,学生班级较为普遍地存在着凝聚力、归属感缺乏的问题, 导致高校学生班级的教育功能、管理功能日益弱化。特别是“90后”的大学生自我主体意识增强,容易异化为个人主义,从而导致当代大学生的集体观念淡化,向往无限的自由和无拘无束。他们以个体的价值实现和自我的个性展示为目标,对集体的事务重视不够,不愿意或者不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导致高校班集体建设和发展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如下:一是班级凝聚力普遍偏弱,传统意义上的班级活动很难有效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二是班级运作效果差,教育功能不能有效发挥,存在思想政治学习应付和走形式的心理;三是同学之间主动交往意识不强,同学交往范围较小,有的仅局限于男女朋友之间,或局限于宿舍内部,与班级其他同学交往较少;四是教师、班主任和辅导员对班级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方式[1],导致双方之间存在分歧和不理解,教育效果较差。
二、团体心理辅导应用于班级的可行性分析
(一)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分析
团体心理辅导是指教育者或心理辅导人员对多数被辅导者基于社会及团体动力的原理,运用适当的辅助技术,以协助个体自我了解,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过程。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中进行,强调人际相互影响。目的是在于帮助参加团体辅导的人提高和改善处理人际知觉和人际交往的技能,以便使参与者修正自己的行为方式,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学习工作的效率,改善生活质量。团体中有安全、信任、互相接纳的气氛,在这个气氛中成员互相表露自己的想法、自我感受、共同分享、共同探讨,以促进成员的自我觉察、自我成长、自我发展;或者是在其中学习到如何与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如何与别人更融洽的交流、如何坦诚愉快的与人交往的艺术。常用的方法有团体讨论、团体咨询、课外活动、辅导活动课、团体游戏、角色扮演等[2]。
(二)团体心理辅导应用于班级的可行性
在大学班级建设中开展团体心理辅导的可行性体现在:一是班级的相对稳定性。班级建制虽然因各校的实际情况各异,但基本上都是在30人左右,这些成员基本上会从入学保持到毕业,这样将一个班级分为几个小组进行团体心理辅导是可行的,而且也易于开展长期跟踪研究。二是团体成长需求性。班级中的学生年龄相近,都处在相似的身心发展阶段,有着相近的心理特点,他们既渴望了解自己,也渴望与同龄人交流,为团体的顺利开展和深入探索提供有效的支持。三是情景真实性[3]。尽管班级中每一个学生有着不同的生活背景和经历,有着不同的性格和爱好,但都面临着共同问题,人际关系和社会活动都是在真实的状态下完成的,团体成员之间的互动是真实的人际互动,有助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四是指导人员固定性。辅导员和班主任作为班级和学生发展的指导者[4],与学生朝夕相处,了解学生特点和班级具体情况,通过专业的辅导培训,成为班级团体辅导的指导者,将更加有效的帮助学生成长。
通过每一个学生都有共同的归属感的需求,让学生在班集体中寻找自己的价值和位置,推动整个班级的工作、学习、精神面貌的改变,这要比只是通过问题的管理和找“问题学生”每天谈话都要有效的多,也更容易被学生接受。而且通过集体的辅导,能让一些学生消除在心理上的抵触情绪,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团体辅导案例分析
(一)主题一:改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已经成为大学生诸多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本着探讨改善学生人际关系的有效途径,笔者做了主题为“改善人际关系”的团体辅导训练。
1.方法。以团队为切入点,以学生擅长绘画的特长为手段,通过交流、接触、传递信息的形式,让他们在介绍和创作中完成对彼此的认同。
2.过程。首先通过调整座位秩序,把本来一个宿舍的个体分开,让他们在一个大的圆圈上自我介绍“我是谁?”,然后,再分别介绍他们左边和右边的人,并说出他们的特点。我们设计了一个场景,让一个同学描述一个比较简单的物体,然后其他同学把描述的情况通过速写的形式画出来。等画完后,再给每一个同学单独描述一遍,然后,再把描述的物体情况通过速写的形式画出来。两张画作比较,就可以看出两幅画不一样的地方。肯定是后一幅更接近描述的本来的样子。最后总结,让学生知道沟通的重要。每一个学生就交往设计一个场景,谈自己的看法。在活动的结束,辅导员总结人际关系的重要,介绍了一些人际交往的技巧、注意事项等基本常识。
3.分析。通过行为训练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增加对他人的了解,学会沟通的方式和技巧。大学生正处在心理逐渐走向成熟的时期,在他们身上发生的诸多心理问题,大多数是由于发展过程中自我意识的认知偏差所致。个体是根据自我意识来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以保持与周围环境的动态平衡。学生之所以处理不好人际关系,正是因为他们不能正确认识自我,或者自卑、或者自负,或者还处于矛盾的自我之中,以及对环境、对他人缺乏较全面、合理的认识。通过团体辅导,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在总结中都表达了对交流的渴望和对彼此更加熟悉的喜悦。
(二)主题二:培养团队精神
无论对个人还是对整体,为了达到目标,团队精神都是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学分制的实行,班级学生选课不同,一个班级在一起接触的机会特别少,这也造成学生没有班级的归属感,彼此之间合作交流不够。本着探讨团队精神训练的有效方式,笔者做了主题为“培养团队精神”的团体辅导。
1.方法
。互相欣赏。戴高帽—相互欣赏和接纳:学会发现别人的优点并且欣赏,促进团体间的相互肯定与接纳。
2.过程。将班级分成3个小组,每一个小组围座成圈,然后采取不同的形式,让小组成员轮流说出小组中一个人的优点和欣赏之处,比如性格、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等。最后让被赞赏的成员复述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并说出那些是自己本来就知道的,那些是自己没有觉察的。每个成员都必须说,都必须被说。规则是必须说出优点或者特点,而且态度要真诚,努力发现他人的长处,不能没有根据的吹捧。被称赞成员要用心感受和体验自己被称赞时的心情,并由己及人,以此体会他人的感受。
3.分析。一个团队中的成员只有相互欣赏、信任,相互关心,才有可能产生团队精神,猜疑嫉妒、只顾自己只能是一盘散沙。通过点评和学生总结可以发现,学生感触很深,要求他们写总结报告也没有一个人表示异议,都很快的递交了自己的心得体会。认为通过平等的交流、彼此的认同,让一个班级更像一个集体,让大家能够牢牢的抓在一起,共同为了相同的目标而努力。
通过将团体辅导的理论与技术运用于班级建设中,通过精心创设的情境,使学生在班级活动过程中,解决他们面临的共性问题,促进班级成员的认同感、归属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创建更优秀的班集体,在集体中充分锻炼个体的能力,进而创建一个有着良好班级氛围、充满凝聚力的班级,这对于全面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个体成长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艳萍.当前高校班级建设存在的问题与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5)
[2] 樊富珉.团体心理咨询[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 孙月琴.团体心理辅导在大学班级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教育科学),2009,(12).
[4] 赵翠荣.“以班级为单位”团体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科教导刊,2011,(5).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iaoyulilun/68040.html
下一篇:强化实习考核,提升毕业实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