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教育理论
《导游服务技能》课程是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技能课程,主要培养学生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导游人员必须的具备的各种实务知识和服务能力,课程是全国导游资格证考试的必考科目,是应用性和实践性极强的学科。 但在教学中传统评价体系却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课程的教学效果,而且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所以找到这些问题,并探寻解决办法,进行改革是一项紧迫的任务。
一、发展性评价的本质与基本特征
(一)发展性评价的本质
发展性评价是8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一种关于教育评价的最新理念。通过系统地搜集评价信息和进行分析,对评价者和评价对象双方的教育活动进行价值判断,从评价的功能、目的角度出发,直接针对评价无法改进教学和促进学生发展等弊端而提出,强调有效发挥评价的改进和促进功能。发展性评价是以充分发挥评价对学生学习与发展的促进作用为根本出发点,以融合教学与评价为基础和核心,以教师运用评价工具不断开展行动研究和反思,从而改进其教学和课程设计为中介或途径,并最终促进学生、教师教学以及课程三方面共同发展的评价。
(二) 发展性评价的基本特征
1.以被评价者的素质全面发展为目标。
发展性评价基于一定的培养目标,指明了被评价者发展的方向,也构成了评价的依据。这些目标主要来自于课程标准,充分考虑被评价者的实际情况,其着眼点放在被评价者的未来,包括大众教育和终生学习的需要。
2.对被评价者的发展特征的描述和发展水平的认定进行必要的选拔,其目的是为更有利于被评价者的后继发展。
评价过程中,对被评价者现状的描述必须是被评价者认可的,涉及到要通过评等级甚至是选拔去认定某种特征,也必须是被评价者认可的,且只用于使被评价者认识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不应具有“高利害性”。
3.注重过程评价。
发展性评价强调收集并保存表明被评价者发展状况的关键资料,对这些资料的呈现和分析能够形成对被评价者发展变化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针对被评价者的优势和不足给予被评价者激励或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4.发展性教学评价更加强调个性化和差异性评价。
要求评价指标和标准是多元、开放和具有差异性的,对信息的收集应当体现多样、全面和丰富的特点,评价对象的价值判断应关注差异性,以利于评价对象个性的发展。
5.强调评价主体多元化。
主张使更多的人成为评价主体,尤其是使评价对象跨为评价主体,重视评价对象自我反馈、自我调控、自我完善、自我认识的作用。如对学生的评价,不仅重视学校管理人员和教师参与评价,还应吸收学生、企业和社会参与作为评价主体。
二、《导游服务技能》课程评价体系的现状分析
《导游服务技能》课程在众多高职院校的教学过程中,以通过全国导游资格证考试中的“导游服务技能”科目为教学目标,以证件的通过与否来衡量专业能力的高低,只重视考证过关率,轻学生实践能力。与之相匹配的现行课程评价体系一般通过校内评价和校外评价两种模式来构成,分别采用水平性评价和选拔性评价两种类型。这两种体系有其优点,水平性评价可以了解预设的教学目标达成的效益,可以了解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水平与预设水平的差距,它能实现评价的鉴定水平的功能;选拔性评价可以甄别出更有利于接受导游业务教育或具备从事导游工作基础能力的对象,使教育资源更合理配置,可以衡量教师的教学业绩与学生的学习业绩,能实现评价的选拔淘汰功能。
当前课程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评价功能的认识混乱,或者在客观上不承认评价可以促进综合功能的实现,或者误以为通过水平性评价和选拔性评价就已经可以实现评价的综合功能。在这种认识的误导下,教育评价往往出现偏向,这些偏向的直接后果,是在教学中滥用评价的鉴定水平和淘汰选拔功能而使评价产生“高利害性”的副作用:
1、现行的评价与考试制度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忽视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
2、评价指标单一,过于关注学业成绩的结果,忽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查;
3、评价方法单调,过于重视纸笔测验,强调量化成绩,对其他考查方式和质性评价方法不够重视;
4、学生基本处于被动地位,自尊心、自信心得不到很好的保护,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很好的发挥。
这种重书本知识、重局部智能、重学习结果的评价,不但使评价的综合功能难以实现,而且使评价对学生的身心发展造成巨大的副作用。因此,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是,改进以往的评价系统,使得评价成为教育的过程,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新的评价模式去实现评价的综合功能。使学生不仅仅掌握导游从业人员的所需知识、素质,更要具备能在实际中应付激烈竞争的能力,以真正满足市场就业需要,实现和旅游产业接轨。
三、《导游服务技能》课程发展性评价体系的构建措施
笔者在教学中,针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做出了一些尝试,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实践实训等教学环节进行全面改革,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实施的具体措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来实施课程开发,侧重课程内容的安排与设计。
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有针对性地采取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为符合职业教育特点,可采用工学交替、任务驱动等教学模式。
1、实施“任务驱动”、“项目引导”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在教学组织上采用以生产任务或实际项目为驱动的教学模式,以“任务单”的形式组织教学。将教学模块分成若干个任务,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来完成工作任务,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交流能力。增强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2、校企共同参与课程建设,注重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和职业性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吸纳企业人员实质性参与课程建设。聘请景区、旅行社管理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并担任实习指导教师。依托校外实习基地开展校企合作、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各类培训等活动,实现育人与用人的对接。
3、从企业实际需求开展“工学交替” ,即按照教学进度或者教学内容的要求,分别安排学生到旅行社、景区景点进行短期见习,使学生在见习过程中掌握理论知识,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
实训过程中,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
(二)课程实施强调以实践教学为中心。
在导游人才培养模式上,我们应从过去以理论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向为以实践教学为中心,全方位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所以要求教学过程灵活运用案例分析、组织讨论、角色扮演、启发引导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与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是相辅相成的,要改革教学方法必须先改变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动参与者与积极探索者,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同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灵活运用案例分析、组织讨论、角色扮演、启发引导等教学方法,使学生乐于实践,提高教、学效果,为学生的积极参与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去思考、去发现、去创新,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方法。根据实际条件和学生学习实际情况,灵活采用情景教学法、自主学习法、分组合作学习法等方法进行教学。
(三)课程绩效评价以发展和过程为重心。
依据不同的模块及不同的教学方法分别细化考核,考核依据主要采用小作业、小论文、现场交流、心得学习笔记和学习心得等。考核点除对基础性知识的掌握外,更加注重的是对学生个人能力、职业能力、职业态度、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在企业和社会环境下对产品和系统进行构思设计实施运行的能力的考核。必须避免一张试卷定终身的模式。
课程要在课堂、课下、景点、企业四个空间完成,在课堂上进行必要的理论学习;课下学生按结成的小组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各具特色的导游词;在景点中开展模拟导游;企业中实践。从而实现“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循环,以提高教学效果。使教学着眼于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学生能得到实践生产锻炼的计划,不会再是为了实验而做实验的实践。基于此课程评价体系也要相应的发展,避免以任何单一考试作为最后的评价依据。依此整体设置考核表,按需加入考点,做到教考结合,随学随考。
综上所述,在高职院校《导游服务技能》课程中引入发展性评价体系,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专业发展以及个性化发展。但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渐进过程。在实施措施中尚有许多方面有待探讨,不断完善评价体系,积极推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 吴倩. 高职项目化课程发展性评价分析[J] . 职业技术教育. 2011,29.
[2] 程宜康.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新论[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3] 杜德昌.关于职业教学学生发展性评价的思考与研究[J] . 中国成人教育,2009,10.
[4] 王伟忠.大学生发展性评价的构建与实施[J] .教育探索,2008,6.
基金项目:2010年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重点项目《高职课程发展性评价与实践》(编号:ZCG26),主持人:吴倩。
张雪明(1973-),男,江苏苏州人,苏州市职业大学讲师,研究方向旅游管理;
吴倩,(1975-),女,江苏苏州人,硕士, 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信息技术应用, 图像处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