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教育理论
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是新课程标准倡导新一轮教学的指导方针,并且新课程强调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学科共通能力,如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这些要求的提出,是符合现代思潮的,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更是中国对人才评价的转变,而传统的课堂教学影响深根蒂固,我们如不时刻反思,勇于探索将会被时代淘汰。
近两年,我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上做了一些尝试,取得了一些成果。现在把我的心得写出来,仅供大家参考。
一、相信学生能力,给学生发言机会
最新心理学表明,每个人都具有无穷的能力,只是后天的意识或者狭隘观念控制了我们发挥,我国教育改革家魏书生的教学方法颇具特色,他常常自己讲得少,而更多地是让学生们解答问题,“承包”学习任务。引导他们互教互学,互相切磋,讨论求解,共同提高。魏老师给他的学生最大的个人空间,最多的发言机会,使一个个学生都成了能说会道的小老师。
二、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分层次教学
由于每个学生在知识与技能方面的发展和兴趣特长方面都不相同,所以在教学中我不再采取“一刀切”的教学方法,而是采取具有针对性、科学性、可行性的分层教学组织形式。
1.教学分层,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为了鼓励全体学生都能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充满生机,在备课时我有意识地编制和拟定三个层次的问题,有难度的由A类学生来回答,简单问题让C类学生来回答,中等难度的问题由B类学生来回答,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
2.评价分层,给每一位学生以信心。为了照顾后进生的自尊,重拾他们的自信,我采用了“对比自我评价方法”作为评价学生的手段。如在教学中,从基础知识、能力等方面进行考核,每项分为优、良、合格、不合格四个层次;每个单元的考核,只要学生稍有进步,就予以激励评价,从而培养其自信心,使学生产生追求更高目标的学习欲望。
通过分层教学,我发现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有了明显改变,优等生具有了“钻”的精神,中差等生也斗志昂扬,不断向自己理想中的目标迈进。我在每个同学的脸上都能看到自信的笑容,感到无比欣慰。
三、创设精彩的课堂,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常常只是靠一张嘴把该讲的知识讲给学生们,觉得自己很卖力,可收效却不高。学习了新课程理念后,我明白了各个学科都是相通的,尤其是语文,更要加强和各学科的联系。于是在后来的教学中,我除了注意使自己的语言更精彩之外,还把音乐、美术、舞蹈、科学带进了课堂。比如在教学《荷叶伞》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理解什么是“鼓点”“节奏”,我就给学生播放了带有鼓点节奏的音乐,学生在欢快的乐曲声中明白了什么是“欢乐的鼓点”“欢快的节奏”。然后我又让一个会跳舞的同学“伴着欢快的节奏跳起了欢乐的舞”。同学们在无比愉悦、兴奋的状态下完成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且印象深刻。
在日常教学中,我只要有时间就做课件,我要把知识和美通过直观的图像展示在孩子们面前。通过课件,孩子们看到了举世闻名的卢沟桥的狮子,看到了郑和威风凛凛地下西洋,看到了由荒芜到热闹的大山,认识了石油和蒲公英,还听到了清脆悦耳的柳笛声……参加工作十余年的我,到现在才真正明白“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句话的含义。
经过不断地探索与尝试,在课改的春风中,我感到心情无比舒畅,教学也变得轻松了。它使我明白了教学方法也要与时俱进,我们作为新时代的教师要不断探索更新更好的教学方法,才能适应教育的需要、社会的发展。
下一篇:教育学的玄学之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