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教育理论
1问题的提出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要求数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而现行的集体教学形式以及学生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上的差异使得学生数学基础知识状况、兴趣爱好、智力水平、潜在能力、学习动机、学习方法以及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存在着差异。同时还面临班级人数多,教学多针对中等生的授课,结果限制了部分优生与学困生的学习动力,不能实现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分层教学是在集体教学形式下的个别化教学的策略,它容因材施教的思想于班级教学之中,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便于课堂管理;能提高教学效果,促使学生在各自“最近发展区”内学有所获,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达到培优与补差互补并举的效果。还能促使教师提高自身教研水平和教学能力,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2初中数学差异教学策略
2.1正确把握学生分层原则,合理分配各层次学生,并实施动态分层的原则。 教师可按学习情况将学生分为A、B、C三种不同类型,并做到编位搭配合理,优中差生三组以及性格不同的学生的合理编位,男女生性别比例及性格合理搭配,学习互助,不歧视学困生。分层次教学是成绩差异的分层,而不是人格的分层。学生层次的划分要本着学生自愿的原则,因能划类,依类分层。分层次教学的主体是班级教学为主,按层次教学为辅,层次分得好坏直接影响到分层次教学的成功与否。为此,对学生进行分层要坚持尊重学生,师生磋商,动态分层的原则。学生分层的依据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差异和学习可能性水平,以学业成绩和潜在的学习能力为主,但不忽视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先天因素、兴趣爱好、家庭条件等非智力因素,学生分层的途径是课堂教学、课余观察、家访查档及与其它学科教师的会诊交流。在学生分层中需充分体现自主性原则,教师应注意正确的引导,让学生明白分组是动态的,可以根据其变化逐层递进,从而激励学生不断进取。
2.2把握教学各个环节,具体实行分层次教学
2.2.1合理制定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 以新课程标准与考试说明为依据,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知能力,将知识、能力和思想方法融为一体,合理制定教学各个环节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以“面向全体,兼顾两头”为原则。
2.2.2明确各层次的预习目标。 初中生阅读理解能力、学习目的性及自觉性较初中生明显增强,只要教师能钻研教材,根据既定的教学目标,明确各层次的预习目标,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预习方法,以帮助学生获得预期的预习效果。
2.2.3实施课堂教与学的双向交流。 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向交流, 调动双边活动的积极性是完成分层次教学的关键所在。教学中要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 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完成教学目标。
2.2.4明确课堂提问对象和目的的指向性,注意问题的层次性与导向性。 分层问答策略主要强调问题回答对象和目的指向的指向性,合理安排提问设计,以推动各层次学生参与教学,特别调动中等生与学困生自主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另外,提问时应注意问题的层次性、导向性,以便因材施教。即A层次学生回答知识综合性高、应用性强、难度大、灵活性大的问题;B层次学生回答一般性稍有灵活性,直观性强的问题;C层次学生回答一般性比较简单、直接出自课本的基础性同题。以便开拓学生思路,启迪思维,提高各层次学生回答问题的能力,发挥提问在分层教学中的作用。
2.2.5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合理布置分层作业。 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水平,分层次布置作业并由学生选择适应自己的作业题组,正确把握学生数学思维的“最近发展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减少抄袭作业现象,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2.2.6注重课堂练习反馈,学习过程考核层次化。 教师要注重课堂练习的反馈,把握学生数学学习过程考核的层次化。每一章节结束,均安排一次过关考核,以课本习题为主,着重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根据A 、B 、C 三层次学生的实际水平,同一份试卷拟定出不同层次的单元测试题,提出不同要求,供各层次学生按规定要求自由选择完成,也可直接注明部分题只要求A层学生完成,部分题只要求C层学生完成(可用附加题形式)。基础差的学生感到有奔头,基础好的学生不敢有丝毫放松。
例如,方程的导入课堂练习:
第一层:
1. 判断
(1)7.5х-15=0不是方程。()
(2)解方程4х+35=115的第一步是4х=115-32。( )
(3)3х-7=0 х=0是方程的解( )
2. 续解方程
5х-16=6424.8-4х=9.65.6+8х=12.8
解:5х=64+16 解:解:
第二层:选择:
1.方程4х-32=8的解是( )
A. х=6B. х=10C. х=24
2.х=7是方程的()解
A.49-х=30B.7.5х+3=55.5C 9х-7=7
第三层:
解方程并验算:
1.14÷2х=2.8
2.7.6х-3.7х=19.5
分层练习要当堂反馈,教师应及时纠正练习中所出现的错误,并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不断培养并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能力。
2.2.7“磨尖补差”,加强课外辅导
教师要做好“磨尖补差”工作,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因材施教,给没有过关的A层学生补课,给C层学生增加竞赛讲座,进一步使A层学生掌握基础,能奋发向上,C层学生提高数学学习与应用能力,能充分发展,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气氛。
2.2.8评估测试分层,正确发挥考试的评价功能、导向功能和激励功能
教师理应充分发挥考试 第一论文网的评价功能、导向功能和激励功能,合理评估测试分层,以反馈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效果。每次测试只用一份试卷,分必答题和选做题。必答题为全体学生必做,选做题的每一题对应同一知识点,按不同能力要求分A、B、c三个小题,分别供三组学生选做,另外附加题(1或2道)供A组学生选做。
2.3把握男女生数学学习的性别差异,因性施教: 初中男女生发育有各自性别规律,数学学习受非智力因素影响极大,男女性别差异表现出不同特点。在兴趣、动机、意志等方面, 男生表现出较强的学习倾向;而在态度、合作性等方面, 女生又表现出较强的责任感。初中数学教学必须重视性别差异,因性施教。对女生特别要注意数学学习方法与思维的培养如提出问题、独立解决问题以及课堂独
立思考问题,对男生要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做好预习、听课、作业、复习、应考五个环节的督查工作,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为学生学习高认知水平的数学知识准备必要条件。
3结束语
初中数学差异教学目的在于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协调发展,教师应以学生为本中心,根据学生数学学习特点,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活动,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恰当的方法和手段,关爱学生,抓好两头,带动中间,鼓励成功,容忍失败,并帮助困难学生共同进步,以促进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建怀.浅谈新课标下初中数学差异教学策略[EB/OL]. .
[2]田中.初中学生性别与数学学习关系的问卷调查分析[J].数学通报,2000(06)
[3]冯跃峰.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层次设计[J].中学数学,2002(02).
[4]王金文.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分层教学探微[J].考试周刊,200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