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网络交流对教学质量的影响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教育理论
师生课堂互动交流不仅是营造和谐氛围的方式方法,而且也是构建高效课堂必备的教育模式。随着手机功能的拓展和价格的适应性,学生使用手机上网呈普及趋势,虽然学生使用手机存在浪费时间、分散注意力等不良影响,但师生间通过网络进行谈心、答疑、祝福等对拓宽教育范围、提高教学质量也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
一、利于增进师生感情
据调查了解,师生间相互欣赏对活跃课堂氛围、提高教学质量有明显的效果。学生给教师的一句问候,教师给学生的一次温暖,都有可能成为增进师生情感的无形力量。课堂上,由于学生思想观念异同,教师管理思路多元,难免会遇到学生想法与教师相左的现象,就容易造成师生间隔阂,进而影响课堂氛围。面对面交流总是存在表达的局限性,如果教师在课下能及时的通过“qq”、电子邮件、班级群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与学生进行深入交流,就能够真正掌握学生的现实思想,从而在教学管理中增进灵活性和多样性,起到化解矛盾增进理解的作用。针对学生早恋、沉迷游戏、思想偏颇等不良倾向问题,教师可以采取群讨论或者是单独交流的方式,站在兄长的角度与学生沟通交流、讨论利弊,建立良好的成长导向,这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温暖和帮助,同时也能增强学生对教师的理解和认同进而增进师生感情,如把这种情感带到课堂就能转化为课堂效率的有效支撑。
二、有效树立学生信心
学生心理的复杂也给教学带来难题。
课堂上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当教师问某个问题有多少人不会,也许没人举手和发言就证明会了,其实沉默并不代表掌握。有部分学生碍于面子,怕问简单的问题让同学嘲笑或者是求知的思想不正确,不善问不愿问,这不仅不利于教师掌握学生授课的进度,更不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长此以往日积月累,将会使简单的问题变得复杂,直接影响教育质量。网络答疑具有隐蔽性的优势,乐于被学生接受。当教师在批改试卷、作业发现学生课堂表现与实际掌握不符时,可以有针对性的对这些学生进行网络上的询问和帮助,自愿积极的解答在文化知识上的所有疑惑,占据网络交流的主动权,因为教师主动学生就会感动,效率将会大大提高。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在求知认识上的误区,人际交流的强弱,进行适当的心理教育,通过网络潜移默化的影响和转化,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求知观念,克服狭隘的个性交流方式,增强自信心。
三、便于掌握教育进度
教育时刻紧跟时代需求。随着学生时代观念的多元,教育也趋向于多元化发展,延伸出融合于文化教育的心理、励志等教育,这些教育对促进文化教育的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现实作用。网络交流具有面对面交流所不具备的优势,它是教师开启学生心灵的一把钥匙,如网络交流可以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可以探析学生的深层思想,可以掌握学生的现实需求。透过学生网络上的种种表现,教师可以分析学生目前的思想观念,有哪些负面的消极的元素;划分层次区分对象,有多少人具有认识上的偏见和误区,并有针对性的记录,便于对症下药提前做好各项教学准备。同时,教师可以根据网络答疑的时间、内容、人员,掌握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学生理解上存在的困难,并根据学生课堂反馈、网络反馈,重新规划整理教学计划,提高教学质量。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容易传播低级思想,让学生沉迷游戏的不良影响,也有便于师生交流,推动课堂教育效率的积极因素。如果对学生采取经常性的网络行为引导、网络需求校正,换一种思维也许就能为教育服务,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iaoyulilun/68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