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邓小平同志曾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因此,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着教育质量的高低,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教师素质的优劣对于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推动教育的改革、培养创新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一种观念”、“两颗心”、“三种知识”、“四种能力”等四个方面浅析了面向未来的教师所应具备的素质。
关键词:终身学习爱心耐心与时俱进创新能力
近年来,有关中小学教师打骂,体罚学生的报道屡见不鲜,据报载:
天津第十九中学一教师因班上有十几名学生考试成绩不及格,便让学生走上讲台,当众打自己的耳光,每差一分打一下.
内蒙古某小学11岁的女学生小冰因为没有完成作业被老师打,回家后小冰开始呕吐、发烧、说胡话,后来甚至失语、不能行走,生活无法自理。后经医生诊断认为是脑震荡和精神障碍。
江苏省金坛市小学生王潮由于未完成家庭作业,遭任课教师打骂,造成左侧脸部红肿,左耳鼓膜充血,耳道水肿。
北京市某中学初中
英语教师李某在开学的第一天因怀疑其班上一学生王某用他的名字的谐音给自己起外号,就把该学生叫来询问。该生不承认教师的外号是自己所起,与李某争执起来,李某一气之下殴打该学生,造成其身体多处软组织损伤。
教师这种行为被社会各界纷纷谴责,教师打骂学生、体罚学生就是缺乏师德,一些从事教育研究的专家们,把这些问题归于教师“专业素质”不够。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这是我国教育努力实现的目标,对于实现此目标,教师便起着不可替代的中流砥柱的作用。教师的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因此,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新型人才,必须从提高教师素质入手。
一、教师要树立一种观念——终身学习
21世纪的学生是有思想,勤思考的一代新人,他们通过电视网络等各种途径获取了丰富多彩的知识,他们会有千奇百怪的想法,也会提出许多奇怪的和难以回答的问题。如一些小学生会问:“老师,您说有外星人吗?”“在很久很久以前有恐龙吗?”“乌贼和章鱼会喷墨,这些墨能够用来做我们的钢笔的墨水吗?”如果教师的知识不够丰富,知识面比较狭窄,就不能很好的回答学生的问题,就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强烈的求知欲,因此,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要有丰富的学识,要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要做到终身学习。
现代社会是经济社会,21世纪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新知识呈几何化的速度增长,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承者,必须勤于学习,善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增加知识总量,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要天天学,日日新;要活到老,学到老;要科学的利用时间,把握各种学习机会,坚持不懈地学习各种新知识,提高自身的素质,不断的完善自我。只有这样,教师才会有“满腹经纶”“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知识素养,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引领学生走向更高知识的殿堂,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才能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二、教师要有两颗心——“爱心”和“耐心”
1.爱心
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捷尔托斯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有位专家也曾说过“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林崇德教授曾说过:“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者最可贵的品质之一就是人性,对孩子深沉的爱兼有父母亲昵的温存,督促的严厉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那种爱。”教师要关爱学生,爱生如子。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包含对全体学生中每一个人地热爱、尊重、理解和期待,特别是对那些学习上有困难或者犯有错误的同学,更应施以特殊的爱。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要有信心和耐心教育好每一位学生。教师要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用自己的人格力量去感化、影响转化学生。课堂上,教师要用亲切的微笑,期待的眼神,温和的言语来感化学生,使其觉得老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教师热爱学生和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是相辅相成的,严格不等于惩罚,要严中有度、严中有方、严中有爱。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激励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精神动力,又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师爱有助于培养学生热情待人的品质,和积极乐观的个性。未来教师一定要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对每一位学生循循善诱,以其博爱宽容的胸怀真诚的关心帮助每一位学生,使自己成为学生最可信赖的朋友。
2.耐心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有献出一片爱心,更要付出最大的耐心,尤其是班级当中的一些后进生,教师更应当谆谆教导,循循善诱,耐心教育。后进生绝大多数存在着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方法不恰当的问题。教师要耐心教育,使其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在学法上,教师要根据后进生的年龄特征、智力水平和原有知识的掌握程度,采取切合实际的学法指导。对那些学习基础薄弱的困难生,教师还要指导和帮助他们弥补原来的知识缺陷,教会他们如何看书、自习、听课、做笔记、教会他们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掌握“四先四后”的学法模式,即“先预习,后听课;先听懂,后笔记;先理解,后记忆;先复习,后作业”。为解决后进生知识易忘、解题易错的问题,让他们随身携带《知识备忘本》和《错题对照卡》。让学生在进步中尝到成功的甜头。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会学”。
三、教师要具备三种知识——专业知识、文化知识和与时俱进的新知识
1.教师要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
教师能够熟练掌握所教学科的基础知识、理论体系和相应技巧,熟悉本学科的历史、现代、发展趋势、社会作用及所揭示的基本规律,懂得本学科的学习和研究方法。全面、系统、扎实、精深地把握未来专业知识对未来教师的基本要求。
2.教师应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
信息社会的到来,电脑的普及和网络的发展,大大拓宽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现在的学生知识面丰富,加上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他们常常会向教师提出有关哲学、政治、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各个方面的问题,这就要求未来教师不仅专业知识要精,而且要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旁征博引,左右逢源;才能时时带给学生书本上没有的新信息、新观念、新知识;才能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开阔学生的思维;才能由表及里,深入挖掘教材中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并有效地教给学生。未来教师要努力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扩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广采博学,以自己丰富的知识满足学生旺盛的求知欲。
3.与时俱进的新知识。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更新很快,未来教师要想跟上时代的发展,必须重视学习新知识。目前,新学科、新理论、新材料、新技术、新方法等大量涌现,特别是计算技术、信息技术、电视技术相结合,正在促进教学手段发生根本变化;我们未来的教师要有一种时代的紧迫感,勤学不倦,不断“充电”。首先要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论知识,使自己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思维方式和教育技能技巧永远跟上时代要求。其次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用新知识充实完善自己,使自己的教学常教常新,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担当时代赋予的重任。
四、教师要培养自己的四种能力
1.精湛的教育教学能力
教师对学生的培养主要通过教育教学完成的,未来社会需要培养高素质人才,所以未来教师必须具有精湛的教育教学能力。首先教学基本功要扎实。能够驾驭教材,有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的能力,能达到“使人昭昭”的教育效果;能够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和整齐条理的板书吸引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要善于分析研究学生,从学生实际出发,做到因材施教。其次,未来教师还要具有强有力的组织管理能力。能够合理的组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努力学习;能够当好班主任,带好班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2.创新能力
江泽民总书记在1995年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上曾讲过:“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民族是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培养在教育,教育的发展靠教师。要培育新型的人才,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新的智能结构和创造才能。21世纪的竞争,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竞争,是创新人才的竞争,培养创新人才需要具有开拓创新能力的教师。如果教师缺乏创新精神和能力,也就谈不上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了。所以,教师既要做创新的发现者,又要做创新的传导者。一个优秀的教育家,他应该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人,应该是一个教育上的有心人。适应时代赋予的重任,未来教师应不断的建立创新意识,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要及时更新,不能老是“一桶水”,要化“一桶水”为“自来水”,否则“新”意何出?未来教师必须通过学习学习再学习,不断更新观念、接收新知,不断学习新理论,强化创新精神,积极投身到教育改革的浪潮之中。
3.坚实的教育科研能力
教学的最高境界是教研。面对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与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未来教师不能只满足于当一名教书匠,要当学者性教师,要当教育家,要具有坚实的教育科研能力。如果教师缺乏科研意识和能力,那么他就无法评价、吸收、选择教育教学知识,不能用理论指导实践,也无法在实践中对教育教学理论进行再创造。这样,必然使教师的教育思想僵化,教学方法陈旧,教学能力停滞不前。教育科研推动教学理论、方法和知识不断向前发展,是科学取得成效的有力保证。未来教师要勇于探索,善于发展、分析和研究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注意收集、整理、选择和运用各种资料,不断总结教学实践经验,运用教育科研方法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促进教育改革的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运用信息的能力
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要适应时代的需要,未来教师必须具备获取信息和运用信息的能力。首先要能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各方面的信息,包括来自家庭的、社会的和学生中的。其次要能够将获得的信息进行选择、加工和提炼,并把对学生有用的信息与知识及时传递给学生。最后还要能够培养学生获取和运用信息的能力,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太阳低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着未来的教育质量,关系着千百万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祖国的未来。今天,在深入进行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形式下,我们需要关注教师成长,探究教师素质,构建一支新型的教师队伍,为国家和民族的腾飞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张英华.全面提高教师素质适应素质教育需要[j].
辽宁教育研究,2001,(12)
[2]尤军.素质教育呼唤提高教师素质[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3,(06)
[3]王俊仁.素质教育与教师素质[j].
广西社会科学,2000,(02)
[4]许长华.谈素质教育与提高教师素质[j].
黎明职业大学学报,1999,(04)
[5]高红波.品味学生带给我的感动[j].
北京教育(普教版),2005,(z1)
[6]杜欣.素质教育对教师素质的要求[j].河南
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职业教育版),2004,(05)
[9]李挂芝.日本中小学教师的素质及其培养[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9,(03)
[10]王德才.论教师的威信[j].安阳师专学报,2000,(01)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jiaoyulilun/70152.html