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教育理论
[论文关键词]价值四维度 师生互动 教学
[论文摘要]hofstede认为不同民族的文化价值差异可以分为四个维度:权力距离、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不确定性规避、男性化倾向与女性化倾向。本文主要通过hofstede的文化四维度对中美教师与学生课堂教学互动进行分析,进而为我国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提供一定的借鉴。
引言
近几年,中国各教育机构外籍教师的数量明显增加。人们普遍以为外籍英语教师发音标准,对英语国家的文化也有着深刻的理解与体会,因此任由他们来组织教学。然而,实践证明,在中国由外籍英语教师组织的课堂教学并不一定都是生动有趣,且富有成效的。众多调查结果表明,由于中外文化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外籍教师与中国学生期望的理想课堂存在着很大差异,从而导致课堂上出现了种种沟通障碍。(文虹,2007:94)本文以中美教师与学生课堂教学互动为例,使用hofstede文化价值四维度来分析中美课堂师生不同交际模式背后的深刻文化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教学改革措施。
一、hofstede的国家文化模型与其在教学互动中的体现
hofstede确定了民族文化的四个价值维度,其分别为:(1)权力距离;(2)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3)不确定性规避;(4)男性化倾向与女性化倾向。而在教师与学生的教学互动过程中,这四个价值维度亦有着明显的体现。
(一)权利距离
权力距离是指不同国家的人与人之间的平等程度,(张晓玲,2009:28)以及其社会成员对权力分配不均等的接受程度。(魏书敏、刘君雯,2010:33)高权距意味着其社会成员对于由权利与财富引起的阶层差异有很高的认同度。这些社会一般趋向于遵从等级制度体系。低权距文化则认为组织内部成员应该相互尊重,平等相处。
譬如,在崇尚高权距的中国课堂上,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传授给学生知识与智慧。除非被教师邀请回答问题,学生并不应主动发起对话。在这样的教学文化中,教师受到了尊重,学生不能公开抵触或批评教师。然而,在低权距的美国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讨论,甚至是争辩,都被视为有着积极作用。学生也可自由打断教师的讲课,并要求教师解释他们的问题。再者,对权距的不同接受程度也使中美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有着不同的期望。中国学生期望教师去纠正自己学习过程中的错误,主张接受教师的权威;而美国教师认为,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学术能力”,教师只应在其学习过程中给予相应的指导与意见。
(二)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反映了社会对于个人成就不同的认同程度(张晓玲,2009:28)以及社会成员之间不同的人际关系。个人主义文化突出自我意识,强调个人目标与独立,推崇相互竞争;而集体主义文化被称为“我们”的文化。其认为个人的身份应以与群体成员的身份关系为基础,强调成员对群体的忠诚以及与其他成员的和谐相处。
例如,在崇尚个人主义的美国课堂上,教师很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并鼓励学生展开竞争,争夺第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很强调培养学生的自学及批判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等。而对于“丢面子”的考虑相当少。而在强调集体主义价值取向的中国课堂上,学生们更愿意与组员合作,为共同的目标而奋斗,其个人成就并未得到充分肯定。甚至为了所谓的“面子”,学生更不敢表现自我,取得认可。
再者,作者认为,美国学生的学习动机更倾向于内在动机,而中国学生的学习动机更倾向于外在动机。内在动机强调学习者对所学知识本身的兴趣。具有内在学习动机的学生,具有很强的求知欲,也勇于接受挑战,克服困难。而具有外在学习动机的学生却认为学习只是为了达到某种特定的目的(比如,找到一个好的工作或博得别人的赞赏等等)。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有内在动机的学生更容易因为困难而退缩。
(三)不确定性规避
不确定性规避体现了不同社会对于不确定因素及含糊概念的容忍程度。在高不确定性规避的社会里,人们对于不确定或模糊因素会感到焦虑、不安。为增加事物发展的可预见性,人们会指定各种规章制度。而在低不确定性规避的社会中,人们能欣然接受事物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对模糊概念与异端思想表现出较大的容忍程度。
古德曼认为,高不确定规避文化下的教学有着高度的组织性。(余卫华,2006:627)譬如,在中国,无论学生还是教师,都喜欢有条理教学。教师通过制定精确的教学目标、教学进度以及详细的课程安排,力图避免教学中出现的任何问题。而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也极其重视知识理解与应用的准确性。相反,在低不确定性规避的美国,学生更喜欢自由自在的学习。他们敢于质疑,勇于探索也使其学习更为有效。此外,中美学生在课堂上的焦虑程度也反映出其对不确定性因素的容忍程度。总的说来,在课堂上,中国学生不愿意主动回答问题,因为他们认为老师总是只期待正确答案。而美国学生喜欢各抒己见,喜欢通过探讨的方式发现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