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教育理论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新思想。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是指导我们抓住机遇,更快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各项事业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应对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和各种新挑战的强大思想武器。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华民族先贤千百年来一直追求的目标,它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科学设想。我们党现在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在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有效地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我们党把和谐社会与物质、政治、经济文明一起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四位一体”的目标,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新的丰富和发展,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局面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构建青少年德育和谐机制,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遵循当代中国素质教育的规律,提高他们的德育水平和综合素质的容观需要。
一、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强调青少年在德育中的主体地位。学校德育的根本任务是育人,育人的对象是学生。因此,为了青少年的成长、成人和成材,就必须把德育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使其具有针对性,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构建青少年德育和谐机制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构建青少年德育和谐机制的指导思想是科学发展观。它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是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它是我们党对长期发展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在社会发展上的与时俱进和重大转变。树立科学发展观并以此指导我们的各项工作,是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是全面建设安康社会的重要保证,也是我们解决现实各种问题的迫切需要。构建青少年德育和谐机制是新世纪在教育领域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要求,是实现新时期青少年德育目标的重要保证。
构建青少年德育和谐机制应遵循的原则:
1、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学校教育以人为本,就要坚持以学生为本,育人至上,德智体美劳科学中,德育为先,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并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他们自身的主动性、枳极性,把青少年德育变成其自觉、自主地行动。构建这一和谐机制的目的就是要充分调动青少年学生进行自主教育,消除对立情绪和逆反心理,将外因融入转化为内因,把学校、社会、家庭教育内化为自我需要的教育。
2、全面协调的原则。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观念,明确学校所有教职工的岗位都有育人的责任。教师要认真挖掘学科教学的教育因素,切实承担起教书育人的职责。学校党政管理干部和广大教职工要强化管理;树立教育与服务的意识,服务也是育人的理念,认真做好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各项工作。要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德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教师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教育与管理服务相结合、解决思想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构建青少年德育和谐机制就要有利于整合各方面的教育功能,’全面协调发展切实做到全员、全面、全方位培养国家需要的现代化建设的好人材!
3、与时俱进的原则。青少年的思想状况随着国际、国内社会形势的发展而变化,因此,德育工作也必须坚持继承党的思想理论体系,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青少年德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做到继承优良传统与改进创新相结合,竭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
4、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青少年德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它是不断地发展着的持久教育。青少年德育和谐机制要确保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遵循他们的成长和教育规律,加强党的领导;加强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团齐抓共管、部门之间各尽其职、各负其责、全社会大力支持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全党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青少年德育朐强大合力,让我们祖国的未来健康地成长。
三、青少年德育和谐机制的构建
“和谐”一词源于协调和默契配合妥当,表现为水乳胶融的自然状态。和谐社会就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社会各方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本前提条件就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党和国家工作中的指导地位得以确立和巩固,爱党、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爱科学思想深入人心,教育科学文化素质不断地提高,民族凝聚力和综合国力,因此,青少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宝贵人才资源,是实际素质教育目的重要保证。
青少年德育和谐体制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社会、家庭教育相结合的机制。《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重视家庭教育,通过家庭访问等多种方式与学生家长建立经常性联系,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为子女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学校应通过现代网络信息教育、制校报、开班会、听报告、家长座谈会等形式和家长沟通,指导他们进行正确的教育,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感染学生。学校在育人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教学因素和非教学因素在育人中的作用,前者是指课堂教学为主渠道的多种教育因素,包括社会实践,日常管理.家庭作业和各种渗透德育因素的活动;后者是指学校办学理念、校训、校纪、校风、教风、学风、制度建设、作风建设、校园环境等校园文化的育人因素。这两种因素都是学校育人的关键性、决定性因素。学校、社会、家庭教育相结合,学校是重要韵纽带,应承担起三结合中的主导作用。
2、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机制,把二者结合作为一种机制,有机联系相互融洽,促进二者和谐发展,这是教育规律的客观要求;是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日常生活内在的本质要求。只有这样,才能 使青少年在接受德育和社会生活实践坚定地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使现代化的中国素质教育绿树常青!
3、“三育人”,即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相结合的机制。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文化教育是育人的永恒主题。学校要全面加强德育工作的建设,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学习温家宝总理在十七大中的《政府工作报告》,提高课堂教学的科学性和实效性。教师在讲授文化科学知识的过程中要加强德育渗透,做到科学性、知识性与教育性的有机统一。学校的管理服务工作都具有育人功能,每个教职工都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在严格管理、优质服务的基础上,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以良好的思想意识、道德品质和高尚人格给孩子们以潜移默化的影响与示范。
4、心理健康教育的机制。为确保青少年健康成长成材,必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处理好学习成长、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的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素质,鼓励教师通过案例教学、团体辅导、训练课程的形式开展心理教学活动,建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互助体系,确保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实有成效。
5、全方位团结协作的机制。青少年德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
教育工程。为构建和谐社会,使这项工作落到实处,就必须在学校建立和完善党娄统一领导,党政群团齐抓共管,学校、家庭、社会各方紧密配合,倡导和督促青少年学生自我教育的领导体制和教育机制,真正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提高全员培养人、全方位教育人、全课程学习人的教学质量,为伟大的中华培育“四有”新人而做好各项工作。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iaoyulilun/69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