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 > 浅析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教育的初探

浅析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教育的初探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 所属栏目:教育理论


论文关键词:学校体育终身体育改革措施
  论文摘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对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教育相背离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出学校体育应以终身体育思想为先导,实现学校体育阶段效应和长远效应的结合和最大化,为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受终身教育思想影响以及人们对体育运动需求的增强,“终身体育”作为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本理念被正式提出。20世纪60年代法国教育家保罗提出终身教育观,70年代日本在终身教育发展中提出了“生涯体育”观念,197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体育运动国际宪章》第二条规定:“体育是全面教育体制内一种必要的终身教育因素”“必须有一项全球的民主化的终身教育制度来保证体育活动和运动实践得以贯彻于每个人的一生”,从而进一步从制度上明确了体育不仅是终生教育的因素,而且还需要终身教育制度来保证。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接受体育教育和参加体育锻炼,通过从事体育锻炼逐渐形成的一种体育运动的意识、习惯和能力,并且这种习惯是可以持续一生的。学校体育的总目标是“促进学生身体的发展,增强学生体育意识,培养学生体育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使学生终身受益”。由此可以看出,终身体育和学校体育的关系: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终身体育的入门期和社会的衔接点,也为成人体育奠定基础。但是,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却存在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教育相背离的状况,忽视了培养终身体育观念。
  一、学校体育的现状
  1.对终身体育观念认识不足。目前,学校体育只重视学生的体育成绩、运动队建设、校外运动竞赛成绩,不重视体育课和课外体育锻炼的效果和质量。对终身体育缺乏深刻理解和忽视对终身体育教育的宣传和引导,导致一大部分学生没有从体育锻炼中形成体育运动的意识、习惯和能力,甚至出现喜欢体育不喜欢体育课现象,忽略了体育锻炼的终身受益性。
  2.体育教学观念相对滞后。传统的学校体育是只重视技术传授而忽视学生体育意识和体育能力培养,仍然是以体育教学为主,忽视了学生内在的体验和感悟。由于长期的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阻碍了终身体育习惯、兴趣和自我学习、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
  3.教学内容陈旧,脱离现实生活。现行的教学模式比较僵硬,教学内容死板和高度重复,只追求近期效益,缺乏对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意识和习惯以及独立进行锻炼的能力的培养。理论部分缺乏实效性、针对性和长远性,实践部分技术环节和技术细节难度太大,大多项目缺乏终身受益的意义。现代体育正向着娱乐、休闲、健身(健美)和探险、极限的方面发展,现行的学校体育难以适应这种需要。因此,课堂教学脱离现实生活和社会实际,缺乏对完满、健康生活的构建。
  4.体育教学中留给学生的精神空间狭小。体育教学内容安排上强调系统性,形式上体现规范性,学生练习要求纪律性,形成了固定陈旧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被视为多余,过分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情感、思维的发展空间,想象和创造的空间更是极为狭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能被激发和调动。实质上,对运动的需要是一种内在的渴望,是不需要强制的,强制性的手段对培养学生对体育的感情是不利的,更无益于他们终身从事体育活动。
  5.考试评价体系影响了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体育课程学习评价过分注重学生的竞技运动成绩,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和课外自觉锻炼习惯得不到反映。缺乏师生互评、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的方式,而是教师对学生的绝对性评价,即注重终结性评价,忽视过程性评价。因为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兴趣各异,统一的考试标准不一定科学合理,导致一些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害怕,甚至厌恶情绪,并使大多数学生体验不到成功的乐趣,因此在体育课程中教师应发掘新的课程评价方法,从而改变以往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被动的角色。
  二、学校体育改革的措施
  1.树立终身体育观念,转变体育教学观念。积极改变学校长期以来体育教学只重视技术传授而忽视学生体育意识和体育能力培养的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应该明确学校体育是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环境及从事终身体育的观念、兴趣、习惯、能力的主要阶段,是通过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观进而拓宽学校体育的总目标,要树立终身体育的理念,把终身体育视为不可缺的一种教育。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习兴趣、个性,变灌输为交流,变被动为主动。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上,使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思想,培养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体育教师在制订教学计划、教案设计、课堂教学、课外活动、运动训练时,都应当体现出“终身体育”的思想理念。体育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体育的教学改革和终身体育的实施,要对自身专业知识有更深的理解,也要开阔视野,学习掌握多方面的系统知识。为了适应终身体育的要求,突破以往固定教材模式的束缚,充分发挥自身的创新思维,体育教师必须从“专业型”向“全能型”转变,从“技能型”向“智能型”转变。
  2.丰富和优化教学内容与项目。现在学生对体育的要求是多元化,形式多样化的。确定教学内容和选编教材时应结合学生的爱好和兴趣,使教材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注重教材内容的系统性和终身效应。应重视和增加体育理论教学,通过理论教学来提高学生对终身体育的认识,提高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着重向学生传授体育锻炼的原则、内容、方法、效果评定以及体育卫生知识、养生保健方法等。教学内容要从面向健康生活、终身受益的角度设计教学内容,把个体的、可控的、简便的、学生乐意长期坚持的体育活动作为“终身项目”。教学方法上确立个性化、多样化、开放化、无形化等原则。比如,开设健身跑、游泳、网球、乒乓球、健美操、体育舞蹈等兴趣选项班和休闲体育项目,向学生传授多种体育锻炼方式,使学生从中选择自己爱好的项目进行学习。通过让学生自主自愿地参加适合于自己的体育活动实践,使学生充分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意义,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爱好和兴趣。运动兴趣的培养、运动习惯与参与意识的形成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不管现在学生有没有意识到体育对他个人成长的真正意义,但已经不知不觉地在接受体育。因此,体育教育要通过教学理念、教学思想的变革来改变教学方式,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尊重和发展学生的运动兴趣,塑造学生鲜明的运动个性,这样才有可能促进他们终身体育观的形成。

  3.建立多样化的课外活动,培养自觉锻炼的习惯。课外体育活动是指学生在学校体育课之外的时间里,采用身体练习的方式,从事以发展身体、增强体质、娱乐身心、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等为目的的身体活动。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外体育活动与体育课一起,成为增强体质、丰富校园生活、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养成个人体育爱好的重要途径。但是目标上仍局限在以增强体质为主,传授体育“三基”,并为学校发现、培养体育骨干和运动人才。应该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和提高课外体育活动的效率和质量。可以尝试组织各种类型的俱乐部和协会,如健身俱乐部、球类协会等,组织兴趣小组,鼓励学生凭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主选择参加各种体育活动;或者是针对各自的薄弱项目组成各种体育锻炼小组,配备有体育专长的教师或学生分工负责、现场辅导;或者是组成各种运动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训练,提高运动成绩。总之,应该发挥学生个性倾向对于体育兴趣、态度、习惯和能力培养的积极作用,使学生真正认定一两项今后能长期从事锻炼的项目,并掌握必要的锻炼知识,“学会锻炼”并科学地进行锻炼,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培养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使体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这才是学校体育健康教育的共同目标。与此配套的措施是加强体育设施建设和管理,因为体育场地设施是学校体育工作的物质保障,是增加体育项目和拓宽体育活动领域,培养学生运动能力和体育锻炼意识的物质基础。
  4.学校体育应与健康教育相结合。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是改革的重要方面。应该在运动技能教学内容中融入体育理论知识,在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中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注重学生对健康意义的理解,掌握保健的正确方法,这对于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主动性,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运用所学知识指导行动,促进身心的同步健康发展,提高适应社会需要的生存能力、竞争意识,树立健康第一的意识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健康第一、终身体育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但是,我们的健康教育工作起步较晚,很多方面缺乏经验、需要完善。虽然基础教育改革一再重申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但在现实中远远没有落实。一方面,由于各级院校重视度不够;另一方面,则因为我国没有相应的面向健康教育的师资培养。因此高等师范大学有可能也有必要开设健康教育专业,提高健康教育老师的质量和数量。
  5.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从终身体育的角度来看,体育学习成绩的评价应以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终身体育意识、是否具有良好终身体育能力、是否具有良好终身体育习惯作为评价标准,进而整体、系统地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评价方式上教师可采用多元化、多样化的评价,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思想和方法为指导,既注重终结性评价,更注重过程性评价。在评价内容上,既包括对学生体能与技能的评价,又要将技术评价和理论评价有机结合。在评价过程中应关注个体差异,让每一个学生在每一次的进步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与喜悦。合理的教学评价对于调节、改善教学方式,优化教学模式,发挥教学效能,提高教学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总之,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保障与基础,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中间环节。必须以“终身体育”思想为主导思想,立足学校体育的阶段效应和长远效应相结合。将“终身体育”作为学校体育教育改革的依据和大目标,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和社会紧密联系、注重社会功能,充分发挥体育教育在全民素质教育中的综合作用。学校体育在“终身体育”和“全民健身”中要起到有效的衔接作用,学校、社会和家庭一体化缺一不可,只有实行体育的社会化,发挥社会各层面的优势才能最终实施终身体育,真正实现学校体育教育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曾纪荣,肖锋,黎冬梅.终身体育与高校体育教育的改革与发展[j].教育与职业,2006(26).
  [2]张龙栓,阳红林.蔡元培健全人格教育思想与大学生终身体育习惯的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07(21).
  [3]许莉.终身体育理念下高师体育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
  [4]杨旭峰.从高校体育到终身体育的思考[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7(4).
  [5]李晓芳.从终身体育教育观审视我国高校体育生活化发展趋势[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6]郭芙芙,于永生.终身体育习惯的可操作性途径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2005(4).
  [7]赵克锋,颉梦宁,宋建勇,王新年.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的培养[j].教育探索,2007(12).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iaoyulilun/68456.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