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苏红芳 高金龙 高超峰
论文摘要:分析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现状及表现,明确生命关怀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的重要性和实效性.进而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思想觉悟和理论素质,还需要以生命关怀的视角,关注大学生的现实及个性,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来组织教学。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生命关怀;实效性
目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主要是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工具,担负着传播和维护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批判落后及僵化的思想观念、提高人们的思想认识、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培养无产阶级新人、服务于社会主义现实运动的使命。然而,其中却忽略了作为个体的人的存在,忽略了在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过程中对人的生命关怀。
一、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现状及表现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一种有计划、有组织的理论教育,是一个系统的教育过程。而实效性是指人们在从事一定的活动时,目标的实际达成程度。从教育者的角度来说,实效性是指马克思主义的有关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通过传授是否内化为受教育者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使个人成为符合社会需要或要求的个体。从受教育者角度来看,实效性是指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受教育者自身的实际生活所起到的指导作用的达成程度。无论是从教育者还是从受教育者的实效性来说.其实质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是统一的。
目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效性不高,其原因之一是缺乏对生命的关怀.具体表现在:
第一,长期以来.受教育者对政治学科往往存在一种偏见,把政治学科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当成是一门副科。同时认为这一学科似乎对现实生活没有太大的用处,从而导致了在教与学方面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学生在学习中产生了应付的态度。这就造成了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形同虚设,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缺乏实效性。
第二,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本身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该课程教材中的理论程度较高,而且枯燥,不能激发起受教育者的学习兴趣。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基本内容是传播马克思主义,让受教育者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立场、基本方法,同时又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和社会实践的发展。然而,我们传统的授课模式是将其当成单纯的知识传输课程,教师讲、学生记的“满堂灌”式的教授过程只服从于社会的现实需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种政治工具进行传播,而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存在,忽视了对学生个体的生命关怀.无形之中也就拉大了师生之间的差距,因此缺乏对生命的关怀。
第三,由于受教育者的心理偏见,产生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消极态度。加上理论课程设置单调、受教育者的接受程度不高等.也导致了对生命关怀的缺乏。
第四,由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向大学生传授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应该起到一个很好的导向作用,而当代大学生中出现的自杀、自我摧残和报复等事件,表现出大学生不珍惜生命、漠视生命的一面,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对生命关怀的缺乏
第五,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相对滞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理论体系、教学体系和课程体系之间的关系缺乏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内容与中学思想政治课程存在重复。马克思主义理论师资队伍数量不足。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单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等等状况,都暴露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效性不高以及缺乏对受教育者的生命关怀。
二、生命关怀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的重要性
生命关怀,是指充分关注生命,关注人的生存状况和生存意义,关注人的成长和完善,并由此而产生对一切生命的热爱]。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教育强调的是以学生的生命为基础,以承认不同性格和能力的差异为前提,对学生的尊严、生活、德行、求知、智慧加以引导,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开发生命潜能,激发生命
活力。提升生命质量,最终促使学生的身心素质得到全面发展,使学生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最大受益者生命关怀应该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生命关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而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容之一也包括人的全面发展,尊重人、发展人、关注人的生命。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在新世纪、新阶段提出的党的重大发展战略思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也是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指导方针。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也就是在理论教育中坚持以学生为本,以生命关怀的理念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二)生命关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本质目标
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主要还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传授和引导.形成对生命价值的正确认识。值得关注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传授和引导作用不仅仅在于理论知识的教育与传播,而在于通过这个过程加强对大学生情感、人性和精神的人格教育,塑造大学生的个性,形成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和道德相对应的全面发展的人。这就决定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过程中必须坚持以生命关怀为核心,把关怀生命融人到该课程理论教育当中,为学生提供人性化的生命关怀,促成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生命关怀目标的实现。
(三)生命关怀能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效性
如果把生命关怀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出发点.在系统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立场和方法的同时,又与时俱进地进入大学生的思想世界和人生问题,以生命关怀的方式引导、教育学生,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和思想困惑、认识矛盾和需求.使学生关注生命,引起共鸣.产生兴趣,继而主动加入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和讨论中,从而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效性。
三、以生命关怀的向度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改革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应以生命关怀为突破口。丰富理论教学内容
首先,从关注大学生个体生命出发,关心学生的现实生活。把关怀人的生命作为理论教育的出发点,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让学生掌握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同时。反思现实,完善个体的人生发展。其次,要加强学生的认识和辨别是非问题的能力,从他们身边发生的事情予以阐发,指导他们形成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正确方法,培养他们政治生活的敏锐性。最后,要张扬大学生的个性,在涉及他们的人生道路、人生理想和目标的问题上更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给予引导,充分尊重他们的个性,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关怀的环境,启发学生更好地去追求完善的人格.学会去关心他人,关注社会的发展。
(二)给予教育者角色定位,将生命关怀融入其中
第一,要充分认识、深入理解生命、生命价值和生命关怀的意义。教师对生命、生命价值的认识和理解的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师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生命关怀渗透的程度,从而也就决定了学生对生命的理解与接受的深度。只有教师对生命的感悟和深入理解。才能让学生在理论教育的课堂中感受到生命的关怀,继而运用到实践中去。
第二,教师要进行角色转换,改变教授方式,尊重生命。教师与学生应建立平等的交往关系,摒弃用高姿态压制学生的方式,让学生也能参与到课堂中。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神情严肃。“满堂灌”,整个课堂氛围沉闷,这样的教学要提高其实效性是难以实现的。因此,要转变上述的教学方式,让教师尊重生命,接纳并张扬学生的个性,在理论教育中进行生命关怀。
(三)引导生命关怀教学,改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教学模式
在过去的理论教学中,我们习惯于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对大学生的实际关注不够,特别是忽略了生命关怀.这是导致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效性不强的原因,也是导致大学生不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重要原因之一。要在高校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引导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思想觉悟和理论素质的目的,就必须考虑大学生的实际,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来组织教学。因为大学生是理论知识的接受者和实践者。作为教育者,要在教学方法和手段方面进行改革,一要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的单向式教学方法.用学生易于接受的、贴近生活的、能够循序渐进的案例教学、启发参与式和辩论式等教学方式方法.有的放矢地进行关怀式的教学。二是要改变板书式的教学方式,代之以多媒体课件和网络的应用教学,关怀学生,拓展学生的视野,从而达到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效性的目的。
总之.生命关怀视阈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课堂应该是尊重生命、尊重学生、充满理解和关怀的课堂,而不是那种毫无生机、压抑的课堂,是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主体性得到尊重的课堂。学生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课堂里,既能学习并领会其中的理论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在这过程中接受生命关怀熏陶,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效性。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iaoyulilun/68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