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 > 试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大众化问题的双重反

试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大众化问题的双重反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 所属栏目:教育理论


[论文摘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是当代中国理论界和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将二者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并通过对二者之间关系的双重反思,发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互动关系,不仅能为改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现状寻找出路,而且能为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开辟新视角。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关系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是当代中国理论界和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两大重要课题。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进行了多视角的研究,探索了多种大众化路径。高校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问题也进行了多方面的反思,总结了这门课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但是,无论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问题,都急需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进程,发挥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功能。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与问题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成为近几年学术研究的热点,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有多种思考。有人从我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第一人”艾思奇那里寻找启示,学习艾思奇用通俗生动的语言,密切联系广大群众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的作风,以人民群众所熟悉的事例和当时最为关心的社会问题,深人浅出地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有人以传统文化为背景寻找突破点,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传统文化结合起来,以传统文化为媒介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融人人们的生活、行为和思维方式,使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中;还有人从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对比,利用潜藏于受教育者内心深处的摄取机制,发掘隐性教育的作用,避免受教育者的逆反性与排斥性,让受教育者“自觉”地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理论。
  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法和路径问题的多层次研究是有重要意义的,但是,当我们对每种研究结论深入思考时,可以发现上述种种思路的局限性。从艾思奇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验中去“淘金”是无可厚非的,然而,我们从艾思奇那里可以汲取的只能是他的思路及其语言特色,因为社会背景和大众化的对象已经完全不同了。当时的中国处于内乱外辱、国家贫弱、民不聊生的状态,作为大众化对象的人民群众,为了进行社会斗争,迫切需要正确的理论和方法作指导。而在当代,中国处于融人世界经济发展进程中的全球化时期,与西方发达国家的主要矛盾已经转移,大众化的对象是接受大众教育的青年学生,他们需要的是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通过传统文化渗透的方式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必要的,但是,不能仅局限于传统文化,还必须强调现代文化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意义,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置入现代文化场域,看作是中国化的意识形态不断进入大众文化场域的过程,以顺应大众化对象的审美趣味及接受方式。隐性教育可以使青年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马克思主义,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但是,这种效果生成的进度是非常缓慢的,与其说是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不如说是文化修养的积淀。这种方法只能适用于广义的思想政治教育,用这种方法完成非常紧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只能让人觉得鞭长莫及。
  探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必须抓住该问题的主要矛盾。为了揭示这一问题的主要矛盾,我们必须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多层次上的意义进行辨析。马克思主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马克思主义主要指马列理论,现在高校开设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就是为了把狭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大众化的对象就是青年学生,我们不可能也不需要把这些原理“灌输”到一般的百姓之中。广义的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列理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些内容除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之外,还包括“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些理论的大众化对象包括所有参与中国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作为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特殊指称,甚至可以说重点是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让青年学生理解、让普通老百姓认可的社会发展道路和价值追求。所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矛盾就是如何让青年学生接受马列理论,充分理解并认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由于过去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的研究主要活跃于学术界,而学术界所抓的主要矛盾是广义的,所以,对青年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效果就不尽如人意,表现在学习不主动,理论不理解,信念不确立。有鉴于此,今天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者必须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分析,把狭义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为主要矛盾,而解决这一主要矛盾的关键环节就是改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与意识形态功能
  把马克思主义教学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环节,是由我国目前大众化教育的发展实际和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功能决定的。与精英教育相比,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最关键的是主流理论的认可问题。如果主流理论得不到认可,就会使社会问题复杂化,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发展,进而使社会主流价值观发生畸变。而解决这一问题最直接有效的途径就是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功能。
  主流理论的认可问题就是知识学习问题,就是对“实利性知识”和“德性知识”的接受问题。在当代许多大学的一般观念里,“道德知识”不如“实利性知识”实用。正如刘小枫教授所言:“我们已经看到现代大学的一些显而易见的困难,主要见于两个要点:一方面,现代大学中的‘多数人’学的是实利——技术性学科,其中并没有多少道德——政治教育;另一方面,由于‘大’学的普及化、扩大化趋势,文科这类本来是‘少数人’学的‘专业’也变成了‘多数人’学的专业,为了适应这些‘多数人’的‘趣味’,传统上‘少数人’应当且能够受到的‘对内的’教育也变味,甚至被取消了。”其实,“道德知识”由于关涉人的行为自身,是真正的实践知识,它的实用性应该更为根本和久远。因为青年学生自身的文化素养、人生态度和社会责任等深层次问题不是可以简单解决的,必需给予德性知识的教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不仅是德性知识的构成部分,而且,也是进行德性知识教育的重要载体。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大学生德性知识形成中的作用,可以有效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科学的人生观,辩证地对待社会生活世界,不然,我们塑造的人才不仅缺失应有的德性,而且,也不能深刻地洞察社会发展的机理、把握人类进步的阶梯。

  作为德性知识的马克思主义,还是一种思想和信仰体系,过去为了获得民族解放,我们充分发挥它的革命意识形态功能。在当代,历史条件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传统信念的基础上,还要发挥它在社会发展中的导向与整合功能。这体现在:~方面承担着对青年学生获得的实利性知识运用方向的引导问题。引导青年学生把获得的实用性知识与社会的发展联系起来,以培养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承担着德性知识的选择问题。在当代,文化的多元发展态势导致人们的思想混乱和信仰危机及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过激和多元化,这就需要我们以什么样的信仰和价值观塑造青年学生,以培养青年学生完整的社会人格。这两方面的现实都表明,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地位不能削弱,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主导地位更不能动摇。阿尔都塞很早就指出了这~问题的重要性:“当人们不能把意识形态的对手吸引到自己的领域,或者说还没有成熟到在对手的领域内建立自己的基地,或者不得不降低到对手的领域时,人们就不得不在意识形态的对手的领域内进行战斗。”
  意识形态的整合功能,就是使意识形态对社会关系和思想文化发挥聚合作用和统领作用。把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大众文化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大众文化的表现形式、传播方式和运营机制,建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大众文化的长效良性互动机制,实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大众文化的整合与共生,提高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亲和力和对各种社会思潮的整合力。当然,这种整合功能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的效果息息相关。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正理解,是进一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前提,从而给社会发展带来不竭动力。意识形态的引导功能和整合功能,要求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构建有利于社会进步、作为社会结构而存在的意识形态氛围,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创新理论从内容到形式被青年学生理解认同,最终形成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
  三、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效果的举措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环节,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首要阵地。反过来看,把大众化的思维和语言融贯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中,以提高这门“德性知识”课的教学效果,摆脱目前的教学困境和尴尬局面,完成党和国家提出的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意识形态功能的任务。
  所谓大众化的思维,就是把抽象道理朴实化,从客观存在的现实出发,把抽象的理论与社会生活结合起来,不能回避现实的要害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就是要向青年学生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朴实道理,所以,一定要改变以前教学中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神秘玄奥的书斋式做法,“让哲学从哲学家的课堂上和书本里解放出来,变为群众手里的尖锐武器。”在这方面,艾思奇的思路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艾思奇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运动结合起来,解决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今天我们要使青年学生在把握住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把各种原理与社会实际结合起来,用这些原理深人研究和阐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及其哲学基础,把握时代脉搏,与时代对话,直面现时代问题,真正做到“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只有这样,才能让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代社会实践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才能使青年学生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
  所谓大众化的语言,就是在语言形式上把马克思主义文本中过于思辨的表述尽可能变为人们喜闻乐见、易于理解的表达形式,做到朴实、准确、直白、幽默,将马克思主义由西方话语系统转化为具有中华民族风格的话语系统,把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与中国传统文化中一切具有与时代价值、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在新的时代界面上找到结合点。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学习、甚至模仿毛泽东同志的语言表达技巧。譬如,用“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把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暴力革命的理论形象化;用“一分为二”,把抽象的矛盾概念精辟表述出来,创造性地阐释矛盾分析法;用“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说明实践对认识的重要性。这种大众化的思维和语言,在马克思主义传到我国的过程中就已经体现出来了,从话语表述到理论内容都是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的。正如一些学者指出的,那种动辄照搬西方语言的做法绝对不受欢迎,那种张口“蓝色文明”、“普世哲学”的抽象说教肯定无效,那种不着边际的过时说教不会激起人们的接受热情,那种貌似深奥的牵强附会的联系必然失败。
  综上所述,我们在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必须抓住高等学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这一关键环节;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中,必须融人大众化的思维和语言。只有把握并利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互动关系,才能真正解决我们目前理论界和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紧迫任务,实现“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目标,夯实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思想基础。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iaoyulilun/68521.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