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教育理论
论文摘要:本文从四个方面谈了用陶行知教育思想指导新疆班教育实践的情况:用陶先生的求真思想引导新疆班学生,用陶先生的创造思想锻造新疆班学生,用陶先生的“四问”要求考评新疆班学生,用陶先生的“解放”思想激发新疆班学生。文章力求思路清晰,说理透彻,语言平实,结合实际。
论文关键词:陶行知;教育思想;新疆班;教育实践
陶行知先生离开我们虽然已经60多年,但他的伟大教育思想,对当今的教育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我们学校承办内地新疆高中班10年来的教育实践,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就是在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的。
一、用陶先生的求真思想引导新疆班学生
陶行知先生有一句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先生的这种求真思想对我们的新疆班教育工作很有指导意义。
党中央、国务院以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之所以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在全国经济发达城市开办内地新疆高中班,主要目的就是要借助内地的优质教育资源培养一大批思想健康、求真务实的真人。
不容讳言,由于诸多功利的目的,当今教育中有不少教育行为不是教人求真而是教人作假。比如,上级领导要来检查工作了,事先发一个通知,下面就忙着准备开了,检查过了,又是依然故我;又如,一些老师为了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不得已撰写科研论文,可是他们的论文往往不是自己“写”的,而是到网络上“拉”的;还有,有的老师出于竞争的需要,在发放自己准备的讲义资料时,往往会“不经意”地让班级里的学生不要把资料透露给其他班级的学生。这样的行为,这样的治学态度,与“教人求真”的要求有相当大的距离,很难引导学生学做真人。
所以,在当今教育环境下,作为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担负重要责任的新疆班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认真、切实、深入地学习并且真切地领悟陶先生“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句教育名言里所蕴涵的求真思想,以先生的名言为指导,规正我们的教育行为。自己首先做一个无愧天地、无愧良心、无愧党的教育事业的“真人”,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也才有资格去教人求真,最后也才能达到引导学生学做真人的目的。陶先生这句教育真言,对我们今天教育的指导意义,就在于它鞭策我们教育者自身必须说真话,办真事,备真课,传真经,授真艺,当真人,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给学生当好表率,做好模范,引导学生做真人,而不要做虚伪的人、欺骗的人、表里不一的人、人前人后相悖的人。
我们教育新疆班学生学做真人,从细小的事情做起。学生从数千公里外的天山脚下来到太湖之滨的姑苏古城,对一切都充满了新鲜感。学生一下火车,就看到我们学校打出的欢迎横幅,迎接学生的老师不顾天气炎热,帮助学生把行李从火车上搬下来,装上接站客车,使学生感到苏州的老师对他们的真情;新疆班的学生生病了,班主任老师整夜地陪同在学生身边,使学生感到老师对他们的真爱;老师向学生介绍苏州的经济发展情况,介绍山水人文景观,介绍苏州的风土人情,然后带学生参观、验证,使学生感到对他们说的是真话;学校组织新疆班学生介绍自己的家乡,让他们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真感;进行军训,请部队官兵到学校严格培训,使学生感受到学校对他们的真要求;无论是摸底考查,还是平时的考试,学校都要求学生不弄虚作假,反映学习的真成绩;同学之间有矛盾了,老师不回避,不袒护,让学生打开窗户说亮话,表达自己的真想法……
十年来,我们已经培养了几届新疆班学生,这些学生遍布祖国各大著名高校。虽然不能说他们是完美的人,但是,我们可以说,我们培养这些学生基本上都是不作假的“真人”,他们的想法、行动、感情、成绩等等都是真实的。
二、用陶先生的创造思想锻造新疆班学生
陶行知先生说,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陶先生的这句教育名言,非常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行动、知识与创造之间的关系,那就是只有通过行动,才能获得知识;只有掌握了足够的知识,才能够顺利地从事创造。反过来说,要想创造,就必须具备应有的知识;而要想获得知识,就必须有行动。
国家开办新疆班,绝不是要培养一群书呆子,而是要培养将来能够承担建设新疆、服务新疆、保卫新疆的合格人才。党中央、国务院在许多文件中都非常重视对年轻人的创新教育,倡导建立创新型国家。然而,创新要有一定条件,不是任何人想创新就能够创新的。那么,怎样才能创新呢?创新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得有丰富、扎实的知识做坚强后盾。试想,像钱学森、邓稼先等老一辈卓越的科学家,如果没有足够的知识武装,就算他们对祖国再怎么忠诚,就算他们再怎么想为国家的导弹事业做贡献,也是没有办法搞出导弹来的;又比如,从事载人航天事业的科学家,如果没有相关知识的积累,也是没有办法创造出我国的航天奇迹的。
所以,要想创新,就必须具备充足的知识。
那么,知识又如何获得呢?按照陶先生的主张,就是要行动。我想,陶先生所说的“行动”,其内涵应该是非常深刻的。
首先是关注生活。因为,陶先生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关注生活就是行动,关注生活就是教育,在生活中学会生活,也就会获得知识。在陶先生看来,具体的、有形的、有围墙的学校是学校,整个社会也是一个大的学校。在社会中行动,在社会中学习,在社会中锻炼,在社会中成长,这些都是行动。为了培养新疆班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我们学校充分利用苏州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密集的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除了正常的上课学习之外,我们还经常带学生到相关企业参观学习,让学生切身感受到高新技术的巨大生产力,激发学生的巨大学习潜能与创造才能。
其次是学习。所谓“教学做合一”,自然不能把学习排除在外。不学习自然也就难以获得知识。就学校学习而言,行动又是多方面的。比如,在上课之前的预习是行动,课堂上的听课、思考、发言、讨论、记笔记、勾画要点是行动,课后的复习消化、巩固提高、模拟演练、研究总结、比较分析是行动,向老师请教、与同学磋商、跟父母探讨也是行动。在这些行动中,在不知不觉之间,学生的文化知识渐渐积累,学问功底渐渐加深,思维能力渐渐增强,才思智慧渐渐融通。
再次是做事。所谓做事,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实践、实验。确实,有些知识比较抽象,教师讲来讲去,学生理解起来仍然觉得费劲。而在实践和实验中,学生几乎马上就明白了,往往会会心地一笑:“哦,原来是这样的呀!”就创新而言,有时候,也许实践和实验所得到的思想启迪与智慧碰撞,比单纯的知识传授的作用还要更大。我们学校的新疆班学生,在实践、实验、创造方面的成绩是出类拔萃的,多次在世界机器人比赛、国际科技创新大赛中荣获冠军。
毫无疑问,陶先生所打的“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的比方,对于我们今天的新疆班教育,仍然有着重要的指导、借鉴意义,我们应该以之规正自己的教育实践,引导学生在行动中求知,以知识为依托学会创造,如此,庶几不负陶先生的谆谆教诲。
三、用陶先生的“四问”要求考评新疆班学生
陶先生提出,一个人,每天都要问自己四个问题:一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二问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三问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四问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
时至今天,先生这四问,对于我们的新疆班教育工作,依然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先生首先关注的是身体,这充分体现了先生的人本思想。今天有句很通俗的话,叫做“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是的,如果身体不行了,什么也谈不上。所以,先生首先让我们自问身体进步没有。身体怎么进步?当然靠锻炼。综观古今中外有重大成就的人,往往是相当重视身体锻炼的。毛主席年轻的时候与风华正茂的朋友们到中流击水,进行爬山锻炼;陶先生本人也是进行锻炼的典范,他还巧妙地将锻炼与劳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这样的锻炼中,他们的身体也就进步了。其实,当年能够走完长征的先辈,基本上都是具备强健体魄的。
新疆班学生来苏州之前,都是进行了基本选拔的。他们的身体素质总体上是健康的。但是,苏州这个地方的气候、环境与新疆毕竟还有比较大的差异,所以,有的学生还是有些不适应。鉴于这样的情况,我们让新疆班学生开展长跑、爬山、游泳、打球、摔交等各种各样的体育锻炼,并且在身体素质方面进行有标尺的考评。慢慢地,学生的体魄进一步强壮了,对苏州也逐渐适应了。
先生的第二问是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作为学生,总要争取自己的学问能够每天有所进步。毛主席教导我们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齐白石先生有个规矩是“不教一日闲过”。这些,与先生这一问的意思是极其吻合的。只有学问每天有进步,知识的积累才能逐渐厚重起来,也才能担当起为国家做贡献的重任。而这种每天自问,实际上是对自己的一种鞭策和鼓励,是对自己的一种促进。人只有不断促进,不断追求,才能使自己得到提高。
新疆班学生与本地学生相比,是带有一种使命感来的。他们如果学习不能进步,如果与同学拉下太大的差距,那么在未来的竞争中就会处于很不利的地位。有些人有一种误解,以为新疆班学生考上名牌大学好像完全是靠政策照顾的。其实,新疆班学生是要放到全国范围内去做比较的,只有在全国新疆班的所有学生中都名列前茅的学生才能够进入一流的名校学习。
第三问,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拥有健壮的身体,学好文化知识,其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为人民为国家工作。能不能做好工作,工作能不能进步,有个态度问题。有的人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的人则是“小车不倒只管推”。先生这一问,其实就是
希望人们有一种进取精神,要争取一天好似一天,而不能混日子,不能马马乎乎、大大咧咧、嘻嘻哈哈地忽悠人。
上一篇:浅谈小学生诚信问题及教育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