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教育理论
摘要:毛泽东同志不仅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也是体育运动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这豪迈的诗篇,正是他伟大革命生涯中的华彩乐章。
关键词:毛泽东 锻炼 体育 革命
一、前言
毛泽东同志是一位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体育思想家与体育实践家。毛泽东的体育思想体现在本人的亲身实践中,贯穿于他的某些论著、指示、题词以及党和政府的有关体育工作的文件中,对体育有着精辟的论述,内容极其丰富。
二、青年时期毛泽东把锻炼身体与远大的抱负联系起来
毛泽东一生经历了不同的历史时期,他的体育思想是结合社会的实际情况发展成熟的。毛泽东同志青年时代怀有救国救民的大志。1910年7月,在东山高等学堂学习时,曾录一诗自勉:“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在学校,他勤奋好学,关心国家大事。立志“以天下为己任”,发奋锻炼身体,跑步、爬山、游泳、露宿、冷水浴是他经常从事的体育项目。这时候,他开始意识到健康对于人生事业的重要性,决心努力做到能文能武,实行心力与体力并重,把锻炼身体与远大的抱负联系起来。1917年4月,毛泽东在《新青年》第3卷2号上发表的《体育之研究》一文,是他研究体育的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献。《体育之研究》一文,就体育的含义、作用、体育与教育的关系以及锻炼身体的方法与要求等问题发表了自己一系列的见解。他在文章的开头就写“国力荼弱,武风不振,民族之体质,日趋轻细,此甚可忧之现也。”表现出青年毛泽东忧国忧民的赤子之心。他指出体育的目的是“动以营生也,此浅言之也,动以为国也,此大言之也。”针对当时提倡体育者又多不知“体育之真义”的情况,对体育的涵义作出了科学的解释“体育者,人类自养其身之道,使身体平均发达,而有规则次序可言者也。”还指出:“体育之效,至于强筋骨,因而增知识,因而调感情,因而强意志”。
三、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提出“锻炼体魄,好打日本”的口号,成了党对体育工作的指导思想。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提出“锻炼体魄,好打日本”的口号,成了党对体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在延安和各解放区,特别是在军队里经常开展体育活动和运动竞赛。1940年又成立了“延安体育会”,其主要任务是积极组织和推动边区各机关、部队、学校及工厂的群众体育活动,除开展一般运动项目外,还着重推广和普及军事体育项目。1941年,毛泽东为《解放日报》体育专刊题词:“开展体育运动,提高人民体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了“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坚持体育大众化、民族化、生活化与经常化的发展方向。
四、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体育事业沿着社会主义道路走向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代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对体育锻炼的热情仍不减当年,特别是在大江大海中游泳兴趣更高。先在北戴河和十三陵水库,后在黄石、安庆、九江、武汉等长江水域中游泳。以在武汉游泳次数最多,到1966年7月16日止,先后畅游长江15次,并填词《水调歌头·游泳》。最后一次畅游,历1小时零5分,游程近30华里,并对陪游人员讲:“长江又宽又深,是游泳的好地方”,“长江水深流急,可以锻炼身体,可以锻炼意志。”1952年6月毛泽东提出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重大方针。1953年9月,毛泽东指出,“体育是关心六亿人民健康的大事。”1954年党中央发出的《关于加强人民体育工作的指示》指出:“改善人民的健康状况,增强人民体质,是党的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特别是当前国家已进入有计划的经济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更需要人民有健康的身体。”可见,毛泽东关于体育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思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为发展体育事业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五、乒乓声中传友情 ,小球推动大球
“文革”开始后, 中国有好几年不再参加世界性的体育比赛活动。可是在 1971 年 3 月 21 日, 毛泽东亲自决定派出中国乒乓球代表团, 参加在日本名古屋举行的第 31 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4 月 6 日,世乒赛行将结束。毛泽东把一份中国外交部和体委联合起草的《关于不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的报告》给护士长吴旭君看。文件上周恩来已圈阅, 并批下“拟同意”。毛泽东也已圈阅, 这说明大局已定。毛泽东嘱咐吴旭君将文件退外交部。当晚 11 点多, 已经睡下的毛泽东突然叫吴旭君通知外交部, 决定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毛泽东事后说:“决定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 我是从大局考虑。这是中美两国人民的心愿, 人民的友好往来是势不可挡的。”1971 年 4 月, 美国乒乓球队如约访华,为中美关系的发展铺平了道路。毛泽东用小球推动大球, 为他的乒乓球运动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体育者,人类自其养生之道,使身体平均发达,而有规则次序之可言者也。”毛泽东这一对体育的解释是基于体质人类学和生物学得出的科学定义。它首先明确了以“自其养生之道”为体育特有本质是区别于德育、智育和运动竞技、娱乐的。失去了这个本质,体育就不成其为体育了。毛泽东年轻时就痛恨体育工作者抓不住体育根本的现象,“深感体育之要,伤提倡者之不得其当”,以致“久而无效,长是不改,弱且加甚”。 毛泽东的体育本质思想来自他深厚的哲学基础。他从内因与外因的关系看到体育的根本在于体力充实,“夫命中致远,外部之事,结果之事也。体力充实,内部之事,原因之事也。体不坚实,则见兵而畏之,何有于命中,何有于致远?”这就说明体育内部起决定作用的是锻炼出一副坚实的身体。抓不住体育养生健体之本,就自然得不到民族体质增强的体育效果。
参考文献:
[1]全国高师《体育史》编写组.《体育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
[2]李力研.毛泽东体育思想来源.《体育与科学》,1992(6).
[3]彭来名.论毛泽东的体育观.《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
[4]李英梅.学习〈体育之研究〉.《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1(1)
[5]. 陈 情. 毛泽东与体育运动. 人物与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